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關注【老闆薪酬內參】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

“資料”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導讀:

一直以來,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難操作的模塊,沒有之一!就像武林秘籍,修煉到什麼境界要看管理者的水平和悟性。恨不得什麼都要考核的kpi、以扣款為目的的考核、不痛不癢的績效獎金、老好人模式的績效考核打分、流於形式的績效面談......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為什麼KPI會引起很多員工的反感?

1、員工的很多工作只是為了完成KPI,而不是把它做好

KPI是壓力式、重考核、輕激勵的模式。他把企業想要的經營結果,強制性推向給員工,使命必達!

員工為了完成任務,每天壓力山大,內心充滿抱怨,如果能完成任務還好,稍微能喘一口氣,但是迎面而來的是,企業給予的更高的目標,更高的壓力,週而復始。

在這種強壓式管理之下,員工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完成工作,而不是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

2、員工之間不是相互合作,而是責任的互相推諉

“不好意思啊,我們部門手頭的KPI還沒搞定呢,實在沒空幫你們”

“不是我不想幫你,實在是我手裡頭也有考核,沒辦法啊”

“我的考核是達到了的,所以出現問題了不是我的原因”

諸如此類的話,從公司角度來看,即使出了問題,也很難找到真正的責任歸屬人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KPI的喜好與五大硬傷!

1、KPI喜歡訂高目標,一般用“達成率”做指標。

2、KPI喜歡做減法,一些指標的達成率要求是100%,或者極限值。

3、KPI喜歡重考核輕激勵、負激勵大於正激勵。

4、KPI喜歡考核表面價值而忽視真正的業績。請問老闆最想要的是什麼?

5、KPI喜歡與績效工資掛鉤,激勵力度差是KPI的硬傷。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1、無安全感和有相對安全感

KPI:只要達不到指標(通常是很高的指標),不管是什麼原因,就扣錢。

KSF:指標以過去一年的平均值為基點,達到了基點,就不扣錢,不獎錢(做到平均值不難吧?)

2、無激勵性和高激勵性

KPI: 只要達到指標(高),員工就可以拿到應得的,注意,是應得的,沒有獎勵。超出再多,也不會超過預算。

KSF:只要到達了基點(合理),就可以達到應得的,超出了平均值,就獎錢。員工超得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越好的結果,企業從他創造的結果分一些獎勵給他,不吃虧吧?

3、壓力驅動和利益壓力雙向驅動

KPI:壓力驅動,做不到就扣錢,這是公司逼著我去做,能做就做,做不了就走。

KSF:做好了就獎錢,做的越多獎得越多,上不封頂,有這種好事,我為什麼不努力?(這種激勵機制下,不努力的員工還能要嗎?)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一、KSF是什麼?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是一套給員工提供加薪機會,又不增加企業成本,以此激發員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二、KSF是怎樣激勵員工拼命工作的?

· 讓員工清晰的知道怎樣可以拿更多的工資,提高自己的收入,因此工作有了方向

· 員工工資完全與其所做的事情相關聯,乾的越多,拿的越多

· 促使公司整體形成一個積極工作的文化氛圍,員工在這種氛圍下,工作更有積極性

三、KSF實操步驟

· 第一步 :崗位價值分析,

選定崗位,這個崗位對企業經營有哪些價值?

· 第二步 :選取6-8個指標

可量化的,具體的,可實現的指標。切記選取主觀性的東西。

· 第三步 : 設立權重、定義

每個指標設定權重,經營性指標,比如利潤額,銷售額等指標可以提高權重。

· 第四步 :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不同指標的數據如何?有哪些是企業需要改善的?

· 第五步 :選定平衡點

設計重點:傳統薪酬方案只需調整為這個點)

· 第六步 :測算、套算

測試新模式下的薪酬,是否有提升,工資費用率是否下滑?

四、以某生產製造業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為例: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

1.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五、KSP與KPI的區別: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六、KSF是怎樣激勵員工拼命工作的?

1、員工清晰的知道怎樣可以獲得高薪,因此工作有了方向

2、員工的薪資完全與其所做的事情結合,你只有乾的多,你才拿的多

3、公司整體會形成一個積極工作的文化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下,員工幹活的動力更強

4、員工通過努力多勞多得拿到更高工資,自動自發為自己幹!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七、【總結】:相比其他傳統模式薪酬模式,KSI是在開啟員工源動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把薪酬和績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員工潛能,讓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實現利益趨同的,讓員工更容易認同和接受的。

KSF設計的六個步驟:

1、崗位價值分析

分析這個崗位核心工作,直接為企業帶來效益的價值點

2、提取指標(中層管理人員指標6-8個)

比如銷售額、毛利率、毛利潤、員工流失率、主推產品銷量、員工培訓等可量化的急需改善的指標

3、指標與薪酬融合(設置好權重與激勵方式)

每一個指標,都配置對應的績效工資。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標平均分配工資,要挑重點。

指標提取要點

這些指標包括銷售額員工培訓,團隊業績、人創績效、回款率、毛利率等等

注:提取K指標三大原則:SMART原則,BSC原則 ,產值面和價值面相結合原則。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0

4、分析歷史數據

過去一年裡,營業額、利潤額、毛利率、成本費用率等

5、選定平衡點

企業和員工最能接受的平衡點,要以歷史數據作為參考

注:(老闆認可,員工滿意)

平衡點一頭連著企業利益,另一頭連著員工的利益,支點的核心是產值和價值。

6、測算、套算

依據歷史數據,選取好平衡點,講選取好的指標,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資額。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x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y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a元,每少500,少發b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c,每少400,少發c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m,每少一個小時,少發n元。

5.。。。。。。。

銷售經理(店長)的薪酬方案制定好,那業務員的薪酬怎麼設計才更有效?

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業務人員的激勵系統入手,具有系統性的思維,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標
  •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以上內容節選自《全優績效》——李太林導師新書首發

私信(資料)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選自李太林導師【全優績效】

企業推行KPI為何不得人心,中小企業為什麼要用KSF取代KPI?

『向內盈利必須做好三件事』

1.開源節流。營收是生命之母,浪費是利潤之殤。向外積極開拓開源,向內大力降費減耗。2.人才增值。既要留住人才,更要激勵人才創造增值。人才不增值,遲早會變為成本。3.挖掘人效。人手多效率低是大的浪費,員工都有潛力, 機制強大才能盤活人才提升人效。不怕給員工加工資,怕的是人才不增值、組織人效低。

經典文章:

萬科集團薪酬福利制度曝光!內附:薪酬結構、績效獎金、福利等

華為公司的28條天規曝光,值得所有的中小企業學習(建議收藏)

經典好文!老闆:別再讓優秀員工心涼,這套模式激發員工潛能

乾貨:海底撈新員工3天速成帶訓手冊曝光!拿去即用(收藏借鑑)

任正非:在績效考核中,華為為何棄KPI用OKR?KPI為何已經過時?

私信小編“資料”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