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導語:一提到江湖,我們的腦海中總會有著這樣的形象:有白衣飄飄的正道大俠、有邪惡殘忍的反派魔頭、有超脫世俗的世外高人以及平凡普通的芸芸眾生。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的影響下,不論男生還是女生,小時候都會有個屬於自己的江湖大俠夢:男生想要做郭靖、張無忌、白玉堂,女生想要做小龍女、黃蓉、周芷若,衣袂飄飄的俠客彷彿是我們對於江湖世界的終極幻想。江湖文化更是一種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文化,江湖俠客這一角色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得非常早,各朝各代的文人墨客都曾為這一人物形象"競折腰",那麼俠客在歷史上究竟扮演著什麼角色?隨著歷史的發展他們又去了哪兒呢?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影視劇中白衣飄飄的"俠客"

一、不同歷史時期的俠客

隨著當代大眾藝術全球化和娛樂化的發展,俠客文化從傳統的詩歌、辭賦、小說、戲劇廣泛滲透到現代舞臺劇、影視藝術以及網絡虛擬空間之中,俠客藝術的演變產業己構成兩岸三地和海外華語世界獨特靚麗的文化景觀,這也激活了人們對於昔日江湖文化中的俠客文藝的再認識。對於俠客這一形象的產生髮展,我們可以順著歷史的脈絡來一探究竟。

1、周秦俠客的誕生

俠源於華夏遠古氏族社會維護正義的武士英雄群體,但俠客文化人格的形成卻是"三代"末期周秦之變的產物。在國家產生之後,俠客成為維護他們所屬國家利益的武士或戰士,成為王權體系下的貴族門客或客卿。帶著這樣一種古樸的正義訴求走入百家爭鳴的周秦時代,在複雜劇烈的春秋戰國的鬥爭中,伴隨著氏族社會的衰落走入民間,走向新的廟堂。

從湯武革命到周秦之變,中國歷史經歷了一個巨大的震盪週期,終於在春秋戰國末期達到一個新的量變到質變的突破階段,古典的商周封建文明走向沒落,

豪俠、刺客、遊士們因而也有了新的用武之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春秋大舞臺,也開啟了另一個隱性的江湖中國的開端。中國歷史上廟堂與江湖的互動因而也演繹了另一個小傳統路徑。千古英雄俠客夢,那是一個主流中國文明覆蓋下的極富生命力的略帶野性色彩的亞文化體系,它處在中國主流文化覆蓋的邊緣地帶,卻具有強大的來自早期氏族文明積澱的文化基因,由此也鑄就了先秦原俠歷史之美,造就了俠客文化最初的輝煌範式。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荊軻刺秦王中的刺客荊軻

2、兩漢時期的俠客

從戰國到漢初,俠開始受到儒道文化的浸潤,朱家、郭解等大俠一般都不再直接依靠武力原則影響世人,而更多以道義精神等軟性文化力量影響周邊,大一統穩固的社會尚未健全,朝廷與民間俠客尚有密切互動。漢高祖早年起於底層小吏,早年起義大量依靠民間俠者或者有可以通於俠的精神人物如韓信、張良等人。一度任由俠的勢力發展,朝廷與俠客之間樂得相互倚重,以至於俠者的實力一度似乎足以影響國家安全。但是到了漢武帝統治時期,為了加強大一統專制,遊俠的黃金時代在中央收編、打擊民間俠的種種手段下,己然結束。

東漢班固在《漢書·遊俠傳》斥責俠士們"以匹夫之細,竊生殺之權,其罪己不容於誅"在主流價值區間開始了對俠客的批判,遊俠們普遍遭受滅門之禍,受到酷吏嚴厲打擊。現在看來,唯有西漢

的司馬遷在西漢中期逆風而動,注意到了俠客俠行中所包含著的底層社會的正義訴求和歷史性正義,大力歌頌遊俠精神,為他們樹碑立傳,表現了真正的歷史精神,寫出了"無韻之離騷",當然他本人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西漢時期具有"俠客"精神的軍事家韓信

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俠客

東漢末年,建安文學催生出嶄新的魏晉風骨,玄學興起帶來了名士風流。後來《三國演義》的故事也源於這個時代。

民間話語體系推出了第一個"武聖"關羽和"智聖"諸葛亮,關雲長從此成為武聖人,具有了與廟堂裡的孔聖人一起在未來的近2000年曆史中一起接受江湖祭拜的資格。

在玄學的影響下,兩漢時期一度邊緣化的道教經過民間長期的醞釀沉澱也在魏晉之際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各種修煉成仙的方法、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建立了一套長生成仙的理論體系,神仙方術與老莊玄學相結合,讓道家文化面貌一新,深深影響了士人風氣,也使得後來的道俠成為俠客的一種,俠客的文化明顯接受了玄風的影響。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在影視、文學作品中的"武聖"關羽

