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天龙八部是武侠小说家金庸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同版本的电视剧了。

但有朋友或许会好奇的想,一般武侠剧的名字都是围绕主角的名字或武功来起的,比如说碧血剑,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白发魔女传等等。

但唯独金庸的这个天龙八部有所不同,里面的主角既不叫“天龙”,又不会叫什么“天龙”的武功,剧中也没有什么关于“天龙”的神器或传说,为什么金庸要给小说起这个名字呢?

这个“天龙八部”不是金庸凭空想出来的,更不是他的首创,而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佛教名词。金庸巧妙地用这个佛教名词暗含了小说中的八个主要角色。

那天龙八部是哪八部呢?接下来就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佛教中的天龙八部指的是八种神道怪物。去过寺庙的朋友可能注意到,里面有些雕塑不是我们想象中慈眉善目的佛者形象,而是一些龇牙咧嘴的怪物。

这些怪物虽然不是人的面孔,但它们长年累月在佛祖座下听法,最后都渐渐晋升入了神道,所以能够作为护法者的形象出现在寺庙里。

这些神道怪物一共分为八种,又以天部(或译“天众”)、龙部为首,所以叫做天龙八部。除了天和龙以外,另外六种分别叫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伽。

刚才说了金庸用这八部天龙影射了剧中的八个主要角色,那么它们一一对应的是谁呢?

第一,天众。天众通常是作为首领的形象出现,但它们的寿命是怪物中最短的,当完成了使命以后生命也戛然而止。

这一部暗指的当然就是剧里的中心主角——乔峰,他一生众望所归,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王者风范,最后却落得壮年而逝的下场,令人唏嘘不已。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第二,龙众。这里面的龙跟我们所知道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龙是不一样的,但也是一种力气很大的、德高望重的形象,印度语中的龙通常是指圣僧。

虚竹虽然屡屡破戒,但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影视剧剧情设计的需要,总体来看,虚竹本质上还是一个比较虔诚的佛门弟子形象。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第三,夜叉。夜叉一开始也是鬼,后来佛祖为了“以鬼治鬼”,将夜叉封为了鬼神,但这没有改变夜叉狡黠、诡秘的天性。

阿紫在电视剧里面有时真让人恨得牙痒痒,但最后结局让她自挖双目,追随乔峰而去,也算是一种“以鬼成神”的方式吧。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第四,乾达婆。这是一种不食荤腥,只以吸食香气为主的神,因此它们浑身随时随地的充满了香气。“乾达婆”在梵语中有着变幻莫测、魔术师的意思。

到处吸香——这不就是段誉一路寻花问柳活生生的写照吗?同时他又有一些奇遇,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帮他在“斗酒”比赛中侥幸获胜,在外人看来他确实是有点变化莫测。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第五,阿修罗。这个大家应该不陌生,大致可以理解为一个脾气暴戾的、爱搞破坏的神。阿修罗经常与帝释天为敌,有好战倾向。

这个大家应该不难猜到,就是那个一心要干大事、揪住乔峰不放的慕容复了。反派当然是没有好下场的,不管是阿修罗,还是慕容复。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第六,迦楼罗。迦楼罗是跟随佛祖左右的“大鹏金翅雕”,常年以又大又毒的地龙(蛇类)为食,然而毒性累积下来对身体有弊无利,所以最后结局通常都是毒发身亡而死。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星宿老怪”丁春秋虽然不是直接死于中毒,但他一生用毒,最后也因此受到不同形式的反噬,说他的死是间接由于用毒太过导致的一点也不为过。

第七,紧那罗。紧那罗是八部天龙里外表与人最像的,除了头上多出一个角。因为喜欢音乐又颇有造诣,通常它们以乐神的形象出现。

这是天龙八部里最人畜无害的角色了,时常陪伴在帝释天的身边,暗指的当然就是温柔可人的阿朱。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第八,摩呼罗伽。这种怪物人身而蛇头,天性痴愚,所以感受不到自身的苦楚。又叫做“地龙”,因为就像天众是天界首领一样,它们也被认为是地界的首领。

大家觉得这像不像那个被阿紫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却心甘情愿的,聚贤庄庄主的傻儿子——游坦之呢?

天龙八部为什么不叫降龙十八掌,要起个跟主角毫不相关的名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