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一个因为淘气,在小学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女孩,长大后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观众数十亿。她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

她就是小豆豆,改变了她命运的,是在自由之丘的巴学园和小林宗作校长。

她把她小学蜕变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窗边的小豆豆》。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和日本都最畅销的教育书籍,翻译成33种文字全球发行,拥有读者数千万。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这本书之所以风靡全球,不仅仅是因为父母师长在书中看到了自己教育理念的狭隘,而孩子们在书中看到了自己内心渴望的自由。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跟我一样,在书中看到了校长先生“俯身倾听”孩子们的姿势。

这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姿势,给孩子们传递了两个温暖的信息:

一、“俯身”代表愿意用“平等”的姿态去看待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校长先生总是对巴学园的学生们说:“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这不是简单的一句“人人平等”的空话。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校长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程活动设计中、课余生活中,都贯彻了他“平等”的教育理念。

他为了让孩子们在饮食上平等,摒弃贫富攀比、营养不均、挑食偏食等坏习惯,就告诉家长们每天给孩子们准备“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的盒饭,还会让校长夫人给没带够菜的学生增加海味或山味。这样,没有一个孩子说讨厌吃鱼肉卷之类的话,也没有一个孩子会有“谁的菜很高级,谁的菜总是很寒酸”这样的想法。只要盒饭具备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两样,孩子就会非常高兴。

他为了让孩子们在运动上平等,摒弃身高差异、身体残缺等歧视,就设计了患矮小症的高桥君也可以获得冠军的比赛项目。虽然高桥君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长高了,但在他怀有身体上的自卑前,校长先生希望他不要忘记勇得第一的自信。

他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平等,摒弃偏科、厌学、逃课等心理,就规定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不喜欢的科目在放学前做完就可以了。对学生们来说,这是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不会发生听课时心不在焉的情况;对老师来说,他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从而提高上课的效率。

当师长愿意俯身与孩子平视,“平等”的理念会开始在孩子心中萌芽。因为“平等”的思想并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孩子们受到了平等的待遇、感受过平等的尊重、发现过平等的美好后,能发自内心地赞成、拥戴“平等”的价值观。


二、“倾听”代表愿意用“耐心”去了解孩子的心声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你能想象,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会给孩子留下多么美好的印象吗?小豆豆分享了她第一次见到校长先生的情景。

那是小豆豆转学面试的时候,校长先生让她把想说的说话,全部都说给老师听,说什么都行。小豆豆高兴极了,搜肠刮肚地说了四个小时,校长先生认真地倾听了四小时,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小豆豆觉得无论是之前,还是这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她说话了。她觉得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这是她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学生们闹矛盾、发生问题时,校长先生会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解释。即便孩子们找借口,先生也会认真地听下去。当的确是“孩子做错了”,而且“孩子自己也知道错了”的时候,校长先生会说:“请为这件事道歉”。

校长先生俯身倾听的姿势,就已经让孩子们信任他、佩服他,也让孩子们感到校长先生是真诚地对待自己,不会随意处置自己。

这样形成的沟通,是顺畅的、高效的;这样形成的教育,是深入人心、备受鼓舞的。

小豆豆长大后回忆起校长先生,感慨地说,校长先生对我的鼓舞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遇到校长先生,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可能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俯身倾听,极其考验人的忍耐力和专注力。我们往往要清空自己的内心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放下杂念去倾听。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俯身倾听带给我们的“回报”也是迷人的,世界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就有这种体验。

有一次戴尔·卡耐基去纽约参加一场重要的晚宴,他碰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植物学家。卡耐基从始至终都没有与植物学家说上几句话,只是全神贯注地倾听。但等到晚宴结束以后,这位植物学家向主人极力称赞卡耐基,说他是这场晚宴中“能鼓舞的、有趣的谈话高手”。


