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古瓷老光是皮壳和包浆共同作用形成,由于环境不同产生不同的包浆,釉水接触环境物质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皮壳,那么古瓷老化光泽个性和共性分别是什么呢?

包浆与皮壳的不同使釉面形成玻璃光中性光亚光,这与包浆成分、结构以及釉面形成皮壳息息相关(详知古瓷的皮壳和包浆请参阅上几期文章)。

玻璃光的古瓷绝大多数质量好且保存环境好。出土(水)器一般来源于高档的完整墓道,有活水的古井河道,包装完好的窖藏等。传世品一般保存在锦盒,箱子等封闭容器里。这些地方相对密闭而干净,密闭空间气体相对静止,含氧量低,环境气体也按密度分层,产生的气体包浆细腻,为玻璃光的产生提供了外部因素。烧造质量好的古瓷釉水玻璃化程度高,釉面平整光滑,抗风化老化性强,为玻璃光的产生提供了内部因素。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传世古瓷玻璃光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出土的古瓷玻璃光(早年出土)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出土龙泉窑玻璃光(浙博馆藏)

中性光的古瓷保存环境相对产生玻璃光的环境稍差,古瓷质量也相对一般。出土(水)器一般来源于较普通的墓道,河道淤泥,窑厂遗址等。传世品一般保存于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灰尘微粒较多。这些环境包浆物质颗粒较粗,器物自身较容易被氧化风化,釉面反射的光泽达不到玻璃光的效果。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出土龙泉中性光(早年出土)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传世晚清中性光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出土越窑中性光(浙博馆藏)

哑光的古瓷一般保存在较差的环境中。出土(水)器一般来源于坍塌的墓道,海捞出水瓷及其他含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传世品基本看不到哑光古瓷。这些环境共同特点是含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对釉面有强烈的侵蚀,破坏玻璃质使釉面一定程度失光。即使环境有一定的腐蚀性,只要釉面没有破坏彻底,皮壳一样生成,包浆一样形成。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出土龙泉窑哑光(早年出土)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海捞瓷哑光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新安号海捞瓷(天下龙泉特展摄)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南宋官窑残片,被石灰咬到基本失光

上面笔者讲述了古瓷的个性光泽,接下来笔者讲讲共性规律。

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总结其规律表现需要有构建抽象的能力,抽象出古瓷老光本质特征用于判断是否是老光的标准。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通常可以听声音判断发声者的性别。那是因为男生和女生的声音区别在于音调的高低不同,男声音调低,女声音调高,按照此依据判断性别。判断釉面光泽是否含有老光本质特征用以判断是否是老光由此判断是否是古瓷。读者会问釉面被侵蚀毫无光泽的古瓷怎么办。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犹如一名说话低沉的女生,虽然有这种情况但非普遍,所以本质特征是通泛的普遍的而非特殊情况,读者请勿钻牛角尖。


古瓷老光具有“紧”和“润”两个特征,那是因为包浆和皮壳形成的共性规律所致,原因笔者前几期文章已经概括,这里简略说明。其一,古瓷是硅酸盐制品,虽然配方不同大致元素含量一致,加之硅酸盐极其稳定,老化由其自身老化规律为主导。其二,自然形成包浆的过程极其缓慢,包浆微粒极其细腻,形成一层反光率大于釉面的薄膜。下面笔者以大量的图片来展示老光,感受下什么是“紧”什么是“润”。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玻璃光细节图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中性光细节图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哑光细节图

古瓷老光的个性与共性特征这期讲到这里,假如读者只能记住一点,希望是古瓷的老光分为玻璃光,中性光,哑光,但其共性特点则是“紧”和“润”,依次来判断老光从而判断古瓷的真伪。最后笔者啰嗦几句,所谓库货也是古瓷,凡事古瓷就有老光,老光的本质特征是“紧”和“润”,所以库货是一定没有火光。下期笔者谈谈圈足,胎骨是怎么档子事儿。

(以上内容由老妖学生小沈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