2020,疫情給我們上的一課:危機管理與極限生存

自信源於準備

2020年疫情危機爆發的猝不及防,當口罩脫銷、消毒水斷貨、特別是一些疫情嚴重的地方出現了搶購糧食的浪潮時,有這樣一群“生存狂”卻悠哉悠哉,不慌不忙,在網上曬起自己的物資存儲。


2020,疫情給我們上的一課:危機管理與極限生存


2020,疫情給我們上的一課:危機管理與極限生存

他們都來自於名為“生存狂”的 貼吧中,所謂生存狂就是貫徹落實生存主義的一些個體。

生存主義最早可追溯到冷戰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依舊籠罩著全世界,再加上核武器的實戰化,於是,美國許多民眾依靠自己或者與家人組成團隊,為世界大戰乃至核大戰爆發做準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準備撤離至遠離大城市的鄉村和山野求生。

他們具備憂患意識,瘋狂搜集有關戰爭的情報信息,準備好各種應對計劃,鍛鍊自己和團隊的身體素質,並且儲存大批武器彈藥、醫療、食品、燃料等物資,斥巨資挖掘地堡掩體,以應對核戰爭及廢土到來。

簡而言之:

生存主義的中心思想就是為一切可能發生的災難做準備,從而達到保全自身和家人性命,並在災難中生存下去這個基本目標。

所以這些“生存狂”們能夠如此自信,正是因為他們早有準備。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其實所謂的生存主義,用中國話來說無非就八個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身在太平盛世,也不沉浸在眼前的舒適圈,始終懷抱著危機意識,才能在危機真正到來那天顯得遊刃有餘,不被打的措手不及。

華為面對危機的應對之策,可謂是居安思危的典範


2020,疫情給我們上的一課:危機管理與極限生存

19年的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下發一項緊急行政令,隨後將華為和其70多家子公司列入了“實體名單”,禁止美國企業購買華為設備,並限制華為購買美國生產的零部件。

面對美方的蠻橫打壓,華為表現出的處變不驚,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企業的底氣和自信

而這份底氣和自信正來源於華為的危機意識和底線思維。

面對全面制裁,華為宣佈啟動“備胎”計劃,美國的封鎖絞殺動搖不了華為的根本。海思作為華為的殺手鐧,在十五年前就已經籌備投入研發一整條的生態鏈。

任正非說:“在高端產品特別是5G領域,華為絕對不會受影響,華為在包括芯片在內的關鍵零部件上保持有一定的量產能力,不會因為美方的“斷供”就導致負增長。”


2020,疫情給我們上的一課:危機管理與極限生存

任正非的未雨綢繆,早已讓華為設想在極限生存的環境下,如何生存、發展,於是就有了海思的誕生。

所謂極限生存環境,就是別人切斷自己所有的供應鏈,在別人的極限打壓和挑戰下,我們都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可以自保,可以生存並得以發展下去。

從這一點看來,華為的危機管理做得非常成功,無論是作為“備胎”的海思芯片,還是華為的“極限生存假設”,都是“從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出努力”的底線思維的完美體現。

有備不一定無患,但無備必定遭殃

中國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底線思維。凡事做到有備無患,才能牢牢把握主動權。

華為在面對美國的技術禁令時之所以能如此泰若自然,正是因為華為團隊對技術研發、創新創造的堅守。也只有堅持自主創新,練好“內功”,才能增強自身競爭力,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創造出了博弈空間。


2020,疫情給我們上的一課:危機管理與極限生存

危機是加速成長和蛻變的機遇,前提是你能夠生存下來,所以,作為一個國家,企業,個人,我們都必須具備居安思危的這種思維,努力打造好安全的防火牆,當危機來臨時,我們才能在危機中生存,成長和蛻變。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成就大業的時候,只要我們心無旁騖做好自己的事,踏踏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抓住機遇,團結一致,攻堅克難,最終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