这就是倾听的魅力,也是倾听的力量。

如果要把“俯身倾听”运用到教育中,我们可以学习校长先生的四个品质: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先要准备好充分的耐心。我们常常被时间不够、工作太忙、事情太多的紧迫感追逐着,往往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听孩子们说上一段话,就敷衍地用以前的经验、记忆去评判他们。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倾听,需要细细琢磨对方的话,重复对方的观点,可以让对方感受你的真诚和耐心。

有对父子总是争吵不休,儿子嫌父亲啰嗦,父亲嫌儿子不听话,每次谈话都不欢而散。有一次,儿子说:“爸爸,你从来没有认真听我说过一句话,我现在只要你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就行。”

父亲答应了。父亲不再时刻准备反驳儿子,而是把儿子的话重复一遍。他重复了几次才发现,原来儿子的想法跟自己只是角度不同,原来儿子也是懂事的。从此,父子关系变得非常融洽。

倾听,需要营造一个平静、舒缓的环境,告诫自己只作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就像校长先生一样,在听小豆豆长篇大论、说话顺序和方式都乱七八糟的情况下,做到不打断、不纠正、不打哈欠、不分神等等,全神贯注地倾听,平静地问:“已经没有了吗?”

合格的倾听者不是随时准备演讲的样子,也不是频繁翻看手机、敷衍走神,而是用全神贯注告诉对方:你可以慢慢地说,把你知道的告诉我。我只负责听你说。

倾听,需要信任对方,不要用处罚、抓住小辫子等心态去听对方说话。

正如小豆豆的同学们和家长们都对调皮淘气的小豆豆颇有抱怨,但是校长先生依然愿意平静地倾听小豆豆说这么做的原因和理由,还不忘抓住一切机会告诉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颇有深意,小豆豆长大后才领悟,校长先生是在说:“虽然别人觉得你有好多地方不像一个好孩子,但是你真正的性格并不坏,有好多好的地方,老师理解你。”

这就是“倾听”体现出的耐心和爱,它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却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鼓舞。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的内心就不能充斥着自己的声音和判断。如果不清空自己的“杂音”,我们将听不见孩子的声音。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一位著名的主持人采访一名小朋友,问他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这位小朋友天真地回答要当飞机的驾驶员。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时在场的观众都笑了,大多数人认为这位小朋友是自私的。只有这位主持人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这位小朋友突然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透露了他真正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救他们!”

倾听完后再判断,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正如校长先生一样,从来不先入为主地判断学生,而是完全把信任放在前面,让学生们完全感受到了尊重,因此学生们才愿意对校长无话不说、完全信赖。

小学生们总是淘气的。小豆豆曾为了寻找掉到粪池的钱包,把粪池盖揭开,用长勺掏出了小山一样高的粪便;也曾把电车教室的检查马达的盖子打开,塞一些垃圾进去,导致盖子盖不上……诸如此类的淘气事件,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每次发生这种事情,校长先生绝对不会把孩子们的爸爸妈妈请到学校来,而是通过倾听学生们的声音来解决问题。

大文豪伏尔泰曾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

校长先生正是通过倾听,与孩子们形成了牢固的心灵之交,从而更加了解孩子,更加懂得因材施教。

俯身倾听,其实也是不贴标签、不靠经验判断、不人云亦云的姿势。

在倾听前,关闭内心的判断、关闭他人的评价,只愿意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们会感受到大人们的专注和信任,也会把自己的心事和信任交给你。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俯身倾听,这个姿势是温柔的。因为我们其实也在帮助孩子,让他们明白自己到底怎么了,也让他们了解自己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许多时候,我们想听孩子的声音,但是他们往往不愿意表达出来,或者不懂如何表达。这个时候,我们首先要温柔,不要让他们觉得我们在找麻烦,或者想责备他们。

温柔地鼓励,让孩子“有话可说”

校长先生曾经温柔地引导过一个“无话可说”的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巴学园在午餐时间,让学生站在众人中间自由演讲。

有一天轮到一个男孩,他无论如何也“不想说”,因为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校长先生哈哈大笑地说:“那么,我们就编一个吧”。校长先生的建议让男孩非常吃惊。

他继续引导男孩:“想一想你从早晨起床,一直到学校,这之间都有什么事情?一开始,你做什么了?”

