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導讀」中國每天有三億人睡不著,普遍失眠的現狀背後,助眠經濟在黑暗中壯大,床品、睡眠儀、小夜燈,家居企業的機會在哪裡?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文 | 劉薇

圖 | 丸婷


在豆瓣"那些失眠的夜晚"話題中,共有38.2萬人瀏覽了這個帖子,2189篇內容,每天夜裡,失眠的人們聚集在這裡,傾訴黑夜狀態下清醒的焦慮、煩躁、甚至求助。


"有沒有沒睡著的人?來聊天。"


"有"


處於一群失眠的人當中,尋找到同類,彷彿個人的失眠就能得到慰藉。


相互取暖之外,還有人提出如何改善睡眠,運動、背書、冥想、藥物......失眠的人正想盡辦法入眠。


物質經濟高速發展,生活節奏加快,網絡傳達最新最快的消息,群體在高速發展,個人的競爭卻愈發激烈。


面對跨階層的信息轟炸,個人的物質慾望不斷膨脹,關於個人發展、家庭、未來的焦慮卻在黑夜滋長, 夜不能寐,失眠成為最終的歸宿。


為何久不入眠?正從原本哲學式的思辨轉化為實際的生理困難,而失眠之後,一場改善睡眠的行動也悄然展開。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在網易雲音樂中搜索"失眠",有151個標題中包含"失眠"的歌單,排在首位的"深度睡眠|重度失眠者專用歌單"播放次數高達3332.6萬次,伴著歌聲入眠,成為失眠者最常用的辦法。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有超過三億人有睡眠障礙,睡眠問題普遍存在。


在京東3月發佈的《2019-2020線上睡眠消費報告》中,超過七成用戶存在睡眠問題,70後、51歲之上的中老年人因為身體原因產生睡眠問題的比重超過55%。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 網易雲失眠歌單


毫不意外的是,90後也有51.4%的人經常受到如入睡難、起夜、打鼾等睡眠問題困擾,超過45%的90後認為睡眠影響了工作和生活狀態。


為什麼睡不著?


調研結果顯示,"工作壓力"是影響睡眠的主要原因,有71.5%的用戶表示"因工作帶來的緊張、焦慮、熬夜加班"等原因產生睡眠問題。


"進入工作後,我每晚能睡2個小時就很不錯了。"


"每天都會從天黑掙扎到天亮,很清楚的聽到室友在另一個屋上床睡覺,聽到樓下凌晨4點工人清掃街道的聲音。"在失眠小組裡,一位豆瓣用戶用這樣清醒的字眼描述失眠的彷徨。


失眠之後,工作仍然要繼續,第二天是出差、公司和上學,即使一夜無眠,鬧鐘一響依舊要準時起床,這是屬於成年人的無奈。


個人情緒影響、身體健康等也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因素,據調研,61.5%的用戶因為情緒造成睡眠問題,突發事件引起劇烈情緒波動導致難以入眠。


59%的用戶因為社交、情感等生活壓力產生睡眠問題,失戀是其中最常見的問。


41.5%的人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失眠,超過29%的人因為居住環境不適失眠,37%是因為經濟壓力,焦慮背後,是對個人及家庭未來的擔憂。


"惱火。"


"結婚了壓力更大",在成都做社群運營的小白告訴家頁傳媒。


小白在2018年末與相識了五年的女友結婚,一年前,他從家鄉到成都打拼,換過好幾份工作,目前在一家醫美公司做運營。


前段時間是他失眠最多的時候,一個人躺在異鄉的床上,想著如何才能提高工資,"就想怎樣才能掙錢養家,過得好一點。"


因為武漢及美股熔斷而失眠的也大有人在。


"回到武漢的第一個晚上,關了燈翻來覆去睡不安穩。"


"美國又又又熔斷了,雖然不懂股票,但是感覺有點慌。"


