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川市概況

利川,縣級市,隸屬於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南部,長江清江上游,鄰接重慶市,臨近長江。北部為利中盆地,清江自西向東橫貫利中盆地,平川大壩與山地丘陵鑲嵌兩岸。因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四周有齊嶽山、寒池山、石板嶺、馬鬃嶺、麻山、鍾靈山、甘溪山、佛寶山環抱。東西寬92公里,南北長105公里,總面積4602.1平方公里。

中國利川市概況

利川市轄2街道辦事處、7鎮、5鄉。截至2011年,利川市總人口90.6萬人,總面積4602平方千米。政府駐都亭街道。

利川市2009年,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利川市位於鄂西南隅,毗鄰重慶黔江、彭水、石柱、萬州、雲陽、奉節,總面積4612平方公里。地處巫山流脈和武陵山北上餘支交會部,為清江、鬱江發源地。境內萬山重疊,溝壑縱橫,道路崎嶇,關隘四塞,歷為楚蜀屏障、軍事重地。東距省會武漢市高速公路526公里、鐵路568公里;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高速公路70公里,鐵路67公里。地跨東經108°21′~109°18′,北緯29°42′~30°39′。東與恩施市接壤,南與咸豐縣毗連,西南與重慶黔江、彭水兩縣相鄰,由西至北依次與重慶石柱、萬縣、雲陽、奉節諸縣毗連。東西距寬92公里,南北長105公里,總面積4612.1平方公里,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積最大,區位和自然條件獨特的一個縣級市。

中國利川市概況

利川地圖

市境屬雲貴高原東北的延伸部分,地處巫山流脈與武陵山北上餘脈的交匯部,山地、峽谷、丘陵、山間盆地及河谷平川相互交錯。鍾靈山—甘溪山—佛寶山呈東西走向,橫亙於市境中部,將全境截分為南北兩半。北部為利中盆地,清江自西向東橫貫利中盆地,平川大壩與山地丘陵鑲嵌兩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四周有齊嶽山、寒池山、石板嶺、馬鬃嶺、麻山、鍾靈山、甘溪山、佛寶山環抱。城區位於盆地偏東部位,海拔1079.5米,地理位置高於周邊各縣市。南部山高坡陡,溝谷幽深,地形複雜。齊嶽山為境內最大山,如城牆逶迤西北,成為鄂渝邊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寒池山為境內最高山,如擎天巨柱聳峙東北角,海拔2041.5米。東南星斗山—人頭山—雷音山與西南掛子山—大木峰—九條嶺如雙龍搶寶,環繞東南、西南邊境。西南部鬱江出境處河涌為境內最低點,海拔315米。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面積佔7%;海拔800米至1200米的二高山佔41%;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面積佔52%。在國土總面積中,耕地面積佔總面積的22.9%;園地面積佔總面積的1%;林地面積佔總面積的48.6%;城鎮、村莊、獨立工礦用地佔總面積的2.5%;牧草地佔總面積的0.5%;交通用地佔總面積的1%;水域用地佔總面積的1.6%;未利用土地佔總面積的21.9%。

中國利川市概況

中國利川市概況

利川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利川上古為廩君地,周屬巴國,秦屬黔中郡,漢屬南郡,北朝北周置鹽水縣(清江古稱鹽水),唐、宋並鹽水縣入清江縣,元、明、清建土司政權,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設利川縣,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中國利川市概況

利川市

河流

河流

發源於境內的清江、鬱江、毛壩河、梅子水、磨刀溪等河流,順著地質構造和山勢走向奔流出境,呈典型的放射狀水系。主要河流有:屬於由西向東流入長江的清江水系;由東南、西南流入烏江的鬱江、毛壩河的烏江水系;西部流入石柱河、西北和東北流入長江的建南河、磨刀溪及梅子水的長江水系。最大河為清江、鬱江。清江發源於西部的都亭山,鬱江發源於佛寶山。境內多年平均降水總量59.19億立方米,產水多年平均徑流深802毫米,徑流總量37.0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徑流量500多立方米,比全國人均值多一倍以上。迎著太陽東去的清江,望著秋色南吟的唐崖河,與月亮結伴而遊的鬱江、建南河和謀道溪,還有仰望北斗放歌的梅子河,構成利川豐富的網狀水系。

