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糧食實現“十六連豐” 全省果蔬庫存能力達到422萬噸

4月17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五個紮實譜新篇追趕超越再出發”系列新聞發佈會。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思光介紹了我省5年來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推進陝西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發佈會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單紅主持。

  堅持特色發展定位,優化農業產業體系。5年來,我省在穩定糧食產能的基礎上,堅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因地制宜布產業,因勢利導配資源,加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動全省農業轉型發展。

  強基礎、調結構,穩定糧食生產能力。落實“兩藏”戰略,劃定27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資源高效利用的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模式,糧食實現“十六連豐”,產能連續九年穩定在1200萬噸左右,單產水平提高了5%。

  優佈局、擴規模,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我省以“3+X”特色產業為抓手,持之以恆推進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蘋果產業堅持“北擴西進”,面積、產量穩居全國首位,產量佔到世界的1/7;獼猴桃產業加快“東擴南移”,產量佔到世界的1/3;堅持奶山羊全產業鏈開發,存欄240萬隻,羊乳製品佔國內市場份額的85%,產銷量穩居全國第一;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生豬存欄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5%。茶葉、中藥材、雜糧等50多個區域特色產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來源。

  拓功能、促加工,加快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園區經濟,以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區為載體,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和附加值。5年來,全省創建5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1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2個省級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實施“百庫百線”工程和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全省果蔬庫存能力達到422萬噸。創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34個、全國休閒農業示範縣13個、特色產業小鎮24個。

  創品牌、抓營銷,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實施“三年百市”品牌營銷行動,省市縣三級共舉辦或參加各類展銷活動580場次,推動“陝牌”農產品走進全國50多個大中城市,合約金額達1364.6億元。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做強農業生產體系。5年來,我省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聚焦“農田、農機、農業環境”,轉變要素投入方式,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業裝備升級,增強農業生產發展後勁。

  實施重大建設項目,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新建高標準農田1200萬畝,累計建設2141萬畝,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面積739.3萬畝。

  加強技術裝備應用,加快提升農業生產手段。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新建2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組裝集成推廣技術500多項,推廣輕簡化技術200項。培育8個商業化育種聯合體,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8%。著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8%。

  突出綠色發展導向,持續優化農業生態環境。5年間,全省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病蟲害防控處置率達到98%,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均實現負增長,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加強改革創新,壯大農業經營體系。5年來,我省以農村改革為牽引,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不斷提升社會化服務能力和農業組織化、社會化、市場化程度。

  推改革、建機制,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我省在全國率先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省土地流轉面積1587.4萬畝,承包地流轉率增長到26.9%,較5年前提高11個百分點。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整省試點,1.5萬個集體經濟組織完成賦碼登記,農村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強扶持、補短板,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行“戶辦場、場入社”經營新模式,優先支持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涉農項目,集中培育高素質農民。5年間,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到2339家,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608家;新增農民合作社3.01萬家,總數達到6.13萬家,納入名錄管理的家庭農場達16330家;培育新型高素質農民15.5萬人,認定8.76萬人。

  擴規模、提能力,健全社會化服務。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擴面、提檔、升級,加快構建公益性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服務體系,提高綜合配套服務質量和水平。5年來,累計投資2.4億元,發展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2.56萬個,服務農戶175.1萬戶,土地託管面積增長了7倍多,走出了適應農村社會結構變革、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華商報記者 魏光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