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才創作發明家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摩擦時;媽媽和孩子,有時也是天生的冤家;一個循規蹈矩,一個天馬行空異想天開,兩個人註定要過過招才肯罷休

小鬼才創作發明家

黑白各異,卻相互襯托


前面寫了一篇《"實驗基地"裡的兒子與媽媽》的文章,文章裡面的媽媽也許和大多數媽媽一樣,為了孩子、為了家庭,永遠都有操不完的心,與媽媽年輕戀愛時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與在孩子未出生之前對成為媽媽後的美好幸福生活的想象,完全是一個天一個地。

儘管文章裡的媽媽一天都在勞累一天,都在"垃圾堆"般生活,十分的苦惱又無奈。但是,她沒有特別的抱怨,而是順其自然的面對眼前的一切,她不會用力過猛的要求自己,也不會十分嚴格的要求孩子按照她曾經想象中的孩子的模式去做。

她每天有收拾不完的家,甚至全世界都以乾淨、整齊為一個人的日常素質要求,而她會為了孩子而放棄這一條原則,儘管她是個特愛整齊,眼裡容不下一點點髒與亂,她家的每一個東西都一定要物歸原位,手裡小小的垃圾也要做到往垃圾桶裡放,哪怕是一根頭髮也不允許扔下,必須往垃圾桶去。剛有了孩子時,特別是每日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爛攤子,累得要崩潰時,她都沒有放棄一貫的原則——乾淨、整齊。


小鬼才創作發明家

發現神秘的鑰匙


她咬緊牙關挺了下去,一年、兩年……終於,她挺不下去了,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孩子的破壞能力也一天天變強,孩子的主觀意識也越來越強。大人們認為的髒亂、搞破壞,在孩子眼裡卻是等待他探索的神秘王國了,就算那裡亂成一堆山般,在孩子眼裡卻是十分清楚明瞭,孩子雖說不出那些東西的名稱,但心裡十分清楚他要的是什麼,十分清楚它們的外形特徵,他要的是搞清楚那些奇形怪狀的東西到底有些什麼神奇的魔力,他想知道那些"怪物"裡面有些什麼寶貝……

孩子眼前的、家裡的一切都成了孩子內心想要征服的東西,如果媽媽把它們都收走了,藏起來了,孩子必定會十分傷心,因為媽媽奪走的不只是他的"怪物"們,而是他腦裡等待創作的靈感。

小鬼才創作發明家

尋找神秘王國


媽媽雖把家收拾好了,心情也應該舒暢了,可是哭鬧的孩子會讓媽媽更操心,這可比收拾那些"怪物"們要難多了,要想讓這些"風暴"過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釋放孩子心靈的"怪物"們,否則"怪物"們的主人——孩子便會沒完沒了的與你作對,抗爭到底。這不,媽媽才一轉身,孩子便又開始尋找他的"怪物"們,一會兒從東扯出一"怪物",一會兒從西拉出一"怪物"……

所有大人們認為最隱蔽,、最不會碰的、那些雞嘎啦的地方,都有孩子走過、翻動過的痕跡,甚至之前沒出現過的怪物,也被孩子們挖掘出來。這下,這個屋子又成了孩子的"天堂",成了媽媽眼中的"垃圾場"。

這種情形想必是媽媽們最熟悉不過的吧,可不是嗎?媽媽們要面對的可不僅僅是這些,但就這一條,就已經讓人崩潰到不行,最後又能怎樣呢?文中的媽媽只能妥協了,與其收拾,強制要求孩子不許碰這,不許碰那,剝奪孩子的樂趣,倒不如放手讓孩子去探索這神奇的世界。


小鬼才創作發明家

神奇的禮物


自己收拾的再漂亮、再幹淨、再整齊,就算孩子乖乖的不搞破壞,除了自我欣賞、自己感到舒適外,你的快樂和滿足感,孩子是無法真正體會到,孩子更多的感到壓抑、感到木納。最後,孩子成了媽媽眼中的乖寶寶,就像從商店裡買回來的布娃娃,開心時抱來玩一玩,不需要時便扔一旁,當做擺飾,布娃娃本身是毫無主動創造意識的,所有的創造都出於它主人的意識。

文中的媽媽放手讓孩子去揮灑,搞得滿屋子凌亂,偶爾也會發發脾氣,動怒。可是孩子每一次從摸索中所獲得的樂趣,總喜歡與媽媽分享,這一份真心是孩子主動獻給母親的,這便是一份溫暖,。當然孩子太頻繁送溫暖,對媽媽來說也是個苦惱,可這終究是份快樂的苦惱。除此更讓媽媽驚喜的是:有一天,孩子在破壞中學到許多知識,那些比起課本上的死記硬背要有用、更生動有趣的多了,更驚喜的是,那些連媽媽都不在行,都不懂的知識,孩子卻在垃圾場裡摸索出來了。

小鬼才創作發明家

生活中探索奧秘

媽媽終於明白,孩子的創造力是在生活中、是在探索中、是在釋放天性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當孩子為媽媽呈上這份讓人出奇的驚喜的成績單時,媽媽瞬間覺得一切都值得,才覺得那些曾被孩子搞壞了的玩具,家用品等等,都只是孩子成長學習課上必備的工具而已,一點也不覺得可惜了,所有的忍讓都值得,而那些收拾勞累和生氣卻反而是不必要"工作"。

文中的媽媽,並非一開始就知道怎樣去做,她一開始也認為自己挺開放的,也有釋放孩子天性的計劃,並且去實行了,只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媽媽除了要克服她原有的乾淨整齊的潔癖外,更讓人想象不到的是那個給孩子自由的度,是完全不在大人的把控之中,要如何去把握自由的度,卻是一個不斷變化更進的過程,因為媽媽所面對的是一個從未有遇到過的靈感天使、創意天使,而媽媽想控制孩子,就像藝術家們對靈感的控制一樣,來不定時,去無影蹤,毫無頭緒,也沒有任何準備的時間,只有隨時迎接、隨時準備著。

小鬼才創作發明家

可愛又特別的發明家

媽媽們面對我們的"小藝術家"、"小科學家"、"小實驗家"……就得習慣、遷就他們的學習方式、玩耍的主動性和思維方向。在改變他們之前,媽媽得先學會改變自己,然後才有更準確的目標和更好的方式方法去馴養我們的"小野獸"們。這樣,既不遏制孩子們的創造力,又不能讓孩子們太過放肆,這才是媽媽們的必修之課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