在調研中,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超過50%的人表示非常重視睡眠問題,但從實際消費結果上來,95後用戶睡眠消費成交額增長最高。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3億失眠人群背後的助眠經濟已不可小覷。


據報告,截止2018年,我國整體睡眠市場(含寢具、家居)等已經超過10000億元,行業人士判斷,包括助眠家居產業、飲食行業及睡眠服務產業等領域的睡眠產業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只要熬得足夠遲,失眠就追不上你。"


失眠時苦中作樂的調侃,也不能避免因為缺乏睡眠身體機能的疲憊,如何改善睡眠已經被提上了廣大青年的日程。


有64.5%的人選擇在睡前增加運動,如瑜伽、跑步、其他運動器材;適當的運動可以使身體勞累更易入眠。


熱水能讓人放鬆,超過59%的人選擇在睡前通過沐足、泡澡等措施舒緩身心,溫牛奶也有類似功效。


通過適當的睡前活動來助眠有一定效果,但也並非每個人都適用,"長期堅持比較難,尤其在疫情期間不能出門的情況下。"


在消費層面,用戶更傾向"提高臥具床品的舒適度",包括對床墊、床、枕頭以及四件套的精挑細選。


在關於床墊的調研中,用戶最關心的是材質,乳膠、棕櫚、彈簧、自營、榻榻米是2020年的消費熱詞。


棕櫚和乳膠由於透氣性好、材質軟硬適中、原料天然近兩年深受追捧;而隨著住房面積減小,與日本文化在年輕群體中興起,榻榻米也成為多數人的選擇。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記憶棉、海綿、乳膠材質的床墊瀏覽量、成交額也比較高,呈現出高關注、高轉化的消費趨勢。


2019年,棕櫚床墊、乳膠床墊超過傳統床墊,成為銷售量最高的兩款床墊。除此之外,盒子床墊、滅菌床墊也受到歡迎。


傳統床墊體積較大,運輸安裝很不方便;而盒子床墊體積較小,質量輕薄,使用真空包裝可以將床墊壓縮到小型包裝盒中,這種便捷性受到了大量大學生、公司白領等租房族的喜愛。


"當年上學時候用這個就好了,學生黨的福利。"


滅菌床墊能夠杜絕床墊表面部分細菌滋長,有小孩的家庭對此需求較大,從調研數據上看,也是25-46歲的擁有小孩的家庭中購買比例最大,高達37%。受到疫情影響後,消費者會更關注生活環境健康。


用戶對商品體驗、服務體驗的重視已經高於了價格類評價。


從評價關鍵詞來看,舒適度、有無異味、做工、尺寸、厚度等是其最關心的體驗,物流速度和服務態度緊隨其後。


在床的選擇上,京東大數據顯示,實木床、真皮床是2019年消費者最歡迎的品類,但智能床的增速也讓人大吃一驚,達到96%。


調研顯示,26-35歲年齡段購買智能床的人群達到41%,36-45歲年齡段購買比例達到32%,26-45歲是智能床消費的主要人群。


智能床有一定消費門檻,對比華東、華南,西北、西南、東北地區購買智能床的人群比例較少。


在枕頭品類,消費者更注重自然原材料、健康功能、輕奢舒適等特徵,決明子、蕎麥、竹炭、薰衣草是銷量最高的枕頭原材料。


傳統枕頭之外,波浪形、蝶形、舌形、B形等新形狀也成為後起之秀。


由於現代人普遍工作繁忙,帶有修復頸椎、施壓按摩、熱敷等舒緩效果的枕頭也受到追捧,成為銷量最高的功能性枕頭。


26-35歲是高端枕頭消費的主力人群,消費比例達到51%,這類人群更看重生活質量,擁有一定消費實力,對新事物接受度更高,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


被子和四件套的功能弱化,消費者更看重品味及質感。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在被子和四件套的材質搜索熱詞中,除了棉花、纖維、蠶絲、羊羔絨等傳統材質,羽絨被、鵝絨、澳洲羊毛等新材料正被更多人接受,輕奢、酒店級、網紅、天絲、緞面等關鍵詞是2019的消費趨勢。


