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上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白銀市平川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交上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

——平川區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助力脫貧攻堅側記

白銀日報記者 馬軍華

在平川區小川村瑞享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門前整齊的堆放著96噸菊芋種子,婦女正在搶抓春季菊芋種植季節,緊張的切割菊芋種子,一片繁忙的景象……

小川村是平川區貧困村之一,由於生態環境惡劣,生產用水嚴重缺乏,導致土地大量撂荒。針對這一現狀,小川村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依託農村“三變改革”,引導農民將2200畝農田逐步流轉到瑞亨豐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並吸納全村貧困戶簽約入園。今年,該合作社將抓產業扶貧作為助農增收的途徑,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因地制宜整體推進產業規模化發展,與白銀熙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協議,發展訂單農業,引進菊芋種植作為推進產業扶貧、提升“造血”功能的關鍵舉措,成了當地農民尤其是貧困群眾增收的利器。

種田鄉成豐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藜麥、小雜糧、大蒜、馬鈴薯等。說起自己的“生意經”,負責人張瑩瑩便打開了話匣子,剛開始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生意很一般,自己就根據氣候、土壤等條件種一些大蒜和小雜糧等,然後批發給外面的商販,基本上賺不到什麼錢。這兩年,我們轉變發展思路,與貧困戶簽訂購銷合同,發展訂單農業,以高於市場收購價15%向貧困戶收購優質農特產品,建立倉儲基地,設立收購標準,並創辦甘肅順道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下一步,合作社要延伸產業鏈條,全力打造品牌,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幫助山區農民致富奔小康作出應有的貢獻。

“採取訂單式生產,先有訂單、後有生產,種什麼、怎麼種、種多少,由他們下單、我們來種,閒下來還可以種植其他作物。這種模式既幫我們貧困戶提高了務農收入,又解決了貨源不穩定的問題。今年收入肯定好,年初就簽訂了訂單合同,把自家種的大蒜統一交到加工廠,價格還高於市場的價格,進行統一包裝,統一出售,再也不用為銷不出去發愁了。”靠種植大蒜、馬鈴薯脫貧的復興鄉李溝村村民張學成對今年的發展自信滿滿。

像張學成這樣嚐到訂單農業“甜頭”的農民還有很多,尤其是有了訂單農業產業扶貧項目,不僅讓貧困戶吃了“定心丸”,也為他們增收致富開闢了新渠道。

訂單農業讓農戶與企業、消費者建立起了更加緊密的聯繫,讓資本、技術、信息更加有的放矢,也讓農民收益穩定、幹勁十足。近年來,平川區聚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不斷強化政策落實,緊緊圍繞本地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積極實施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工程,採取“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等方式,與龍頭企業對接合作,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有效降低農業市場風險,拓寬銷售渠道,讓農業真正實現“種得好、銷路暢、收益高”。同時,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以發展訂單式農業為契機,充分運用現代互聯網思維,積極藉助電子商務平臺,通過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專業合作社聯動和農民的積極參與,把產業鏈緊密聯結起來,把農民真正組織起來,實現“產供銷”全鏈條無縫對接,解決農戶農產品銷售難的“心頭病”,打通制約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最後一公里”腸梗阻,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向組織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扶貧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