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一张合成的珍贵照片,一场跨越生死的爱恋,他,叫钟崇鑫,她,叫张淑英。抗日烽火连天,爱人天人永隔。在战乱中失去,却因一句承诺“我会回来的,”辗转各地找寻一生,七十七年后,九十三岁的张淑英老人终于打听到爱人的消息,从重庆到台湾,这段距离2200公里的行程,究竟能否完成她此生的心愿?

1935年,钟崇鑫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张淑英的老家福州,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在福州西湖公园相识了,那天钟崇鑫的知书达理,温文尔雅,让年轻的张淑英一改对军人的印象,张淑英在纸上写下的“洋头口”三个隽永的字,也让钟崇鑫把这个眉清目秀的女子记在了心里。

新婚后的分别

一个月后,他们在相识的地方,洋头口举行了婚礼。那时和张淑英玩耍的姑娘们很羡慕她,说她找到了一个好丈夫,按照福州的习俗,钟崇鑫一直喊张淑英为“阿妹。“他十分喜欢这个清新素雅的妻子,总是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婚后不仅每个月都主动上交自己的军饷,还不让她做家里的任何家务,甚至还鼓励她多学学文化,拥抱着眼前这个体贴入微的丈夫,张淑英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可幸福来的突然,走的也突然,随着抗日战争愈演愈烈,结婚仅仅两年,两个人就不得不面临分离。

钟崇鑫走后,张淑英断断续续的收到几封钟崇鑫从前方寄回来的信件,信的内容都很简短,字迹也比较潦草,信纸多半皱皱巴巴的,从这些皱皱巴巴的信纸中,张淑英猜想,钟崇鑫在前方应该没时间坐下来好好写信,一定是逮着一点空闲就赶紧写下几句,信纸也一定是当时身边用什么纸就用什么纸。

一封信上的一段内容,张淑英一直记得很清楚:你的表弟,四川老乡袁营长,两个勤务兵已经阵亡,你还年轻,万一我牺牲了,你就随便吧。简单的几行长,张淑英看完,只觉得喘不过气来,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丈夫的担心,一起拥上心头。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自从钟崇鑫走后,她从来没想过他会不回来,她也没想过她自己失去钟崇鑫后该怎么办,她更没有想过自己要再嫁人。可此刻钟崇鑫的话,却让张淑英看到了他随时准备战死沙场的决心。平复许久后,她在信封里再次看到了八十元法币,这是钟崇鑫每个月的工资,无论战局如何激烈,他都想办法把这钱一分不少的送到张淑英的手里。

装备的落后,使得当年的军人不得不用血肉之躯,去抵挡日军的炮火,钟崇鑫所在的部队,第一仗旅长就阵亡了,牺牲非常惨烈。

虽然在淞沪战争中,德械师损失惨重,可是钟崇鑫还是挺了过来。1937年底,蒋介石对淞沪地区的国军下达了总撤退的命令,德械师中的36师和88师,基本完整的撤至南京,而此时钟崇鑫所在的87师,正在由陆路从镇江撤回南京的途中,这期间,钟崇鑫托人去江阴接上妻子一家人,并把他们送往武汉。

这一天,张淑英和母亲途径扬州,抵达师部不久,房间电话响起来,当张淑英拿起电话的时候,终于听到了那个让她朝思暮想的声音。电话那头钟崇鑫的话一如既往的温柔,他对张淑英说:“让你担心了,现在我请不到假,没办法回来看你,你不要担心,要照顾好自己。”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他还和张淑英约定好,在武汉见面。电话最后钟崇鑫告诉张淑英,自己已经升迁到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

自从接完这通电话,张淑英就一心想尽快赶到武汉,但张淑英当时别说是火车票了,就是船票都是托了各种关系才买到的。张淑英风尘仆仆的赶到武汉师部的时候,却只收到了钟崇鑫托战友交给张淑英的100元法币。向师长打听才知道,钟崇鑫没能等到自己来,就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张淑英一心想着来到武汉就能见到丈夫的心愿一下落空了,张淑英为自己没赶上见钟崇鑫一眼而懊恼生气。

1938年春,张淑英决定去钟崇鑫的老家重庆,在那儿等待他的消息,那时,随着国民政府的西撤,大批人流、物流,从华东,华中,华北地区,涌向四川。于是张淑英也带着母亲和弟弟,加入到了这一大批西迁的队伍中,这一路上都是人,买票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了买到回去的票,张淑英有时不得不买一些高价票,她的兜里死死揣着的是钟崇鑫当时在常熟汽车站塞给她的八十元法币,以及钟崇鑫托战友转交给张淑英的一百法币。