俠客們對神仙方術的運用無疑大力藉助了道家的這一文化傳統,從魏晉到宋元之際,如張三丰等元代道家人物都成為後來武俠文化的重要形象。金庸的《倚天屠龍記》,香港著名導演徐克與胡偉立拍攝的《太極張三丰》、洪金寶的《魔教教主》裡那個精彩的張三丰都來自歷史上真實的全真教故事的演繹。可見,今天的玄幻武俠和網絡修仙小說的重要淵源之一就是道教的修仙傳說。

中原三分的內耗、西晉解體導致中原王朝式微,引發北方遊牧勢力崛起,南北朝大動亂使得俠客精神再次得到重視,成了淬鍊華夏文明精神又一歷史關口。在南北朝時期誕生了非常多典型的俠客形象。例如讓南朝一度危機的局面得到控制的俠士祖狄、打算恢復和繼承古遊俠"俠義傳統"的六朝武俠等等,到南北朝晚期時,民族的大融合竟然也催生了如"花木蘭"那樣民間尚武女英雄的傳說。這是入主中原的己經漢化的胡人帶給中原文化一道清新獨特的文化風貌。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派大俠

4、 唐宋時期的俠客

隋朝的建立終結了南北朝時期的分裂與動亂,但楊家王朝迅速的腐敗猶如秦朝再版,奢侈糜爛也遠超南朝。魏晉六朝上層的"遊俠"浮華之氣浸潤了一個王朝,隨著隋朝的瓦解,瓦崗英雄蜂起,再版了秦漢之際中原江湖化的歷史,北方李淵父子趁機起兵,奪取天下,猶如劉邦取代強秦。

唐朝統治集團在一統中原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來自類似瓦崗寨的民間江湖豪俠,如杜伏威、秦叔寶徐茂公(李績)、程咬金、公孫武達等,也吸收了胡人如哥舒翰等,其中秦叔寶徐茂公、程咬金還是民間《隋唐演義》中的主人公,併成為中國門神。唐王朝俠的文化意識上升為一種國家風氣,影響到社會各階層,也激勵了文人的俠氣和民族精神,唐詩中的俠義元素充斥即反映了這一點李白的《俠客行》,王維的《少年行》,孟郊的《遊俠行》,岑參的《趙將軍歌》,令狐楚的《少年行》等都是其中的佳品。

我們習慣於將唐宋之際稱為中國的中古時期,視為一個整體,但唐宋雖然屬於中國傳統皇權社會的文化高峰期,但文化上還是有所區別,唐代以勇武之風見長,兩宋則以文風細膩相長,不再高度關注俠客問題。宋人內斂,含蓄,俠氣不足即便如林沖那樣的禁軍教頭,似乎也沒有多少漢唐雄風所包含的那種陽剛威猛。值得一提的是,《水滸傳》中的宋江故事最早就在南宋流行的,水滸戲和話本誕生背景取材於北宋,裡面很多故事既有愛國主義的成分,真實感很強,在文化精神上也符合俠士之道,南北皆宜。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影視劇中的瓦崗英雄結拜

5、 元、明、清時期的俠客

從兩宋的時代開始,沿海城市在崛起,文化的普及開始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而加速,明清以來甚至誕生了"四大奇書"和"四大名著"那樣的民間文化精品。清之文康、石玉昆、清末民初的向愷然(平江不肖生)、王度廬、宮白羽等人繼續承繼了古老的俠義文學,俠義小說也迎來古典時代的春天,將中國人對於江湖,對於俠客的文化想象推向一個新的市民文化高漲的階段。俠義文藝中的俠客人物開始大量湧現。

但隨著歷史進程的發展,晚清俠妓題材一度熱銷,這其實正是政治文化秩序陷入王朝晚期混亂、廟堂社會失序、人心沉淪的表徵,整個社會像失去重心般開始江湖化的歷史進程。綱常倫理需要重整,社會渴望仗劍截亂、澄清乾坤、再振雄威的俠義英雄出現。晚期的王朝一般不會容忍魏晉名士那樣的狂捐者、恃才傲物者,遂以聲色犬馬捕獲人心,粉黛裙中尋求知己。近代歷史中中國接連兩個王朝(明清)先後隕落,這是世紀英雄理想幻滅精神頹廢的時代。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們

