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祕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人會認識宇宙,然而卻不認識自我。自己比任何星球都來得遙遠。——柴斯達賴


你身邊或者你自己有沒有這種情況?很多人對他人看的很通透,卻對自己一無所知。


好像是壓根不曾認識過自己,又或者有意躲避真實的自己;再者是覺得人從來沒有完美的,所以大可就這樣放任下去。


但是,一個人在成長之中,學習,生活,工作,與家人的相處,與朋友的相處,甚至是與陌生人相處時,這些互動總會使自己感受到來自外界的評價。而這之中,不乏有我們需要改善的,為了他人的感受,更是為了治癒自己。


然而,只有真正的瞭解自己,才能對症下藥,引導自己走出那個固有的模式,完成更好的蛻變。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瞭解自己的方式之一便是分析自己的人格,心理學家按照人類性格的不同特點把人格分為了九種,分別是1號完美型、2號助人型、3號成就型、4號藝術型、5號理智型、6號忠誠型、7號活躍型、8號領袖型、9號和平型。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而若想得到改善,則必須直視那些看似不被人待見的一面。《九型人格進階版》這本書,將9種人格命名為:1號憤怒、2號傲慢、3號虛榮、4號嫉妒、5號貪婪、6號恐懼、7號貪饞、8號縱慾、9號怠惰,並且作者又分別將這9種類型再次分類為社群型、性本能型、自保型。


通過本書中的27種副型,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它不僅讓讀者找到了自己,還針對性格的不足給出瞭解決方案,或是改善,或是用來治癒。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納蘭霍曾說:學習九型是一種含蓄的懺悔,瞭解自己型號的內容,是看到我自己有一個部分是應該被認真對待,用於蛻變的。


克勞迪奧·納蘭霍便是本書的主要作者,1932年出生於智利,2019年7月去世。


他把九型人格帶入現代社會與心理防禦機制結合起來,同時還創立副型理論。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用座談小組法講授九型人格的老師。海倫·帕爾默這樣的心理學大師,也曾是他的學生。


納蘭霍在書中這樣表述:九型人格理論在性格闡釋方面的應用,當中蘊含著一種有似於古典天主教七宗罪的東西(這當中還要加上恐懼,以及被視為不同於傲慢的虛榮)。


對於書中針對的九種副型理論,它就像我們性格中藏起來的那塊不想被人發現的地方,但確實又需要人去勇敢的透視和接受。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接下來我將按照自己的理解針對其中的3種性格來做出簡單分析,希望對有相似性格的你起到幫助。

2號傲慢社群型


2號社群型的身上,傲慢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通過贏得觀眾的矚目所獲得的滿足感,或者說他們是有野心的,這種野心是希望強過其他人,一種對影響力和特權的渴望。


並且這樣的人是比較容易自戀的,2號社群型所展示出的自戀是基於領地和性能力方面存在的競爭。而這樣的創傷也是來自於父母,通常是與母愛被剝奪有關,會產生一種不被疼愛的感覺。


最明顯的表現大概就是看不到他人所處的境地,也不在乎與人相處時他人的需求,喜歡權利,還愛佔別人的便宜,貌似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且覺得自己很厲害,無法與他人建立平等的關係。


作者在書中打了個比方:意識就好比國王,他生活在一個與市井生活相隔絕的城堡裡,這個城堡象徵著他的自戀機制,而市井生活指代的則是人的自然需求。當國王過著墮落的生活,臣子們對他頂禮膜拜,前呼後擁,象徵著舒適而又可以呼風喚雨的自戀人生,與此同時,為了保障宮廷的享樂,市井小民卻飽受種種盤剝。


如國王般,很多人沉浸在自己這樣的性格中,可這只是個陷阱,這貌似是在掩蓋自己的痛苦,如果不加以改善,便會讓處於社會生活中的自己離別人越來越遠,感受不到來自他人的真心。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我—你的關係是防止我陷入自戀陷阱的一張絕好的藥方。------馬丁·布伯


從這句話不難看出,走出這個陷阱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


  • 明確人際關係中的邊界,嘗試請求別人支持自己。拒絕表面看似友好,內心卻高高在上。


  • 同情與理解他人,對人更加坦誠,嘗試將內心深處的脆弱展示於人。


  • 建立對話關係,通過人與人平等的交流,進入他人的生活,也接受他人進入自己的生活,給予自己治癒的力量。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6號恐懼性本能型