中國利川市概況

清江

氣候

利川市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山巒起伏,溝壑幽深,海拔高度不同,氣候差異明顯,為典型的山地氣候。夏無酷暑,雲多霧大,日照較少,雨量充沛,空氣潮溼。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帶,四季分明,冬暖夏熱,年平均氣溫16.7℃,年降水量1300至1600毫米,日照時數1409.2小時。海拔800至1200米的二高山地帶,春遲秋早,潮溼多雨,日照偏低,年平均氣溫12.3℃,無霜期232天,年降水量1200至1400毫米,日照時數1298.9小時。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氣候寒冷,冬長夏短,風大雪多,易澇少旱,年平均氣溫11.1℃,無霜期210天,年降水量1378毫米,日照時數1518.9小時。主要災害性氣候有:低溫連陰雨、乾旱、暴雨洪澇、大風冰雹等。利川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光照不足,熱量偏低,降水量充沛,氣候差異明顯。

資源

境內生物、礦產、水能、風能資源豐富。現有維管植物191科、557屬、1037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3種,二級保護樹種12種,三級保護樹種13種。境內盛產壩漆、黃連、蓴菜,也是地球上的珍稀孑遺樹種水杉樹的發祥地,因此利川被譽為壩漆之鄉、黃連之鄉、蓴菜之鄉、水杉之鄉。有野生動物100餘種,主要糧食作物10餘種,家畜家禽10餘種。礦產資源門類齊全,已初步探明有43種,111處礦點,天然氣、滷水、煤炭、生物礁、石膏、石灰石蘊藏量較大。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1.3萬千瓦,可開發量17.13萬千瓦,現已開發的總裝機容量6.5695萬千瓦。風能資源蘊藏量80萬千瓦,可開發量50萬千瓦。

利川的煤、滷水、銅、鐵、硫磺、生物礁、天然氣、石膏等礦產遍佈山巒溝壑,是利川天然的寶藏;水杉、禿杉、珙桐、黃杉是世界珍稀物種,構成利川奇異的風景線;菸葉、茶葉、黃蓮、壩漆、蓴菜、銀杏、人參、天麻、魔芋、山藥、首烏、杜仲遍佈高山峽谷,是利川人民用汗水澆灌的枚枚碩果;利川盛產水稻、玉米、馬鈴薯,粒飽質優,含硒、鋅豐富,因而被譽為“銀利川”。

風景名勝

利川歷史悠久,保存有大量古遺址和名勝古蹟。境內有古遺址13處、古墓葬11處、崖墓14處、古建築13處、古石刻6處、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地6處,均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大水井古建築群落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魚木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平塘摩崖題刻、團堡石龍寺、南坪如膏書院、忠路三元堂、涼霧花梨嶺天主教堂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南古代巴人崖葬遺址、謀道諶家牌坊、南坪如膏書院、團堡石龍寺等6處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自然景觀奇特秀麗,豐富多彩。位於城東北6公里處的騰龍洞,是中國已知的最大的岩溶洞穴,被中外專家認定為世界特級溶洞之一。自1985年開發建設以來,已接待大批中外遊客。位於團堡鄉境內的玉龍洞風景區和涼霧鄉境內的水蓮洞公園,經當地政府開發建設,初具規模。位於謀道集鎮東南的水杉古樹,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一棵水杉母樹,樹齡達500餘年,人稱“水杉王”、“活化石”、“天下第一杉”。位於毛壩鄉東南部的星斗山,以其植被區系龐雜、起源古老、植物種類豐富著稱於世,人稱“華中天然植物園”,成為恩施州第一個、湖北省第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接待中外植物學家前往觀光、考察。新建齊嶽山跑馬場、甘溪山森林公園和佛寶山生態綜合開發區。2008年5月,騰龍洞風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09年,龍船水鄉景區、朝陽洞景區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11年,佛寶山大峽谷漂流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經濟

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647655萬元,比上年增長11.0%。其中,一產業增加值254477萬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49244萬元,增長16.9%;第三產業增加值243934萬元,增長15.0%。三次產業的比重為39.29:23.04:37.67。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5.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0.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6.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1.2%。全年財政總收入114758萬元,比上年增加26275萬元,增長29.7%。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