当时的180法币相当于现在的1万到2万元。当年钟崇鑫只要发了工资,就会一分不少的交给张淑英,尤其是钟崇鑫参战之后,只要有机会都会寄钱回家。或许他当时知道,这一别再见面并不容易,所以他想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张淑英,希望她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拿着这些钱过得好一点。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张淑英回忆当时特别苦,逃难的人很多,票很难买,为了买票,他们只能找旅馆住下等票,最长的时候住了一个多月,绝大多数的时候她买不到大船的票,只能买到小船的船票,船上没有卧铺,只能把被子铺在地上睡。她带着母亲和弟弟,挤在一张地铺上,坐了一周的船是常有的事。

武汉到重庆1000多里的水路,张淑英已经记不清楚,当年中转了多少次船,在多少个城市住下来等过船票,她只记得当年他们是1938年春天从武汉出发,到达重庆的时候已经是1939年3月了,一年的时间,武汉到达重庆,这路途的艰难,我们现在真的是很难想象。

到达重庆后,张淑英包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幸运的是,由于一直和钟崇鑫的母亲保持信件往来,他们很快找到了钟崇鑫在重庆的家,这才结束了一年的逃亡之路。

可是张淑英没有想到的是,她在重庆即将要面对的是侵华日军对战时中国陪都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大轰炸。

张淑英因为重庆大轰炸出不了家门,也无法获得钟崇鑫的任何消息。那时对她来说,真是度日如年,那段期间,张淑英整天呆坐在一个地方,别人劝她不要多想,可她根本听不进去。

一年又一年,她每天夜里都要惊醒很多次,却总是梦不到他,张淑英每年都寄信,去问钟崇鑫的消息,但是他的消息再也没有了,都说没见过他。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丈夫殉国的哀痛

七年,她整个人在绝望和希望中挣扎,那种无法得知事实真相的痛苦,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直到1944年,侵华日军制造的重庆大轰炸刚结束不久,张淑英打听到钟崇鑫的一个战友会来重庆荣昌,于是张淑英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街串巷的打听着找到了他,求他帮忙打听钟崇鑫的下落。

1944年,在钟崇鑫战友方维新的帮助下,张淑英与丈夫生前所在的师部取得了联系,不久,她就收到师部来信,确认了钟崇鑫阵亡的消息,由于当时师部不知道钟崇鑫的住地,就没有通知到他的家人。

那一年她23岁。她再也没有办法忍住心里的痛苦和绝望,一路哭着回了家,这是张淑英记忆中自己第一次流眼泪,一年艰难的逃亡生活,没让她流泪,七年的苦苦等待,也没让她流泪,可是看到这封信的那一刻,她哭了一路。

回到家里,婆婆看到她红肿的眼睛,问她怎么啦,她再也忍不住,扑到婆婆怀里说:“妈,钟崇鑫死了,我看到他同事,他跟我说的。”婆婆说:“你喊他来。”确认过消息后,婆婆也哭了起来,是悲天抢地的绝望的大哭。

这封信虽然让张淑英感到绝望,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寻找钟崇鑫,没有亲眼看见任何官方证明,也没有亲眼看见钟崇鑫的牌位,她的心里总还存有一丝侥幸,或许钟崇鑫还活着。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第二年,也就是1945年,张淑英的婆婆也因为伤心过度病逝了,24岁的张淑英,此时的生活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张淑英再一次等来了钟崇鑫的消息,可是这个消息再一次让她不想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

一封电报发给了她,电报的内容证实了钟崇鑫牺牲的事情,并给她发放了一定的抚恤金。最后的一次希望破灭了,张淑英万念俱灰,钟崇鑫三代单传,整个家族就剩他和老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张淑英和钟崇鑫婚后没有生育子女,如今婆婆去世,丈夫战死沙场,整个家族后继无人,这也成了张淑英最无法逾越的心结。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1945年,张淑英的父母和弟弟,要求她和他们一起去台湾,但张淑英却选择留了下来,他觉得钟崇鑫是重庆人,她要一辈子守在这里。本为福建人的张淑英,如今一口地地道道的重庆话,而乡音实实在在诠释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她的心已死在了钟崇鑫的身上去了,她什么人都不想嫁,她妈也曾给她介绍个人,可她觉得如果朝夕相处的人看了心里不喜欢,会更痛苦。

为了养活自己,她几次出去给人当保姆,可是却频频的遭人辞退。人越在困难的时候,就越容易去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那段期间,张淑英总会想起抗战前和钟崇鑫在一起的日子,回忆那么的美好,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

走投无路的张淑英,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当铺门口,她取出随身携带的手绢,手绢包了好几层,里面有两枚金戒指,这是钟崇鑫当时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自己身边最值钱的东西,她拿起戒指,仔细的看着它们,轻轻地戴在手上,最后她快速的摘下戒指,用手帕包好,快步的走进一家当铺。

