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擬新增2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序號

名稱

年代

地點

簡 介

保護範圍

1

五府橋

荔城區新度鎮下橫山村南至自然村

又名“五官店橋”。宋元祐年間建,清雍正元年(1723)和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四孔石樑橋,南北走向,三座舟形墩。橋與溢流平堤、踏道連成整體總長57.6米。溢流平堤長27.4米,高、寬各2米。踏道7級共長6.8米。橋長23.4米,寬2.05米,墩之間跨徑3.45~5.35米。為研究莆田宋代橋樑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西南北四周以橋本體各外延1米。

2

龍山汀渚橋

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大橋頭自然村

始建於南宋初,由南宋李富募捐而建。三孔石樑橋,跨於後卓溪龍崇河支流。東西走向。長24.25米,寬2.4米。二座舟形墩,跨度4.65米,梁石厚0.35米,最長7.1米,橋面施石欄杆。為研究莆田宋代橋樑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西南北四周以橋本體各外延1米。

3

洞湖龍江陡門

唐、宋

荔城區西天尾鎮洞湖村溪安自然村

始建於唐代,宋代重修,近代又修。陡門所處水流為常太楓溪水由像峰入淡頭溝,唐建陡門以調節水勢,灌溉淡頭東邊田畝。東西走向。石構築成,2孔,每孔均寬2.5米,有排澇、擋潮功能,至今仍發揮水利作用。為研究莆田古代水利設施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以陡門本體為中心,東西南北各外延5米。

4

白際靈宮

荔城區西天尾鎮下宅村王西自然村

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近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闊9.3米,通進深15.2米,建築面積141.36平方米。為單進廊院式建築,由門殿、天井、兩廡和正殿組成。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柱,懸山頂,抬梁土木結構。為研究清代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外牆滴水外延0.5米,南至主殿前廊滴水外延2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5

斗南奉政祠

荔城區黃石鎮斗南村斗南自然村

始建於清代,近代重修。坐東朝西,通面闊16.1米,通進深24.1米,建築面積388平方米。為單進廊院式建築,由前廳、天井、正廳組成。正廳面闊五間,進深四柱,懸山頂,抬梁、穿鬥土木結構。存有清代門枕石、柱礎,現存建築保持清初建築風格,為研究清代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主祠前廊滴水外延2米,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6

斗南鄭氏宗祠

荔城區黃石鎮斗南村斗南自然村

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闊19米,通進深35.9米,建築面積682.1平方米。為單進廊院式建築,由前廳、天井、正廳組成。正廳面闊五間,進深五柱,懸山頂,抬梁土木結構。存有明代門枕石、柱礎,現存建築保持清代建築風格,為研究清代宗祠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南至主殿前廊滴水外延2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7

斗南頭前厝

荔城區黃石鎮斗南村斗南自然村

始建於清代。坐東朝西,通面闊8.9米,通進深21米,建築面積187平方米。由偏門、主屋組成,主屋由上、中、下廳、天井組成,懸山頂,土木結構。存有清代天井、門枕石、柱礎等,現存建築保持清代民居建築風格,為研究清代民居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主屋前廊滴水外延2米,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8

東甲鎮海堤紀念館

荔城區黃石鎮東甲村西船96號

始建於明代,名曰“功臣祠”,清代更名為“報功祠”。坐東北朝西南,面闊15.3米,通進深11.8米,建築面積180.54米。由館門、大廳組成。紀念歷代水利先賢及有功人士。1996年,莆田縣人民政府將其更名為“莆田鎮海堤紀念館”。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南至主殿前廊滴水外延2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9

北高永祿書院

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

始建年代不詳,原為宋代關聖廟基礎上建設遺留下來,古時以書院為主,明末兵部尚書王家彥曾經在此就讀。現為近一千平方的古建築群,以關公文化為主。為研究清代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主屋前廊滴水外延2米,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10

北高陳氏宗祠

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

始建於宋理宗年間,明洪武年間重修,清末期和近代均再修。古建築群以永安書社、陳氏祠堂和尚德堂組成,現有面積近1000平方米。祠堂外埕左前方有古井一口,護井石刻萬曆二十九年陳肖波重修;右前方大古井一口,刻有明弘治十二年及萬曆二十一年重修等字跡。為研究明、清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主屋前廊滴水外延2米,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11

北高國學館

(小宗)

荔城區北高鎮山前村

始建於清代中期,為當地粗老爺所建,為三座厝結構,內有天井,有精美古石雕和木雕,已利用為壽山國學館和五侯書畫院、農家書屋等。為研究清代莆田民居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西至主屋前廊滴水外延2米,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北至外牆滴水外延1米。

