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 | 商場裡的超市為什麼總開在地下樓層?

零售+餐飲+娛樂是每家購物中心必備的業態組合,逛商場時你是否有發現這麼一個現象——電影院/電玩城一般在頂樓、高檔餐廳一般在五樓、而超市一般都在負一樓?


事實上,不同類型門店在購物中心裡的樓層選擇都各有道理——超市的樓層“地位”便是由超市本身特質以及購物中心的定位決定。超市與購物中心負一樓何來“不解之緣”?本期滬小商帶大家一探究竟。


提問 | 商場裡的超市為什麼總開在地下樓層?


租金


購物中心往往開在城市或區域的黃金地段,地段越好租金越貴。艾媒數據顯示,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商圈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超過2000元/月/m²,和負樓、頂樓租金是成倍的差距。傳統購物中心的地下樓層由於沉悶閉塞、不宜改造分割成小商鋪等空間缺陷,面臨招商難的困境,所以地下樓層租金相對較低。


而傳統超市賣場的毛利率僅為約10%-20%極低的淨利潤大大限制了租金水平。

TIPS:聯華超市2020年毛利率14.42%,名創優品2020年毛利率30.4%,味千拉麵2019年毛利率72.3%,供參考

購物中心低租金的負一層和租金預算拮据的超市,在金錢上一拍即合達成一致。


空間


對於超市而言,負樓層具有無可比擬的空間便利性。


首先是:上下貨方便——送貨車輛直接駛入停車場,貨物可直接運至同層倉庫——超市一旦設置在二樓或三樓,則需要同步配備大型貨梯。


其次,由於地面樓層面積限制,倉庫面積難以保證;且地面樓層層高較高,超市對其的空間利用率低


提問 | 商場裡的超市為什麼總開在地下樓層?

吊頂和地面裝修需結合超市整體空間設計;層高並非越高越好


此外,在商業體開工建設到超市正式入場之前的階段裡,負一樓的水管、吊頂等裝修可以靈活進行,不必像地面樓層一般提前固定好。這樣有利於超市入場後根據自身動線設計、商品分區佈局再行規劃。


對於顧客而言,超市設置在負一層更方便購物。開車者可直接地下室驅車購物,不開車者也會被傳達一種“下樓比上樓更省力”的心理暗示,從而欣然下到負樓層。


業態定位


正如生鮮之於超市是引流作用,超市之於購物中心亦是如此。


TIPS:如果細心觀察會發現,幾乎所有傳統超市都會將家電百貨布置在入口處、生鮮區佈置在較深的區域。因果蔬肉品屬於居民每日需求,購買頻次遠高於百貨,但毛利率極低,僅為7%-15%,因而主要起到吸引客流作用。


商業消費可細分為兩種類型:隨機性消費與目的性消費。目的性消費是指,消費者對消費有明確的預先計劃、對去往的商家有指定性或較強的傾向性。此類業態容易吸引客流、帶動商場整體業績,一般佔地面積較大,位於商場租金較低的頂樓或負一樓。超市屬於典型強目的性的消費業態,往往是各大購物中心的主力店。


提問 | 商場裡的超市為什麼總開在地下樓層?


根據艾媒報告《2019-2021中國城市商業綜合體運行大數據與商業決策分析報告》,18歲-30歲年齡段消費者前往商場的目的中,“去超市購物”佔比34.1%,且這一比例隨著消費者年齡段增長顯著提升。


部分購物中心負一樓設有獨立出入口,便於負一層超市提前開門營業,不影響商業體主體營業時間;顧客於超市採購完成後從獨立出入口離開,不影響購物中心內部人流和環境。


▶▶▶正是由於超市之於商場有著重要的引流作用,才會成為各大商業體難以割捨的業態一份子。其低租金、大面積且需承接高客流的租賃需求與商場負一樓的情況相當契合,因而大多數超市都開在商場負一樓。

//////////

但是,其實並不是所有商業體都傾向於將超市放置在地下樓層。


比如以下兩種“例外”情況:


1、高端精品超市


購物中心招商階段需考察品牌定位與項目定位的匹配度、品牌客群與目標客群的匹配度,故而高端商業體不會選擇平民化超市入駐,而是傾向於引入Ole’、BHG等高端精品超市。而精品超市業態中的永輝Bravo精品超市、盒馬鮮生等部分門店時常會出現在購物中心的一樓乃至二樓,因其已脫離傳統超市賣場標籤,注重餐飲和體驗、面積較小、利潤較高,對空間和租金的限制較低。


2、社區型商業體


購物中心一般位於城市或區域核心地位,但也有部分小型購物中心僅以社區為中心、輻射至周邊社區居民。此類購物中心以超市為絕對主力店,招商均圍繞超市主力店開展,甚至可以將招商理解為是超市的配套“點綴”。在這種情況下,超市會佔據購物中心黃金的1-3樓樓層位置。

提問 | 商場裡的超市為什麼總開在地下樓層?


▶▶▶當前,隨著TOD模式商業綜合體開發和下沉廣場興起,購物中心地下功能日益完善,原先的空間缺陷逐步轉化為優勢——與城市地鐵無縫對接的地下商業空間帶來龐大客流量,從而吸引更多業態進入。在購物中心自我革新和超市精品化趨勢發展的過程中,租金、空間和業態定位等方面的傳統情形會有所轉變,超市在購物中心的“地位”也會更加多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