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文/學乃身之寶

作家餘華在《活著》這本書的自序中寫道:"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那麼,活著本身又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活著本身"代表一個人"活過",而一個真正活過的人,就是可以按照自己意願活一生的人,1900就是這樣的人。

1900是電影《海上鋼琴師》的主角。

再看這部電影時,我理解了1900為什麼不下船,因為船上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生活,更合適他的生活。

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1900年,弗吉尼亞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船上的燒煤工丹尼收養了他,取名為1900。隨著1900慢慢長大,他那無師自通的非凡鋼琴天賦顯露出來,在船上的樂隊表演鋼琴,每個聽過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感動。連爵士樂鼻祖傑尼和1900一決高下後,自嘆不如,黯然離去。可惜的是,這一切只發生在船上,因為1900從未到過陸地,好友麥克斯極力勸說,他依然不為所動。直到那艘船老化棄用,他仍選擇與船同在,最後一起葬身於大海。

每個人都要走一條自己堅定的路,就算是粉身碎骨,因為那是一個人真正"活過"的展現。

今天的文章,我從心理學角度說說,為什麼1900能夠按照自己的願意活一生,或者說他那堅定的想法是怎麼形成的。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1.在抱持性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重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抱持,是精神分析學家溫尼克特提出的術語,指的是好的父母會提供抱持性環境,當孩子表現好時,會給予認可;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給予支持。

影片中的1900雖然是孤兒,沒有出生證明、沒有國家、沒有生日,但養父丹尼非常疼愛他,每天帶著他幹活兒,陪伴他長大。在他開始識字時,也會教他讀書認字,最重要的是,丹尼給了1900無條件的愛,而這就是抱持性環境。

當養父丹尼意外去世後,周圍的朋友擔負起養育1900的責任,他們都非常喜歡他,這讓1900沒有感受到自己被拋棄,反而覺得有更多"爸爸"來關心自己、愛自己。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這裡的船長,對1900的成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對於沒有身份證明的1900來說,他在船上生活是一種違法行為,而船長給了1900抱持性的生活環境。

等到警察走後,1900出現在鋼琴面前,還演奏著美妙的音樂,船長只說他違反了規定,並沒有把他趕下船。還有一個場景,我們也看到了船長對1900的"溺愛"。當時已經成人的1900帶著麥克斯彈著鋼琴"跳舞",最後撞破船長休息室的玻璃,他們只是被罰燒了幾天的鍋爐而已。

可見,正因為生活在抱持性環境中,1900才形成高自我穩定性,樂觀向上,且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2.擁有真自我的人,不會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自我有兩種,一種是真自我,另一種是假自我。

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圍繞著自己的感覺而構建的;假自我的人,自我是圍繞著別人的感覺而構建的。也就是說,擁有真自我的人,不會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會更關注自己內在的感受。

影片中的1900,無疑是一個擁有真自我的人,因為他不太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在船上演出時,經常"自由發揮",雖然惹得指揮很不高興,但他不在乎。因為他很享受自己即興創作的過程。

他和爵士樂鼻祖傑尼"比賽"時,依然毫不在意,甚至在對方演奏時,不是想著自己要演奏什麼,反而被感動流淚。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可見,1900並不是因為彈鋼琴給自己帶來的"好處"——名譽、金錢和地位而喜歡,只是單純地喜愛。

他不那麼在意輸贏,因為他不是以外在評價系統為主要標準來做事的人,他更多的是關注自己在音樂中的感受。他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尊重自己的感覺,關注自己的想法。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要把外在評價系統完全剔除(他最後贏得比賽,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乎外在評價的),而是說他更注重自己的感受,以內在評價系統為主。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3.按照自己的意願活一生,才是真正活過的人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按照自己的意願活一生,我們每個人都在為這樣的"成功"而努力著。

國內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說,生命的意義是成為你自己,而這個"自己"就是強調按照自己意願、尊重自己感受,以及聆聽自己內心聲音。

影片中1900,就是在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雖然最後"粉身碎骨",但他是"成功"的。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首先,他沒有被外界的看法而影響。

他完全根據自己的想法在自由創作。當有人要購買他的音樂版權時,他否定了,因為他覺得自己的音樂一定要自己在場,這是他的立場,哪怕違規,失去觸手可及的財富和名譽,在所不惜。

其次,他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他喜歡上一個女生,有了下船的想法,但是,當他站在船與陸地連接的扶梯上時,他再次返回船上,因為他覺得自己更適合生活在船上。陸地上的路錯綜複雜,很難駕馭,他明白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我覺得1900是膽怯的,因為他不敢去面對陸地那座"大鋼琴",當再看一遍時,我覺得,他之所以沒有下船,主要是因為他更加了解自己,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有強大的自我。

再次,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

好友麥克斯返回船上,放著當年錄製的音樂,尋找1900,希望他能下船再創"輝煌"。1900出現了,但他拒絕下船,因為他清楚自己的選擇,更清楚自己生命的意義。

在很多人看來,他的選擇太"愚蠢",但對於1900來說,他的選擇就是生命意義所在——他、他的音樂只能在船上"存在"著,隨著船到來,跟著船離開。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總之,1900是一個可以尊重自己感覺,按照自己意願活一生的人,他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正如尼采所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才能生存。"

那麼,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到底為什麼而活呢?

我們要明白,生命對每個人都提出了這個問題,明白為什麼而活,然後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活一生,最後才能不負此生。

希望我們都能找到生命的意義。

電影《海上鋼琴師》:按照自己意願過一生,才是一個真正活過的人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