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原創:藝why

靜 芳:大漆在中國至少已經存在了8000年,在湖北的曾侯乙墓以及長沙馬王堆漢墓中,都曾出土令人驚歎的漆器造物,湖北是中國大漆藝術重要的發源地,中國歷史長河中也有著無數的大漆藝術精品,大漆具備著東方文化的獨特語言,對於傳統您是如何理解的?您覺得在當下,我們應該如何創新?

周 芳:大漆藝術是華夏文明中的瑰寶,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作為當代藝術的實踐者有必要了解和有責任傳續傳統文化的精神,關於藝術的創新我覺得不必刻意求新,創作的靈感來自於對事物思考的量的積累,經過獨立思考的創作過程,用自己獨有的語言表達自己的作品應該可以稱作為創新過程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春》,大漆 苧麻 木,尺寸可變, 2019,周芳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靈芝》,大漆 苧麻,12X7cm,2019,周芳


靜 芳:周芳老師從事大漆藝術創作多長時間了?您為什麼會選擇做大漆藝術,大漆的哪個特點,最讓您著迷?在周老師眼裡,大漆是一種什麼樣的物質?

周 芳:我是湖北人,應該說自小就生長於“生漆之國”,浸潤在濃厚的楚文化氛圍當中,對大漆的初識是兒時家裡的傢俱,漆面非常好看,之後去博物館見到漆器文物,自幼喜愛美術的我驚歎於楚人的智慧和想象力,楚國漆器獨特的雕琢與曼妙彩繪讓人歎為觀止,我逐漸開始關注漆文化,但動手練習漆藝是多年之後,開始於約十年前,在與漆真正互動的過程中進一步發現漆的魅力,同時更加廣泛地關注大漆藝術,看國內外漆藝術展並考察交流,到民間探訪漆工坊,到山區瞭解漆農割漆及漆樹生長、制漆工藝等等,直至大漆成為生活裡重要的一部分。

大漆是漆樹上割下的天然汁液,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漆初時柔如水,幹固後卻堅如鐵,這是大漆材質性格中的美,足以繼承生命和形式,漆藝作品既有歲月沉澱的厚重,亦有時間凝固的美,這是它獨具的迷人之處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周芳老師在創作中


靜 芳:周老師的大漆藝術創作,已經不只是停留於大漆工藝本身的思考,而是以藝術的思維在做創作的,我想請教周芳老師,您覺得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周 芳:我多年來一直不斷練習,以大漆為載體,將不可見的想法思維轉化為可見物體,嘗試大漆材質和表現上的多種可能性,是一種持續的藝術實踐。

關於藝術的本質,我桌上有一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陳池瑜教授送給我他的著作《現代藝術學導論》,第一編就是藝術本質論,我們可以讀一讀專家學者的論述,而藝術於我則是一種對生活的觀看方式。我一路沿著大漆的足跡走,而漆藝術將我一次次帶入新的境界,我能做的就是繼續往前走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十月》,大漆 苧麻,73X17x10cm,2020,周芳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覓》,大漆 苧麻,11X9.5X4.5cm 12.5X9.5X4.5cm,2020,周芳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秋》,大漆 木,56X10X7cm,2020,周芳


靜 芳:讓我非常感動的是周芳老師身體力行,常年親手做漆,不斷研習,大漆在周老師的心裡是獨具東方美感的特殊材質,在創作的過程中,她關注的是形式、場域,以及作品後面自己要表達的思想和內涵,周芳老師的創作表達,常常讓我想起李禹煥……她說:“我反覆在竹、木、紙、銅、金銀、布匹、石頭上等等材質上實驗漆性,觀察大漆的變化,我想真正瞭解它,瞭解它最本質的東西,然後利用它最本質的特性所呈現的不同特點,來進行創作,表達我自己要表達的內容”。

感謝周芳老師的對談,一席話,讓我心流湧動,知行合一、知不棄行、行不離思,很開心有這樣的緣分與您進行這樣的一次對話。

周 芳:感謝一路走來幫助、關心和支持我的人,還要特別感謝周劍石老師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對我大漆工藝上的指導,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

感謝靜芳今天的對談。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十五》-1,大漆 麻布,直徑30cm,2020,周芳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十五》-2,大漆 麻布,直徑30cm,2020,周芳


周芳

大漆藝術家 設計師

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美術系、湖北美術學院視覺傳達系,文學碩士學位

周芳:淺談大漆藝術創作


(文中所涉及的藝術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做他用;本文版權歸“藝why”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藝wh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