12

南山月峰寺

城廂區鳳凰山街道新塘社區新梅自然村

原名“月峰禪院”,始建於唐代,宋代後荒廢,明成化初年重建,明萬曆年間拓建,“文化大革命”期間損毀,1985年重修。整體建築坐東北朝西南,佔地面積4686平方米。中軸線依次分佈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大雄寶殿左側為祖師殿,右側分佈為伽藍殿、大雄寶殿、濟公堂等組成。通面闊66米,通進深71米,總佔地面積4686平方米。主殿面闊五間19.45米,進深四柱15.35米,建築面積298.56平方米,抬梁式土木結構,15檁(前八後七)帶前廊,為單體建築,歇山頂,由埕、前廊、主殿組成,寺內存有大量不同朝代構件,有唐代遺留下來的石柱、清代咸豐癸丑年(1853)立“月峰古剎”匾額等構件,整體建築結構現保持清代典型的寺廟建築風格。為研究清代寺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北至自寺圍牆外沿,西北至自寺圍牆外沿,西南至自山門外延5米,東南至自牆外延15米。

13

後山法林寺

城廂區華亭鎮後山村橋頭自然村

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歷代屢有維修。坐北朝南偏東,通面闊19.07米,通進深19.7米,建築面積375.68平方米。為一進廊院式建築,由門樓、前殿、天井、正殿及左右兩側廂房組成。正殿面闊三間,明間山牆擱檁,懸山頂,土木結構,寺內奉祀佛祖。為研究清代寺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自山牆外延3米,西至自山牆外延1米,南至埕外沿外延2米,北至自山牆外延3米。

14

馬院白馬院宮

城廂區常太鎮馬院村院裡自然村

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為光緒年間重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偏東,通面闊8米,通進深23.58米,佔地面積150.3米,為單進廊院式建築,由埕、前殿、天井、兩廡和正殿組成。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三柱,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明間抬梁減中柱,懸山頂,土木結構。殿內山門後簷柱、各金柱在近代重修時,均更換為圓形花崗岩石柱。基本保留清末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自山牆外延5米,西至自山牆外延5米,南至埕外沿外延3米,北至自山牆外延5米。

15

東坡天后宮

明-清

涵江區梧塘鎮後東坡村後東坡自然村

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近年又修。坐北朝南,單進合院式建築。通面闊10.9米,通進深20.1米,建築面積219平方米。土木結構,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佈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架,脊檁存“皇明萬曆戊午年檀越主詔賜修職郎翁宜善捐”字樣。主祀媽祖。為研究明清宮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自牆外村道;西至自牆外小巷;南至宮埕;北至自牆外小巷。

16

香龍福社

涵江區梧塘鎮楓林村林外自然村

始建於明代,清代重建,近年重修。坐東朝西偏南,單進合院式建築。通面闊9.6米,通進深18米,建築面積173平方米。土木結構,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佈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架。存清道光十五年(1835)“捐舍碑”1通。主祀尊主明王。為研究清代里社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小巷,西南至楓林小學操場,南與村部同牆,北至宮房、操場。

17

正極殿

涵江區涵西街道保尾社區西60米

又稱“五帝廟”。始建於明代中期,清代重建。20世紀50、60年代曾作小學校址,90年代因舊城改造,在原址偏後處遷建,並縮小規模。坐北朝南偏西,單進合院式建築。通面闊16米,通進深20.3米,佔地面積325平方米。土木結構,懸山頂。中軸線上依次分佈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架。近年在天井處建拜亭。主祀玄天上帝。為研究清代宮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舊城改造套房外小道,西至大地房地產基地外小道,南至大地房地產基地外大道,北至宮口河邊通道。

18

東來寺

涵江區江口鎮新前村

始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8),清乾隆年間(1736-1795)重建,近年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闊45.7米,通進深77.9米,建築面積389平方米。土木結構,懸山頂。從東往西分別為大雄寶殿、高明殿、順德堂,前有石埕。三殿均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抬梁式木構架。內存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南安陂記”碑1通。主祀玉皇至尊。為研究清代寺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與平民醫院同牆,西自牆外南段至路、北段鄰新前村村部,南至大埕,北至自牆外山地。

