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鼓吹美日關鍵技術合作--軍事--首頁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4月18日報道,美智庫大西洋理事會日前發佈《新興技術與美日防務合作的未來》報告,提出美國和日本需要在防務技術領域擴大合作,特別是發展有助於遏制他國的4項技術。有分析指出,從現實情況看,美日能否像報告期望的那樣緊密合作尚存變數。

聚焦高精尖領域

報告稱,無人系統、高超音速/超高速導彈和人工智能的軍事應用,是美日防務技術合作的三大關鍵領域。報告從4個方面作出解釋。

首先,未來戰果主要取決於上述技術的發展應用,它們全部與日本防衛省2019年11月公佈的6類重點研發項目直接相關。今年3月,日本防衛省還首次公佈超高速滑翔彈和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展路線圖,對與他國合作持開放態度。

其次,發展上述能力有助於日本解決遠距離投送和人員不足問題。高超音速導彈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可用來“保衛離島”;無人系統提供了長期監視這些島嶼的高效費比方案;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幫助日本更好處理和使用搜集到的信息、提高效率,應對人口減少的危機。

再次,無人系統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多樣性,為兩國合作提供更多機會,同時不會引起對技術轉讓和削弱產業基礎的擔憂。日本在這些領域擁有一定的實力,具備合作基礎。

最後,人工智能技術和無人系統的創新發展更多依賴私營企業。日本與防務相關的優勢技術,如材料科學、機器人技術、電池和機器學習等主要源於商業公司。這有利於美日商業公司開展合作,進一步擴展雙方的合作渠道。

聯合發展“雙贏”技術

在明確“三大領域”後,報告提出既符合美國戰略目標,又符合日本地區利益,且雙方均具備工業能力的4項技術。

無人機蜂群技術和“忠誠僚機”技術。報告認為,五角大樓多年來一直在研發可供戰鬥使用的無人機,其“忠誠僚機”具備很強的自主性,可與有人駕駛戰鬥機協同作戰。蜂群技術是無人機領域另一投資重點,它依靠大量小型無人機編隊實施偵察、打擊等任務。早在2016年,日本防衛省就對這兩項技術表現出興趣。

無人水下航行器及反潛作戰。報告稱,過去10年,美國在相關領域加大投資,日本也研發了民用版無人水下航行器。

支持人工智能的綜合訓練環境。美日經常開展聯合訓練,2016年曾舉行聯合虛擬訓練,兩國可在機器學習、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領域加強合作,發展通用的虛擬訓練裝備。

反無人機技術。鑑於近年來無人機在戰場上的廣泛運用,各國紛紛研發反無人機系統。日本方面目前正在測試用於反無人機作戰的“大功率微波系統”。

合作存在現實挑戰

美日在軍事技術領域一直保持合作,此次提出在三大領域加強合作似乎順理成章,但報告同時承認,想要落實此計劃仍存在挑戰。

報告提議的4類技術未必是美日防務合作的最佳契合點。該報告兩名作者中有一位日籍學者,他顯然更關注日本裝備發展需求,提升日本的軍事實力,沒有仔細考慮美國的作戰需求和興趣點。所謂的合作發展,更像日本在“佔便宜”。此外,其中一些項目帶有明顯的攻擊性,美方或許會有所顧忌。如高超音速導彈屬於典型的進攻性武器,報告卻將其包裝成保衛所謂“日本離島”的防禦性武器。顯而易見,美國並不想日本過度發展進攻手段。

日本缺少與美國平等合作的技術籌碼和資金。兩國之前雖在武器研發領域有不少合作,但主要由美國主導。如日本F-2戰鬥機就是在美國洛-馬公司協助下,對F-16戰鬥機進行放大、修形而成,核心技術來自美國。而且,洛-馬公司向日本輸出的F-16有關技術,已非最先進的技術。兩國合作研製標準-3 Block2A反導攔截彈時,日本主要負責2、3級火箭,蚌式頭罩和姿態系統的研發,並承擔1/3研發費用,關鍵核心部分仍由美國公司操刀。

在涉及核心技術共享時,雙方均心存芥蒂。如美國可以向日本出售C-2運輸機所需的CF6航空發動機,卻不願助其提升發動機研發能力。同樣,日本東麗公司的碳纖維一直獨步全球,美國很多軍民用飛機均使用這種材料,但日本不會向美國提供該產品的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兩國在進行防務技術合作時,難免各留一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