男孩说了一声“哎”。

校长先生说:“你看,你说了哎,这不是有话可说了吗?哎之后呢,再说什么呢?”

男孩说:“哎,早上我起床了,然后我就刷牙了。”

校长先生拍起手来,大家也拍起手来。于是男孩的声音更大了:“然后呢,我就到学校来了。”

校长先生热烈地拍起手来,学生们也热烈鼓掌。这个男孩长大成人后,估计也不会忘记那天热烈的掌声。

温柔地示范,帮孩子疏导情绪

孩子们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原因,所以我们理解孩子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心声不一定是语言,我们理解那些他们想说而又没能说出来的话,也是一种倾听。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疏导他,一方面要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示范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一个孩子闹情绪的时候,他会扔东西、会打人,但是不一定会表达内心混乱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帮他们表达出来。

“你现在很生气吗”?你可以温柔地问他。

他可能不愿意回答。

你还可以进一步示范:“我生气的时候,也会想扔东西。我内心会有很混乱的感觉。”

你可以观察他的表情,继续分享一些你面对情绪的方法和方式:“我生气的时候,我会往手心吹气,吹二十次后,我会感觉好多了,你要不要试一下?”

这些疏导和示范,会让孩子开始思考他到底怎么了,开始认识自己,也会让孩子学到发泄情绪的办法。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俯身倾听,正是我们展现平等、宽容、接纳的时候。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俯身倾听,我们要展现一种平等。

不仅听优秀的、理直气壮的孩子的声音,我们也要听看起来是做错事一方的声音、听起来很微弱的声音。捕捉微弱的声音,正是父母师长应该在百忙之中应该抽出时间来做的事情。

俯身倾听,我们要展现一种宽容。

一位在少管所的孩子看完《窗边的小豆豆》后,写信给成年的小豆豆(黑柳彻子)说:“如果我有小豆豆妈妈一样的母亲,我能遇到小林校长这样的老师,我就不会待在这里了”。

这是一封让人悲伤的信。

小豆豆幸运的地方,在于她有一位在她调皮捣蛋后也能俯身倾听她的妈妈,总是能保持一副平静的脸庞;也在于她遇到了什么事都见怪不怪、总是一副包容态度的校长。

这样的宽容,的确是值得父母师长学习的态度。

俯身倾听,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全部。

我们要听孩子的童言无忌,也要听孩子的啰里啰嗦;要听孩子的真心话,也要听孩子的词不达意。孩子不是完美的天使,他们更可能是单翅膀的天使,需要我们为他们装上信任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俯身倾听,我们要积极寻找孩子的优点。

当孩子说了真话,我们可以赞扬孩子的诚实;当孩子说了真实感受,我们可以赞美孩子的信任;当孩子道出了我们不明白的心理后,我们要感恩孩子为我们上了一课。

当我们对孩子发自内心的赞扬,为孩子敞开我们的怀抱,我相信孩子同样会为我们敞开心扉。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每个孩子都会迷茫,都有在各种各样的十字路口踌躇不前的时候,都有做错事感到后悔的时候,都有迷失方向的瞬间……我们所要做的,正是俯身倾听,然后随时敞开我们的怀抱,用我们的阅历和经验去帮助他们。

正如小豆豆说,这本书之所以叫“窗边”的小豆豆,是因为在开始写作的时候,正流行着“窗边族”,就是被人排除在外围、内心充斥着一种被排斥的感觉。而我们的俯身倾听,或许可以带给“窗边族”无限希望,正如这本书一样,给许多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的读者留过一盏温暖的心灯,也“孵化”过许多像小林校长一样的父母、老师……


《窗边的小豆豆》:俯身倾听,是教育中美好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