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不追热点了

追热点让我很焦虑

这两天网络上的两大热点:高以翔意外猝死,蒋劲夫再爆家暴。

作为自诩自媒体或者预备做自媒体的人,

蹭热点是基本操作。

不会蹭热点的写手,不是一个能出爆款的自媒体人。

毕竟,热点是最容易抓人眼球的,带来的是流量,是粉丝,以及可能的收益。

自媒体不追热点,流量会大减,粉丝会流失,大号小号都在追。

特别是刚开始做自媒体的人,很容易陷入为了追热点而追热点的盲目中。

我决定不追热点了

每次网络上出现热点事件,特别是让人或伤心,说愤怒,或无能为力的事件,

我都在纠结,要不要蹭,怎么蹭?

不蹭吧,文章的阅读量一直上不去;蹭吧,那就必须要快

满足用户的好奇心,或者是直击人们的痛点。

但往往热点来的快,去的也快。

作为一个单打独斗的自媒体小白,往往在犹豫着怎么蹭的时候,别人的文章已经满网在飞。

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于是更加的焦虑。


比如蒋劲夫家暴这件事。

我的第一反应,蒋劲夫是谁。再次家暴,那肯定是之前有过。

家暴是一个容易引起负面情绪的事件,具有高传播性,容易调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但家暴是长久以来的一个顽疾,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像是钝刀子割肉一样,偶尔来一下强刺激,我们愤怒,爆粗,反思,但很快就遗忘了。

最近所以成了全网沸点,是因为家暴的实施者或受害者有一定的知名度。

算是一个长期热点。

长期热点意味着,肯定有人会关注,但关注度的取决于其中的某些特殊事件或特殊人物。

看了别人的文章,发现自己在短时间内也写不出啥新意来。

决定放弃,不写了。


而且,文章追着热点写,让我非常的疲惫。

情绪很容易被大众牵着鼻子走,热点过去发现除了多了点谈资,自己并没有输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这不是我写文章的初衷。

个人成长才是永恒的痛点

我希望能够做到助人自助,成长才是永恒的痛点。

就是我的文章能够引起深度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应景的文章

希望在很多年后,拿出来这些文字,依然觉得是能够提供思考的,依然有阅读的价值。

新闻会过时的,热点会降温的,但深度的思考永远不会。

参加了一个写作班,很多同学按照老师提供的方法,写出了很多爆款的文章。

总结了一下容易出爆款的类型,基本都是社会新闻,娱乐八卦,家长理短。

也对,现在社会每个人过得那么辛苦。好不容易有时间刷刷网络,乐呵乐呵,看见谁比自己过的更狗血,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了继续挣扎的力气。

这也是很多人发出的,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的道理,还是过不好生活。

道理是别人的人生经验,是别人给你的。

而且人很容易在各种道理中迷失了。

我之前关注了很多的公众号,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留下来的,过段时间还要整理一下,把更新少了,觉得没用的都取消关注。

现在,依然是关注了154个公众号,看的最多的那个,你能想到吗?

是孩子的安全教育。因为经常要做安全作业。

看到的东西越多,越容易迷失在海量的信息中。

特别是有的人连骑电动车都在一手拿着手机,一手骑着车,行驶在滚滚车流中。

看的我都为他捏了把汗。

感觉已经被各种信息控制了灵魂,一会不看就坐立不安的,生怕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余秋雨在山里闭关写了两年,出来问朋友,这两年世界上都发生了什么大事?

朋友用5分钟就讲完了。

你看,两年发生的事情,可以浓缩到5分钟说完。

那些纷纷扰扰的热点事件,不知道也罢。


我决定不追热点了

而真正的个人成长不是靠阅读碎片化的信息获得的。

要写出有深度,有启迪的文章,也不能靠蹭热点来实现。

需要自身的成长,关注能提高人生质量,实现人生梦想,追求人生价值的思考。

有没有人关注,随缘吧。

热点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我不要追,我不要追,我不要不要追。

好吧,反正我也追不上了。

写作课的老师说,不要写这种自嗨的文章,不会给你带来粉丝和价值。

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我通过自己小规模的尝试以及写作班其他同学的反馈,得出的结论。

请允许我任性一点,试试自己的方式。

试试这种佛系的,指向内在的,不仅不慢的运营自媒体吧。

至于粉丝,随缘吧。

我决定不追热点了

PS:今天早上又加了一个,张亮寇静离婚。

好吧,祝他们都能拥有自己中意的人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