19

前王鳧山王氏宗祠

涵江區江口鎮新前村前王自然村

始建於南宋末年,歷代均有修茸。整體建築坐北朝南,通面闊17.52米,通進深10.68米,建築面積約188平方米,為一進合院式建築,由門樓、內埕、正廳組成。屋面雙坡面懸山造,為穿鬥抬梁式混合結構,正廳面闊五間,敞口作廳,後設福堂,正廳內保留4根宋代瓜楞石柱,及“父子及第”“狀元貽慶”等不同時期石構件,整體建築結構現保持原風格、原風貌,樸實簡單,具有一定的歷史科學價值,是研究其宗族歷史及清代宗祠建築藝術風格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王金祥屋牆外沿,西至前王鳧山殿屋牆外沿,南至前埕埕沿,北至原新前小學教學樓前埕牆基外沿。

20

大洋兜率寺

莆田市涵江區大洋鄉崇興村

始建於宋代,清咸豐年間重建,近代修。坐北朝南,單體建築帶護厝,由山門、埕、前廊、正殿、護厝組成,面闊17.6米,進深12.48米,建築面積約220平方米。歇山頂,正殿山牆擱檁,寺內留存有不同時期的柱礎、石柱、藥槽、馬槽、香爐等石構件,前簷存紀年“咸豐歲次丁巳荔月吉旦”石柱。為研究清代寺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自牆外延伸3米;西至自牆外延伸3米;南至自埕沿外延伸10米;北至自牆外延伸10米。

21

鴛鴦三大門古厝

1909年

涵江區梧塘鎮沁後村勝利自然村32、39、40、48號

建於1909年,為鄧氏先祖印尼歸國所建。坐西朝東偏北,為單體建築。通面闊47.1米,通進深19.6米。土木結構,懸山頂。由埕、上廳、廂房、兩護厝組成。上廳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埕兩側為廂房,面闊三間,外隔一小巷為雙層護厝。為研究清末民居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自牆外四周各外擴2米。

22

慶青宮

秀嶼區東莊鎮東紅村東埔自然村

創建於清光緒壬午年(1882),近年重修。坐北朝南偏東,通面闊9.9米,通進深16.7米,建築面積165.33平方米。為單體建築,由埕和前後殿組成。前殿面闊三間,進深三柱,明間抬梁減中柱,歇山頂,石木結構。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柱,抬梁石木結構,懸山頂。門枕石,石柱,柱礎保留原狀。主祀田公元帥。為研究清末宮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向北延伸1米,向東延伸1.5米,向南延伸16米,向西延伸2.4米。

23

南渚林天樞宮

秀嶼區東嶠渚林村

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為清咸豐六年(1856)重修。坐東朝西,通面闊10.92米,進深20.32米,佔地面積222平方米。由前殿天樞宮和後殿淨慈閣組成,帶天井。天樞宮面闊三間,進深五柱帶前廊,懸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柱、梁用材碩大,柁墩、雀替簡約古樸,簷柱上陰雕行書對聯“權握北辰位高列宿,靈昭南渚澤沛群生”。淨慈閣面闊三間,進深三柱帶前廊,懸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存有清代抱鼓石1對、石柱礎6對、坨墩等,保留清代建築風格。為研究清代宮廟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建築本體外牆外延8米,西至前廊外沿外延6米,南至建築本體外牆外延4米,北至建築本體外牆外延4米。

24

江堤黃氏民居

秀嶼區平海鎮江堤村

始建於清代。坐北朝南,通面闊20.4米,通進深28米。為單進合院式建築,由下堂、天井上堂及左右橫屋組成。下堂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左右梢間前伸作雙層龍虎樓。上堂面闊五間,進深明、次間為三間,梢間為二間,明間為廳,左右兩側各開二門,中置太師壁。懸山頂,明間山牆擱檁結構。前、後楣和燈梁下雕風穿、牡丹、暗八仙等圖案,門額用條磚開光,中作灰雕、花卉和“廉節”等紋飾,簷下柁墩、挑梁、鬥、雀替浮雕牡丹等花卉,保存較完整。內存紀年“宣統元年”的“謂年雅望”匾額一通。為研究莆田沿海民居建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建築外牆四周各向外延3米。

25

東烏垞黃氏民居

北岸開發區山亭鎮東烏垞村

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坐北向南,建築面積823平方米。為二進合院式建築,由下堂、前天井、中廳、後天井、正廳及天井兩側廂房組成。懸山頂,土木結構。下堂面闊五間,明間山牆擱檁結構,敞口作過廳;中廳面闊五間,明間山牆擱檁結構,敞口作過廳;正廳面闊五間,明間山牆擱檁結構,敞口作廳,後置福堂,設有公媽龕,左右次、梢間分上下房。前廂房面闊四間,後廂房面闊二間。廊簷雕刻精美。該建築保存較好,規模較大,為研究莆田沿海清末古民居提供了寶貴資料,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至牆外1米,西至古護厝舊牆基外1米,南至大埕圍牆外,北至後牆外2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