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说起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我想没人不知道它,它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要说那一版的《西游记》拍的给人印象最深,大部分人都会选择86版的《西游记》。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百看不厌。很多人都喜欢这部电视剧,但却不知道它的拍摄地。剧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是个旅游的好地方,所以我踏上了这段旅途。几十年过去了,这里的景色跟当年比起来,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这个地方就是河南的嵖岈山(cha ya)。光听名字似乎感觉不到它的一点美,因为它的这个名字本身就没有美感。但其实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做玲珑山。听到这个名字瞬间感觉它的景色都不一样了,八面玲珑,山清水秀。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当时《西游记》的一大部分都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这并不仅是因为玲珑山的景色美,更因为玄奘在这里弘扬佛法,而吴承恩也是在这里写下的《西游记》。


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也是唐代著名的佛学家和翻译家。他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而且玄奘是河南洛阳偃师市人,嵖岈山很近,所以当时玄奘曾三次游历嵖岈山,并且的在这里弘扬佛法。吴承恩当年很欣赏玄奘法师对佛法做的功德,所以想写一本书来记载,但是怎么也找不到灵感,后来他想起玄奘曾三次来到这里弘扬佛法,便想来这里找寻灵感,于是吴承恩就在嵖岈山写下了《西游记》。所以后来嵖岈山又有西游仙山之称。因此为了尽可能还原小说里的情节,《西游记》里一大部分的情节都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


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嵖岈山分为南门景区和北门景区,南门景区进去是南山额,北门景区景区是北山。我们是从南门景区进去的,因为西游记,南门景区这里还有一个西游文化广场。在广场上有师徒四人的雕像。每一个都是那么生动形象,玄奘骑着白龙马,八戒扛着他的耙子,沙僧挑着他的担子,至于孙悟空嘛,站在石头上做出眺望的动作,好像是在看前面有没有妖怪的样子。这个文化广场不仅师徒四人的雕像,而且还会有一些西游迎宾式、八戒撞天婚等精彩的文艺演出。


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上山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坐缆车,一条是步行。爬山也是一种锻炼,所以我选择了步行。嵖岈山和别的山体有所不同,一进来我们便能看到它怪石嶙峋,它有好多石头组成,而这些石头全部大小不一。仔细看看小石头就像是大石头的孩子一般,依偎在母亲身边,所以也可说它们是母子石。还有些石头大小差不多大,两个石头紧挨在一起,像是要合为一体一样。这很像热恋中的情侣一般,天天在一起不想分开。说它们是情人石一点也不夸张。


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洞,这个洞叫黑风洞。本来想进去看看,但是走到洞口实在太冷了,不过如果是夏天来,黑风洞绝对是个避暑的好地方。西游记中捉拿黑风怪的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爬山太不容易了,我走走停停。越到山上山路就越不好走,上面十分陡峭,一定要注意安全。这时我看到有两块巨大的石头挨得很近,中间只留出一条缝,透过这个缝隙能看到一点光。听后面的游客说,这就是传说中“一线天”。至于它怎么形成的具体不知道,有人说那是孙悟空一脚踢出来的一个缝。哈哈,这个想象力确实比较丰富的。这个缝隙非常小,目测是过不去人的,小孩应该差不多,走过去试了试,我居然过去了。过了一线天就离山顶不远了,走了一会我终于爬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上脚下景色一览无余,“会当临绝顶,一揽中众山小”,锦绣河山尽收眼底。


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我南山下来我绕道去了北山。北山这边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个石桥。这个石桥名叫百猴桥。百猴桥全长107米,坝高15.2米,上面有16个孔,15个阻拦。它是一个水坝式的景观桥。而且每一个护栏上面都有一个猴子,这里一共有石猴130个,故名百猴桥。这里的每一个猴子都栩栩如生,想来这百猴桥应该也是为了纪念西游记而修的。


河南这座山拍摄过《西游记》,玄奘来过3次,吴承恩曾在这里创作

其实在1086年拍摄《西游记》的时候,这里还不是景区,没有经过开发,也没有这么多景点。不过现在的嵖岈山已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了,景点也增加了不少,它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特色。

【旅游小贴士】

1、可以乘坐火车到驻马店火车站下车,然后在乘坐大巴到逐平县下车,那里哟直接去景区的大巴。

2、嵖岈山门票70元/人。

3、嵖岈山开放时间:夏季7:30-17:30,冬季8:00-17: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