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由盈轉虧 存貨佔比高達七成 國產名錶標籤飛亞達還能守得住?

智能手機進展不利,營收不過2%;存貨19億元,佔淨資產接近七成,飛亞達發展任重道遠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線下客流的減少令奢侈品及腕錶行業深受重創,被稱為“鐘錶行業風向標”的巴塞爾珠寶鐘錶展也無奈取消。被稱為國產四大名錶之一的飛亞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026.SZ,以下簡稱:飛亞達),近日也發佈公告稱,2020年第一季度由盈轉虧。

一季度由盈轉虧,淨利放緩

根據公開資料,飛亞達成立於1987年12月23日,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公司成立之初註冊資本僅186萬元,20平方米的工作廠房和9位員工,1993年在深交所敲鐘上市,第一大股東為中航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主要從事飛亞達手錶及其零配件的研發、製造、銷售。

日前,飛亞達發佈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飛亞達期內營業收入為5.88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減少34.14%。歸屬於飛亞達股東的淨虧損為1297.48萬元,上年同期取得溢利6435.9萬元。每股基本虧損為0.0294元。

不少投資者紛紛調侃,百萬年薪的高管也止不住虧損?

《每日財報》通過飛亞達年報發現,2018-2019年飛亞達高管薪資(除獨立董事外)一直持續維持在百萬左右。

一季度由盈轉虧 存貨佔比高達七成 國產名錶標籤飛亞達還能守得住?
一季度由盈轉虧 存貨佔比高達七成 國產名錶標籤飛亞達還能守得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飛亞達淨利在逐年上行,但是通過年報對比可以看出, 2017-2019年淨利分別為1.426億元、1.838億元、2.159億元,與上一年同比增長為29.2%、28.9%、14.86%,明顯可以看出,飛亞達的淨利增長速度在逐漸放緩。

賽道漸顯擁擠,新業務還處在投入期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智能手機得到普及的同時,智能手錶的熱度也在不斷上漲,行業的投融資事件迅速增加。智能手錶經過多年的發展,不停地更新換代,品種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系統也更加完善。然而行業的同質性逐漸增強使得智能手錶行業的品牌競爭日趨激烈。

實際上,除了傳統手錶領域,飛亞達也在積極拓展智能手錶業務,嘗試佈局精密科技、智能手錶兩項新業務,打算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2020年初,公司還更名為了飛亞達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這能更清晰地傳遞公司的發展戰略。

但2019年,公司新業務的營收佔比依然不算高。飛亞達的精密科技業務去年實現營收9134.19萬元,佔總營收比僅為2.47%。對於智能手錶的具體成績,年報中公司並未披露具體數據,未披露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目前智能表銷售規模還達不到應披露標準。

目前,智能手錶這條賽道已經相當擁擠,處在投入期的飛亞達並沒有優勢可言。

2019年,中國智能手錶市場上華為智能手錶以32.10%的市場佔有率遙遙領先;其次是華米,市場佔有率為17.2%;蘋果市場佔有率為12.30%。像華為、小米這樣的國產品牌還有包括VIVO、OPPO等國產品牌也紛紛切入智能手錶賽道,除了傳統電子廠商包括蘋果、三星、摩托羅拉、華碩等和醫療器械廠商如飛利浦、歐姆龍等在該領域佈局外,行業還吸引了互聯網醫療公司等新的玩家進入,行業競爭者數量不斷增加,競爭日趨激烈。

與此同時,目前智能手錶無論是外形還是產品性能應用方面差異化不明顯,行業同質化程度大,因此目前智能手錶行業的競爭主要以價格競爭為主,利潤空間不斷縮小。未來,行業將注重產品差異化研發生產,逐漸提高競爭層次。

存貨高升,研發費用不及銷售費用零頭

隨著大量玩家的湧入,行業競爭層次也在不斷提升。根據飛亞達披露的年報,《每日財報》發現,2017-2019年營收為33.46億元、34億元、37.04億元;飛亞達銷售費用為8.114億元、8.570億元、8.658億元,營收與銷售費用在逐年上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研發費用;飛亞達研發費用為0.4945億元、0.4735億元、0.4506億元,可以看到,研發費用不及銷售費用的零頭。

2017-2019年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24.25%、25.21%、23.37%,研發費用佔比為1.48%、1.39%、1.22%。

儘管銷售費用佔比較高但公司的存貨卻沒有驟減的趨勢,2017-2019年,飛亞達存貨分別為18.21億元、17.82億元、18.09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50.87%、49.5%、48.1%,2020年第一季度,飛亞達的存貨金額達到18.43億元,佔淨資產比達到68.14%,接近七成。對於銷售費用、存貨逐年上升的原因,《每日財報》發函詢問,截至發稿,並未收到相關回復。

中國人愛表,卻唯獨不愛中國製造的表。這是一個令人無奈的事實。彰顯“表哥”、“表妹”們身份的儼然都是國際名牌。

飛亞達要面臨的一個現實是,目前雖然已經和國內的其他主要替代性競爭對手拉開了差距,均價高於羅西尼、天王表等,但受限於技術、品牌積澱、人才和渠道等多方面的短板,要與國際高端品牌爭市場,這個後來者顯然缺乏強勁的競爭力。

本文源自每日財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