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

受疫情影响

许多农副产品遇到了销售难题

在青田海溪乡

当地驻村工作队化身“带货小分队”

在朋友圈当起了“推销员”“带货郎”

积极帮助村民找销路

千斤柠檬 从滞销到热销

“太感谢了,多亏有你们的帮助,不然这么多的柠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日前,在海溪乡政府,马岙村村民主任陈建毫手握卖柠檬的钱,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

原来,2019年,陈建毫在村里带头试种了30亩柠檬。试种第一年,就收获了3000多斤柠檬。本想趁着春节期间卖个好价钱,却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出现了大量柠檬滞销。而更让他担心的是,原本试种柠檬就是想带村民打开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可眼下的滞销情形会打击村民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

一个星期前,该村驻村干部季伟莱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陈建毫的难处,但一时苦于没有思路,便根据乡里的“周三下村日”服务机制写进了“反馈问题清单”。海溪乡宣传委员陈明明看到这条问题,主动领办,想出了把宣传和助农结合在了一起的点子。于是,陈明明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助农信息”,随后海溪乡全体干部纷纷转发。

“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

“一人扶贫力量小,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时间,微信询问、电话订购的人变得越来越多,30斤、50斤、80斤……让陈建毫没想到的是,一条小小的微信竟真的见了效,1000斤柠檬在一天之内被抢购一空。“之前还担心柠檬滞销会打击村民种植的积极性,有了这次的销售甜头,以后大家跟着一起扩大产业规模劲头更足了。”陈建毫说。

这是海溪乡“周三下村日”

便民服务机制的一个缩影

干部按时“出诊” 从窗口到家门口

“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

海溪乡2019年推出“周三下村日”,每逢周三,所有驻村干部都到联系村“出诊”,听民情、议民事、解民忧,并记录入户走访情况,统一上报至党政办;党政办根据反馈问题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实具体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实行问题台账销号制;主要领导每周对上一周问题的办理情况进行督查,同时把办理情况纳为干部季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

“干部主动走村入户,和村民面对面交流,才能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同时,将工作窗口迁移,为群众提供上门代办服务,目的就是要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海溪乡有关负责人表示。

“货郎干部”为民解忧线上带货,1000斤滞销柠檬一天卖完

据统计,今年3月份以来,海溪乡干部已开展走访120余人,反馈问题18件,办结率达90%。目前,周走访、周交办、周督查、季考核,这种真心实意解决群众困难的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海溪乡干部工作的一件法宝,既有效化解了部分干部的“机关病”,更是温暖了群众心窝,不仅拉近干群关系,也提升了政府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