二、俠客精神的特點

1、 純粹的道義精神

無論是真實存在的俠客還是從古至今的文學、影視作品中創作出來的俠客,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都是無論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下都保持著那種對於道義深刻的信心、信仰和感知。我們常把"俠"與"義"放在一起稱為"俠義",可以說俠的精神性存在從來離不開中國哲學對道義的理解且與道義精神根本相通。

義在根本意義上也是道的指引,故只有合乎道義精神的俠行,才是正義的、可行的,亦即合乎"道"的。純粹的武力是莽夫的行為,儒、墨、道文化的精神皆為俠者的誕生灌注了文化營養。

2、 高度的自由精神

俠客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質樸。"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那個易水河畔的吟唱,伴隨著擊築之樂穿越古今。但更為關鍵的是他們對潛藏在內心深處的自由人格的渴望,對他們來說,正義有時候很簡單,很直接,甚至很粗暴。朋友的受辱,養主的被欺,一句簡單的承諾,對知己的報答,朋友的信任,都可成為令他們千里誦義、拔刀相助、義無反顧的理由,以至於他們的俠義之舉總體而言鍛造了一種超越一切規範的法外正義模式,是一種高度自由的正義。

3、 無畏的勇敢精神

中國古代俠客有一個根本性特點就是敢於以決然無畏的犧牲精神去捍衛正義,唐代詩人元棋在《俠客行》中指出:"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在先秦時代早期,儒家思想中是沒有俠的觀念的,

孔子對勇敢這一道德品質第一次做了詳細的說明,指出真正有道德價值的勇敢必須與仁義精神相一致。這一看法使後世中國俠客精神的發展,沒有走向西方反理性的法西斯主義、恐怖主義,這一意義不能低估。漢以後的俠客普遍強調仁義與勇結合的人格美特質,兩軍相遇勇者勝,古代社會戰爭頻繁,對勇武精神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孔子對"勇"的看法對後世俠客精神、俠客文藝影響巨大。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笑傲江湖》劇照

三、 俠客精神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千百年來,俠客世界醞釀於邊緣民間社會同時也引無數文人騷客競折腰。正因為有著不同歷史時期文人對江湖俠客的形象塑造,傳統中國社會多元豐富的結構及文明特質才得以充分顯現。中華藝術精神才顯現出更為廣闊的邊界和不同於西方騎士和日本武士的獨有氣質,近代百餘年來的武俠藝術歷經劫波才能一直繼續滋補、娛樂中國人的性情主張和現代生活,中國自然性社會的歷史進程才擁有更豐滿、多維的解讀視域。

俠客與俠客文化的存在,就大歷史而言也是文明轉型的一部分,它揭示了底層漫長專制時代隱藏在主流下面的那源於先秦時代頑強不屈的自由人格與文化精神、隱藏著對社會的永恆批判視角,那包裹在黑暗中的正義底色和看似極端的道義追求,儘管在一定程度上是異化的表現,但這種以武力為後盾的直接正義模式卻依然具有現實性。

俠客文化作為邊緣性的美學思考對象在現代性空間裡已然不再是邊緣而是多元中的一元,同樣是華夏主體精神永續的象徵。

近現代歷史上俠客們勇敢無畏的品格、永不服從的精神氣質與追求公正大義精神,既是民間話語的價值體系的核心部分,也是時代精神、主流精英文化的重要支撐,一定程度上也彌補了強權專制文化對華夏自由人格的侵蝕,千百年來令中國人回味無窮。他們既在廟堂之外,也在廟堂之內,是中國大地上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

來去無蹤的江湖俠客,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天龍八部》眾俠群像

結語

俠客永遠不老,俠客文化沉澱於歷史和華夏民族無意識心理結構深處,也如生命的種子一樣在中國的歷史星空下不斷萌動、生長。它曾經是帶著原始野性江湖色彩;另一方面,卻又古樸而頑強,能夠不斷自我昇華,千百年來滋潤了無數

中國底層人民的心靈,構成古典華夏文明永不枯竭的文明地帶,塑造引領了中國文化的無數的民間傳奇與小傳統藝術範式。當代紛繁複雜的未來人類文化變遷中,俠的文化存在即是維繫華夏文明上下層文化整體存在的重要媒介力量,也將會繼續孵育引導民間亞文化體系的成長,並最終為完成當代公民文化建設而作出應有的貢獻,為充實、建構新時代的華夏藝術與美學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中國武俠史》

2、《千古文人俠客夢》

3、《中國古典小說史論》

4、《金庸筆下的人生》

5、《江湖中國一一個非正式制度在中國的起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