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市場歸根結底是內容,而不是工具

我們現在有個錯覺,好像互聯網只是物理技術,而不是內容。現在的互聯網大佬,幾千億,幾百億身價,都是做工具發大財的。微信微博頭條,各種iPad,手機,就是個工具,類似於在礦山門口賣鏟子。一瓶礦泉水2塊錢,大家都買得起,建立一個礦泉水廠要幾十億,大家玩不起了。所以,各種互聯網爸爸們就發財了,積少成多,財源滾滾。

我們無法改變現實,我們散戶低成本切入互聯網,可以做的是,搶佔細分市場的制高點,創造內容,等風來。

1,人們需要的是內容,而不是工具。如果沒有內容,微博微信價值就是零。

2,創作內容,很難獲得收益。這是目前普遍情況,就好像電視臺播個歌舞表演,觀眾不可能給表演者付錢。

3,收益難階段,是散戶切入的大好時機。如果創造內容收益很高,正規軍就來了。你唱歌,能夠比得上川音院?你寫經濟,能夠比得上省研室?你說笑話,比得上天津曲藝團?你說歷史,比得上北大歷史系?正規軍是無利不起早,現在看不起這個小生意,所以給你冒出來,創造了機會。抓緊啊!

4,先有知名度,才有收益率。現實中,很多人做的烤鴨比全聚德好吃,很多小籠包比豫園做得鮮美,但他們沒有知名度,只能賺鄰居們的小錢。全聚德烤鴨,味道其實一般,但知名度太高,十四億人都認他,現在就是上市公司。

5,收益難的問題,終究會改變。我估計有幾種可能性,

一是公司化經營。例如市場上寫影視劇評的博主,歸攏三十個,八十個,成立一個公司。

二是廣告便利化。在內容末尾做廣告已經普遍了,但收錢麻煩,今後可能會改善。

三是衍生品市場,例如公仔,書籍,演唱會,演講會。

四是經紀人專業化。博主一般是研究內容,很難有時間去宣傳,去變現。今後可能會出現很多專業化經紀人,手底下帶三十個小網紅,確保每月三四萬,剩下的歸我。萬一砸出個財寶寶,那就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