農業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78.2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5.97千公頃。其中糧食種植面積101.12千公頃,比上年增加0.39千公頃;油料作物種植面積8.61千公頃,增加0.29千公頃;菸葉種植面積8.62千公頃,增加1.95千公頃;藥材播種面積9.50千公頃,增加0.33千公頃;蔬菜、瓜類種植面積34.41千公頃,減少0.02千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359500噸,比上年增加7572噸,增產2.2%,其中,夏糧產量68225噸,增加8471噸,增產14.2%;秋糧產量291275噸,與上年持平。全年油料產量11835噸,增產18.3%。菸葉產量20179噸,增產47.1%。蔬菜產量585508噸,增產6.5%。茶葉產量11450噸,增產16.8%。水果產量28600噸,減產6.5%。

全年生豬出欄80.51萬頭,比上年增加0.39萬頭。牛出欄2.67萬頭,減少0.16萬頭。家禽出籠241.70萬隻,增加7.96萬頭。年末生豬存欄77.54萬頭,比上年增加5.97萬頭。牛存欄8.41萬頭,減少0.05萬頭。家禽存籠192.69萬隻,減少58.92萬隻。

全年肉類總產量79559噸,比上年增加486噸。其中,豬肉產量68433噸,增加416噸;牛肉產量5455噸,增加333噸;羊肉產量1157噸,增加285噸;家禽產量4463噸,增加76噸。

全年水產品產量2344噸,比上年增加85噸。

全年木材產量61169立方米,比上年降低27.1%。

工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23712萬元,比上年增長16.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8572萬元,增長20.6%。全市共有規上工業企業32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年發電量5645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0.5%;精製茶產量4200噸,增長1.2%;大米產量119980噸,增長29.2%;鮮冷藏凍肉產量9373噸,增長57.3%;飼料產量73779噸,增長33.6%:人造板產量93532立方米,增長2.9倍;水泥產量410929噸,下降17.0%;中成藥產量769噸,下降1.4%。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6898萬元,比上年增長53.5%。

建築業

全年全市建築業實現總產值47399萬元,比上年下降0.9%,實現增加值25532萬元,增長19.6%。全市具有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11家,從業人員1817人。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0218萬元,比上年增長13.9%。分城鄉看,城鎮投資382962萬元,增長10.0%;農村投資67256萬元,增長42.8%。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63559萬元,比上年下降17.2%,其中商品住宅投資47588萬元,增長16.7%。商品房銷售面積37.76萬平方米,增長48.7%。商品房銷售額106665萬元,增長1.1倍。

國內外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013萬元,比上年增長18.0%。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170716萬元,增長19.3%;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6297萬元,增長14.9%。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7619萬元,增長11.2%;零售業零售額207617萬元,增長25.3%;住宿業零售額11853萬元,增長9.2%,餐飲業零售額17988萬元,增長16.4%。全年貨物出口總額373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6倍。

交通郵電旅遊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6251萬元,比上年增長16.3%。年末全市公路通車裡程4229公里,比上年增加24公里,其中等級公路3531公里,比上年增加2124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達到34672輛,比上年末增長13.4%,其中載客汽車擁有量20804輛,增長13.6%。載貨汽車擁有量13868輛,增長13.6%。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31061萬元,比上年增長62.4%。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305萬元,增長27.2%;電信業務總量24756萬元,增長74.7%。全市固定電話用戶年末達到17600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7820戶,農村電話用戶9780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424022戶。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441622戶。電話普及率達到48.7部/百人。

全年國內旅遊人數430.1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77.3%。國內旅遊收入175164萬元,增長46.2%。旅遊外匯收入10.38萬美元,增長8.6%。

財政金融

全年全市財政總收入114758萬元,同比增長29.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57069萬元,增長26.0%。稅收收入44240萬元,增加10418萬元,增長30.8%。全年財政支出313485萬元,同比增長19.2%。

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為837599萬元,比上年末增長29.5%,其中居民儲蓄存款586905萬元,增長22.9%。金融機構貸款餘額360250萬元,增長4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