张淑英真的舍不得把它们卖掉,可如果她不卖,那时候就没有办法在重庆继续守下去了,她太需要这笔钱了。

四年过后,坚强的张淑英真的挺不下去了,1949年的时候,张淑英经人介绍,认识了李自清,李自清本是在公安部门做文书的,也是读书人,他也结过一次婚,但是没有孩子。

认识张淑英之后,他就对张淑英非常的好,看到张淑英有什么生活上过不去的事,他也都帮一把,久而久之,张淑英把他当成了自己在重庆的亲人。

1949年,他们结婚了,结婚后他们生育了两儿一女,而对于现在的亲人,张淑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提起过曾经的过往,可不提并不代表遗忘,几十年里,因为常常哭泣,张淑英的左眼最终坏死失明。

老人对儿女们说出实情

沉默了50多年,直到孩子们的父亲去世5年后,因为担心自己身体不好,张淑英才把憋在心里几十年的心愿告诉了三个孩子,那就是她想弄明白:钟崇鑫到底是如何殉国的,如果他真的殉国了,那他现在又到底魂归何处。

听完老人的描述,小儿子李长贵很吃惊,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在母亲的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件伤心往事,他不知道怎么安慰母亲,只是很郑重的答应下母亲这件事,可是对李长贵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得到的事情。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寻找母亲心中的爱人

根据母亲提供的线索,姐弟三人开始不遗余力的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找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这个让母亲魂牵梦绕的名字。

1991年,张淑英的大儿子李长贵找到了当时87师的师部参谋写的一篇抗战记实文章,记载了钟崇鑫的具体死亡时间,他的殉国时间为1937年12月12日上午,殉国地点是南京雨花台。

虽然知道了他阵亡的原因,他的灵位在哪里?张淑英相信,在常熟汽车站,他走的时候说要回来,就是说她还会和钟崇鑫再见面的,这辈子找到钟崇鑫的灵位,成了张淑英最大的心愿。

2014年,张淑云的儿子李长贵,在报纸上发现了重庆有一个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找到了志愿者芳菲,当芳菲听完张淑英老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寻找经过后,立即召集了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帮助老人寻找钟崇鑫的下落。

很快江苏志愿者在国家档案局主管的中国档案网上,查到了钟崇鑫的资料,将其照片拍了下来,接着台湾志愿者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晚上十点多芳菲就打电话告诉张淑英,钟崇鑫找到了。

那天晚上,张淑英老人像个孩子一样,高兴的睡不着觉,令张淑英想不到的是,细心的志愿者,竟将钟崇鑫和她的照片合成到了一起,并亲自将这张合照送到了她手里。

这张照片对于张淑英老人来说是千金万金都买不到的宝贝,她拿着照片,百感交集,用手摸娑着看了又看,没想到自己90多岁了还能看到他的照片,照片对于她来说就是钟崇鑫的真容。

当初思念了整整77年的钟崇鑫现在终于可以如此真实地近距离看到他,经历了这么多年,钟崇鑫几乎模糊的形象,瞬间那么近,又那么清晰,这一夜,有钟崇鑫在床头陪伴,她睡的特别踏实。她说:如果有下半辈子,我还会选他,我喜欢他,喜欢他善良,我除了他,我不想选哪个,我哪怕为他死了我都无憾。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八十年过去了,张淑英老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穿着旗袍,年轻俊俏的小姑娘了,她现在已经满脸皱纹,一只眼睛失明,腿脚也不利索了,可是在她心里,钟崇鑫的样子永远定格在了七十七年前张英俊帅气的脸庞上。

牌位前祭奠

2014年,不顾家人的反对,93岁的张淑英,执意要去台湾看望钟崇鑫,她说:如果我在去台湾的路上走了,带着我的骨灰去见他也行,就算是回来的路上走了,这辈子我也够本了。

我来了,我终于找到你了。

2014年11月23日,张淑英踏进了台湾忠烈祠,她终于在牌位上看到了那个在她心里,默念了一辈子的名字——钟崇鑫。那个名字是排位在第四排右起第四位,七十七年的找寻,一生未了结的心愿,张淑英久久的站在排位前,边哭边对钟崇鑫说着那些在自己心里憋了几十年的话:

我90多岁了,我还能看到你的灵牌,这是我七十多年的希望,你一直在我心里头,你那年死在也很可怜,人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我为你受了艰难苦楚,我都没有抱怨过,我为了你,我眼泪都哭干了,我们两个在常熟一别竟成永别,永不相见,我今天能看到你的灵位,我死也无憾。

这一刻,张淑英又回到了当年,和钟崇鑫第一次见面的福州西湖公园,张淑英在笔记本上写下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地点“洋头口”三个字,钟崇鑫看后,连声称赞张淑英字如其人,这一刻,她又回到了18岁那一年和钟崇鑫分别的常熟汽车站,临行前,钟崇鑫突然从背后抱着她,流着泪轻轻在她耳边说:“阿妹,我一定会回来的。”

七十七年后的今天,张淑英终于完成了此生唯一的心愿。

只为一句“阿妹,我会回来的”她苦苦找寻了他七十七年


感恩您的阅读和点赞。点击关注,每天都有精彩与您分享!

——END——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