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为什么成为改编的经典选择?

上周给大家推荐了东野圭吾的经典小说《白夜行》,今天再给各位热爱推理的小伙伴推荐必读小说《无人生还》 。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为什么成为改编的经典选择?

《无人生还》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年9月15日出生于英国,1920年发表《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正式开始推理小说的创作。在她的一生中发表八十余本侦探小说,其中很多至今被认为是经典,比如《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等;也塑造过许多经典的侦探形象,比如赫尔克里·波洛、简·马普尔小姐等都是非常有特点的侦探角色。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为什么成为改编的经典选择?

赫尔克里·波洛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几经波折的。但这位伟大的作家善于将生活所赋予她的一切,不论幸福与痛苦,统统都转变成为她创作的灵感。她所见过的世界,她所经历过的时代,在其著作中都有迹可循。

阿加莎的语言是流畅优美的,她善于在开篇设置巨大的悬念,营造骇人的氛围,让读者欲罢不能,紧紧跟随她的脚步,去追查后续的答案。阿加莎的小说中,人物心理描往往很细致,每个角色的内心独白都被她用不同的文字描绘出来,让读者津津有味。

在《无人生还》中,这一特点更是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为什么成为改编的经典选择?

《无人生还》讲述了素不相识的八个人收到一封邀请函,赴约前往海岛上的别墅,抵达后不见主人,只有两位管家接待了他们。分配好房间后,客厅的留声机却传出声音,指认在场所有人都是凶手。有人惊慌失措,有人矢口否认,也有人不屑一顾。

可随后,接连有人死去,每个人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暴风雨席卷之下的海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找到背后真正的凶手。又害怕落单,又害怕自己身边的就是杀人者。经过一番争斗,一切风平浪静,放晴的天空,平静的海面,却早已无人生还。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为什么成为改编的经典选择?

阿加莎在本文中对每个人物的心理描写极其细致,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推进故事的进展。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每个人物背后的故事也被揭开,他们是谋杀者,却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凶手借此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以暴制暴固然不对,可是面对法律的盲区,我们又似乎别无他法。小说借对不同人物的塑造,来反映人性的贪婪与自私、社会的悲哀与无奈。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会跳脱出现实,但又会用文学来对现实进行净化。这也是文学魅力之所在。

整个杀人过程似乎都在遵循着一个规律,那就是一首古老的童谣,"十个印第安小朋友,为了吃饭而奔走;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所有的死亡方式完全符合童谣里的描述,因此也有人将这本小说称为《童谣谋杀案》 。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为什么成为改编的经典选择?

英国2015年克雷格·比贝洛斯执导电视剧海报

《无人生还》至今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影视、戏剧、动漫、游戏等。小编超级喜爱的一档综艺《明星大侦探》在第二季第七案《恐怖童谣》中也有借鉴。

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为什么成为改编的经典选择?

《无人生还》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其魅力自然毋庸置疑,精妙的案件设计、流畅的文字描述、严密的逻辑以及故事背后的现实社会。

阿加莎用她的文字,呈现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引人入胜的杀人游戏,更是面对无奈现实时必须的冷静与理智,否则你终将成为你所憎恶的那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