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龍:一季度經濟負增長不必擔憂 後面經濟增速會V型反轉

作者為大河財立方特邀觀察員、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 楊德龍

4月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我國一季度的經濟數據,一季度由於受到疫情的衝擊,經濟增速出現回落,一季度GDP是20.65萬億元,同比下降6.8%。第一產業下降3.2%,第二產業下降9.6%,第三產業下降5.2%,一季度經濟受到影響應該是預料之中的,因為我們為了防控疫情,採取了犧牲短期經濟增速換取人民的身體健康來實現抗疫的勝利,現在疫情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經濟面上出現比較好的復甦。

一季度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糧食生產形勢較好,農業受到的影響是最小的,也就是第一產業受到的影響最小。因為一季度春耕春播進展順利,小麥生長也不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一季度第一產業影響不大,第二產業影響比較大,主要是由於工廠推遲復工復產,所以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基礎原材料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保持增長,這也體現出經濟轉型過程中,代表高附加值的一些產業還在保持增長。

第三是服務業生產下滑,新興服務業增勢良好。服務業從生產角度來看,一季度肯定是受到影響的,同比下降較多,但是一些新興服務業增勢較良好,比方說交運、倉儲物流、線上零售等等,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大。

第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季度達到7.858萬億元,同比下降19%,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5.8%,降幅比一二月份收窄4.7%,顯示出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之後消費正在逐步恢復,但是還沒有回到正常水平,而網上銷售則是同比增長5.9%,這是3月份的數據,比一二月份加快2.9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6%,比一二月份提高2.1個百分點。所以疫情對線下銷售影響比較大,但是對線上銷售反而是一個刺激。

從進出口角度看,我國一季度進出口總額6.57萬億元,同比下降6.4%,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一二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很明顯疫情控制住之後,我國進出口也出現了一定復甦,現在海外疫情還在快速上升過程中,對我國進出口進一步增長形成了一定的挑戰。一季度出口下降11.4%,進口下降0.7%,這說明了內需恢復是比較快的,所以內需保障了進口增速保持一定的水平,但是由於海外疫情的擴散,出口增速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

從消費價格來看,一季度CPI同比上漲4.9%,其中3月份CPI同比上漲4.3%,漲幅比二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主要是豬肉價格在3月份出現了一定回落,一季度豬肉價格上漲122.5%,三月份上漲116.4%,比 2月份回落18.8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一季度上漲1.3%,從核心CPI來看,我國並沒有太大的物價上漲壓力。PPI方面,一季度P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1.5%,環比下降1.0%,同比降幅比一二月份擴大1.1個百分點。

在就業方面,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就業形勢整體穩定,從居民收入來看,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同比名義增長0.8%,扣除價格因素之後實際下降3.9%,受到疫情影響,居民收入的增速出現了放緩。

整體來看,在疫情的衝擊之下,一季度我國經濟整體保持了穩定,沒有出現大幅下跌,但是由正增長轉為負增長,也是在預期之內的事,隨著復工復產逐步復甦,商場開業,餐館開張,社會經濟將會有所回升,二季度經濟面應該會有相對比較好的表現,可能會成為經濟的一個拐點。而下半年經濟是比上半年要好的,我國經濟整體來看還是具有一定的韌性,和歐美髮達國家70%依靠消費服務業相比,我們三大產業分佈相對均勻,所以經濟具有一定的韌性,不會出現經濟的大幅回落,預計二季度經濟應該有望同比轉正,下半年經濟增速會比上半年要好,這是今年經濟增長的一些數據,供大家參考。經濟能夠企穩,是股市中長期走強的基礎,雖然短期市場的波動還會受到外圍市場波動的影響,但是國內經濟形勢的穩定復甦將會成為A股市場未來走強的一個重要的支撐。

歐美股市在前期出現了斷崖式下跌,特別是美股一度大跌近40%,驗證了我在去年12月10號提出的2020年十大預言的第九條,但當美聯儲進行大規模救市並推出2.7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之後,美股出現了快速反彈,從最低18000多點漲到24000點左右,反彈力度很大。

外圍市場對A股的影響在逐步地減少,而外資又重新流回市場,過去三天外資流入A股超過200億,外資的迴流也顯示出A股本身在全球資本市場處於估值窪地,所以外資重新流回A股市場去搶籌優質的籌碼,仍然以消費和科技為主,這也是我過去幾年一直建議大家關注的兩大最主要的方向,一個是消費白馬股,包括白酒、食品飲料、醫藥、家電等等,然後科技方面,包括5G、半導體、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等,這些都屬於外資流回重點配置的對象,值得我們參考,外資流入給A股帶來的不僅是增量資金,更重要的是價值投資理念,本月外資迴流A股超過400億,也驗證了我之前的判斷,在二三月份外資出現了較大幅度流出,當時我就指出外資流出是短暫的,並不是趨勢性的,外資流出不是因為不看好A股的表現,而是因為歐美市場出現大跌,外資需要回國內來補倉救火,等到歐美市場出現流動性寬裕,外資還會流回A股,現在來看外資已經流回大半,預計未來幾個月外資還會加速流入A股市場。

從2016年起,我就建議大家跟著外資學投資,外資在選股、投資方法上都有值得借鑑的地方,所以當前A股市場已經處於歷史的底部,而週五的放量反彈,也進一步奠定了市場回升的基礎。雖然全球金融市場巨震還在第二階段,也就是在震盪反彈階段,還沒有進入到趨勢性上升的第三階段,但是A股市場已經可以有所作為,消費、券商、科技加黃金,這4大方向是當前可以重點關注的4大方向。

責編: 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楊德龍:一季度經濟負增長不必擔憂 後面經濟增速會V型反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