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陳道明:告訴年輕人的三件事


今年,陳道明65歲了。

他本無心名利,卻多次上熱搜。

有時,因為自律。

之前有網友拍到,他65歲的身形,仍舊矯健,意氣風發,氣場逼人。

65歲陳道明:告訴年輕人的三件事

有時,因為謙卑。

在金雞獎活動後臺,他遠遠看見84歲的老藝術家牛犇,快步上前躬身行禮。

細微之處,盡顯教養。

65歲陳道明:告訴年輕人的三件事

有時,因為善良。

從不與世俗合流,卻願意挺身而出為初出茅廬的後輩化解尷尬。

65歲陳道明:告訴年輕人的三件事

在演藝界浮沉數十載,如今已到了耳順年紀的他,不慕浮華,享受獨處,專注內心。

謙遜中有節制,在高處卻有慈悲。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65歲的陳道明,用作品、言行和人格,教會了年輕人這三件事。


01

  • 獨處是最好的修行。

意大利導演費里尼說過:

“我向來羨慕那些擁有內在資源、可以享受獨處的人,因為獨處能給你一個空間,一份自由。”

於喧囂中,更能看出一個人的沉澱。

能夠享受獨處的人,往往源於內心的強大。

陳道明喜歡一個人呆在家裡,彈琴寫字,畫畫山水。

寧可給孩子捏捏小人兒,給妻子縫縫皮包,也很少參加應酬。

人生過半,他活得通透,與其追逐無效社交,於觥籌交錯中迷失自我,不如耐心沉澱,在歲月中反觀自身。

有句話說得好:“牛羊才成群,猛獸總獨行。”

比起表面的熱鬧和浮華,真正成就一個人的,反而是那些離群索居專注做事的時光。

知名建築師王澍在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時候曾說過:

“小時候我因為孤獨,所以愛上了畫畫,畢業後因為獨處,走上了人生巔峰。我很多設計靈感都是源於那個時期。”

唯有獨處,才能讓你擯棄外界繁雜,滿足自己的需求,提升自己的內在。

65歲陳道明:告訴年輕人的三件事


02

  • 節制才能自由。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船王哈利在把公司交給自己23歲的小兒子小哈利之前,先帶兒子去了賭場。

他給了兒子2000元錢,並叮囑兒子不能把錢輸完。

但年輕人無法掌控自己的慾望。

輸了想撈本,贏了想贏更多,後來父親接連給了他幾次錢,都被輸光了。

栽了許多跟頭的小哈利,逐漸懂得了節制,後來每次都能夠把輸贏控制在10%左右。

這時他突然得到任命的消息,他詫異地問父親:“我連公司業務都還沒熟悉呢。”

父親笑而不語。

小哈利方才明白,無論成功與否,懂得節制的人在一開始就贏得了一局。

剋制即約束,控制自己的慾望,約束自己的言行。

而約束背後,其實是更為廣闊的自由。

自《圍城》過後,陳道明成了家喻戶曉的知名男演員。

找他拍戲的人越來越多,片酬也跟著水漲船高。

但他卻選擇了拒絕。

沒有合適的劇本,他可以幾年不拍戲,也絕不會為了錢,去拍自己不認可的戲。

一旦有了好劇本,他甚至會自降片酬,只為讓預算有限的製片方請到更好的演員。

在得知馮小剛要籌拍《唐山大地震》時,陳道明主動找上門:“我可以免費出演。”

至於緣由,他在採訪中直言:

“我不買飛機大炮,也不買航空母艦,我保證最基本的生活質量,沒有那麼多的奢望。”

世人都說陳道明有風骨,而風骨其實來源於節制。

不為名利所累,不被慾望所驅,越節制的人生,才越自由。

北野武說:“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麼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後就只剩下一堆慾望。”

慾望就像彈簧,合理範圍內,能督促你變得更好,而一旦用力過猛,就會面臨徹底的崩壞。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前半生保持合理的慾望,後半生有控制慾望的自覺。

舉止有尺,慾望有度。

有節制的人生,才是最高級的活法。

65歲陳道明:告訴年輕人的三件事


03

  • 以弱者的心態去感受世界。

《禮記》有言:“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簡單來說就是,內心純良的人,自然待人和氣。

越是善良的人,越有由己及人的慈悲。

看過一個故事。

日本知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在80歲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去一家知名餐廳用餐。

用餐結束後,松下幸之助的盤子裡,還剩了一半牛排。

他專程讓服務生叫來主廚,對他解釋到:

“我想當面告訴你,我的牛排之所以還剩一半,不是因為味道不好,而是我已經80歲了,胃口不好。”

不以身貴而賤人,處處照顧別人的感受。

人生最難得,是時刻以弱者的心態去看世界。

楊絳先生曾說:“當你身居高位時,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時,才有機緣看到世態真相。”

有綜藝節目《傳承者》中,有一期曾邀請陳道明去做嘉賓。

當時那一期,有五十多個山西稷山的農村孩子, 表演了一出高臺花鼓。

這場演出遭到了刻薄的批判。

有人說節目沒有任何新意,有人說每個人千人一面,有人嘲諷“這也能當飯吃嗎”?

臺上的老師和孩子明顯已經泛淚,評論嘉賓依舊不依不饒,陳道明當場發飆:

“他們不是機器,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一張臉怎麼可能一樣?


只是你沒看見他們每一張臉的樣子,就不要去打擊他們的努力。”

陳道明“看見”了這背後的每一個人。

一個成熟的人,從不站在高處妄自評判,而是能體諒別人的不易,細心呵護別人的尊嚴。

越是高層次的人,越懂得以弱者的心態去感受世界。

刻在骨子裡的善良,才是一個人最貴的教養。

65歲陳道明:告訴年輕人的三件事


04

著名作家嚴歌苓曾這樣評價陳道明:

“他身上有三四十年代知識分子的氣質,身上有一種可以讓你產生距離的貴族氣。”

他的清高,其實是一種清醒。

他的剋制,其實是一種敬畏。

他的教養,是最真實的人品。

紅塵是最大的道場,人們在其中淬鍊、沉澱。

在這紛雜的人世,我們要有敢於不合群的能力,於獨處中沉澱的智慧。

人生之大欲,需保持警醒,常懷敬畏之心。

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

與朋友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