2019年,天絲四件套成交額增長144%,蠶絲四件套成交額增長53%,而商品中包含"健康睡眠、睡眠科技、裸睡床單"等詞彙的商品明顯銷量更佳。


不難看出,在床品寢具領域,舒適與健康正成為消費者選擇的新指標。


除了傳統家居大件,創新型的家居小件產品也受到失眠人群的青睞。


與助眠相關的科技公司在此領域展露風頭。


據調研數據,京東銷量排在前三的黑科技助眠新品有嘉唯大黑深睡大師枕、Downland智能溫控纖維被、以及睡眠博士藍牙冥想眼罩。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智能手環、家用呼吸機、家用睡眠儀也是銷量領先的助眠產品。


從職業上看,商務人士、自由職業者對助眠科技產品接納程度較高,企業管理者、事業單位員工對床品的期待值更高,80、70後是助眠科技產品的主力消費人群,兩個人群成交額佔比超過70%。


隨著90後開始工作,2019年90後在助眠科技產品上的成交額佔比有所提升。


舒適性助眠小產品也擁有一定市場。


助眠噴霧在2019年成交額同比增長了33%;足浴、香薰類產品銷量同比增長了50%。


從人群上看,26-35歲的公司白領、大學生及高校教師、以及小城居民對助眠小產品情有獨鍾。


總的來說,睡眠消費呈現兩極分化的形式,針對不同用戶設定差異方案非常重要。


近四成用戶偏向300元以下的小產品,如枕頭、香薰、小夜燈等,這類商品在90後等低線市場中擁有巨大市場。


30%的用戶願意花費更高價格追求體驗與效果,高端商品中更容易催生高附加值、高利潤率的商品。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通過食物、藥物解決睡眠問題是常見辦法。


安神茶、酸棗仁茶在2019年成交額同比增長了384%、259%;天然滋補類助眠商品的成交額增速較快。


藥物中,褪黑素譭譽參半,初期效果良好,但也有"吃怕了"。


"有人是吃了會做噩夢,睡不好,然而我吃了褪黑素根本就睡不著,不管用。"


先不論藥效如何,長期使用藥物會產生依賴及耐藥性,同等份量藥效遞減,為達到相同效果加大藥劑,依賴愈重。

家頁觀察丨中國青年失眠圖鑑:睜眼到天亮,吃褪黑素做噩夢


在豆瓣、知乎、微博的失眠小組上,組員也推薦了腦洞大開的辦法:


"推薦一本書《牛津詞典》。"


"斜著睡。"


"看吃播,咀嚼聲催眠神器。"


還有人提出了一整套冥想方法,詳細到睡眠姿態和呼吸頻率,結束了自己十多年的失眠宿疾。


兩年前,王觀還在某一線城市上班,夜裡12點是他最有精神的時候,白天閒得發慌,到了晚間,思慮就蜂擁而出,不但要想自己的問題,還有家人、朋友、另一半種種,那段時間,"睡不著,玩手機,喝酒,強制讓自己睡著"。


如今,王觀在自家樓下開了一家修電腦的小店,因為疫情學生延遲到校,他也有空閒能夠早點回家,11點準時躺在床上,失眠似乎已經得到治癒,但焦慮和思考從未停息。


"壓力就像口腔潰瘍,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了。"


現代人的壓力來得無聲無息,白天被極度壓縮,只能在熬夜的片刻時光中尋找自我,熬著熬著,就失眠了。


在每一段分享助眠經驗的文字最後,大部分人都會附上同一句話:祝好夢。


但夢醒之後,無論壓力還是困惑,都不會隨著睜眼閉眼而消解,與其說渴望入眠,不如說是尋找暫時的避風港,說不定,花一個通宵把問題想清楚了,就再也不失眠了。


◎ 數據來源:京東調研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