這類型的關鍵詞是:力量。他們是抗拒恐懼的,這類人覺得最好的防禦就是有效的進攻。或者說這類人感受到了恐懼,但覺得這種恐懼的感受是不該存在的。


與他人關係也是持有不信任態度,一旦被發現自己是怯懦的,就意味著激活了自身的不安全感。他們沒有正面的去接受恐懼,而是給自己樹立一個強大形象的幻覺來對抗恐懼。


如同書中的一句話:如果我很堅強,我就可以自立,就不會受到傷害。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朋友跟我聊她失戀的事情,看得出來她非常傷心非常害怕當下的感覺,但她沒有表現的很脆弱很需要被人呵護的樣子,而是一直告訴自己告訴別人自己要堅強,不能被打倒,她不允許自己感到悲傷。


這麼說來,這樣類型的人其實是矛盾的,害怕恐懼,害怕熱烈所帶來的傷害,但是恰恰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讓自己體驗到自身的脆弱,感受到對他人給予的愛的渴望。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實則這種類型的人就是不安全依戀—迴避型,可以感受到安全和寧靜是這種人最需要的


  • 建立這種感覺首先就是要解開人際關係層面上對他人不信任的這個結,不僅是重建一種信任感,還有為自我的感官和情感體驗打開一條暢通的道路。


  • 要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面對痛苦的關係時,卸下自己的武裝,向溫柔敞開心扉。傷心就是傷心,讓情緒得到正確途徑的釋放,而不是豎起防備的刺。


  • 增強自己的共情能力,帶著同情心與他人交往。將他人看的溫柔,那麼自己的“內在小孩”也會被看成是個溫柔的生命,與自己產生對抗不如試著去擁抱,去用熱情和友善對待自己。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9號怠惰自保型


書中用了句很有意思的話來概括這個類型:9號自保型是那種會對自己說“我吃,故我在”的人。


就像是隻要滿足了最基本的需求,其他的便感受不到更深刻的層面。簡單的生活,平凡的事情,會相應的阻礙他們的覺知。


如同書中的一個例子,這樣的人像臺機器,永遠在滿足別人所需要的。覺得它聲音大那就調一下按鈕降低音量,如果持續控制按鈕,它就會保持靜音;如果感到厭煩,甚至可以將它關掉。


這臺機器順從他人,給予別人巨大的愛,但在內心深處,卻沒有被愛的感覺。很多事都被別人引導,讓別人決定什麼是有益的,什麼是有害的,而自己只要按照他人所給的答案去做就好了。


與其說是怠惰,不如說是為了獲得他的注視和愛,而暫時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和追求,就像是把自己關進了一座“監獄”。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找到自我是個很重要的過程,人生在世,是為自己活得,快樂也好,悲傷也好,都是需要自己去決定,去感受的,而不是解決掉基本需求之後,其他的一切就都無所謂了。


將內心的那個最真的自己找回來才是這個性格所要面臨的問題。


  • 首先允許自己的自私和快樂存在,自己值得擁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傾聽自己非常渴求的東西,給予自己行動上和思想上的自由。


  • 跳出舒適圈,憑藉直覺和創造力去代替強迫性行為和怠惰,把自己變成一個陌生人一樣去尋找出路。


  • 去回憶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青春期,自己的童年,回憶關於自己的一切,通過逆行的方式尋找那個更加真實和立體的自己,而不是一味服從別人的自己。


如果說需要通過食慾去填補內心的虛無,不如通過沉思和冥想去面對那些冒險,痛苦和孤獨的感受。


《九型人格進階版》:瞭解性格隱秘的角落,突破枷鎖完成自我成長


總結


我在這三種性格中看到了一個共同點,就是很多人在年幼時缺乏母親的關愛或者來自家庭的溫暖,被這種感覺影響之下產生的情緒慢慢的被自己忽略,它們就悄悄的藏了起來,連自己都找不到了,忘記了。


而在長大之後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問題慢慢顯現,卻讓人不知所措,無從知曉。


這本書用理論和實例來細細挖出27種性格內心深處最隱秘的角落,幫助我們發現最真實的自己,找到問題所在,從而可以有效改善。


可以說非常值得一看,或者說它更像是引導我們每個人走進內心與自己進行一場有效溝通的橋樑


去了解自己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給些時間與自己交流,多愛自己一些,把角落裡的東西拿出來曬曬太陽,才能讓自己活得更加陽光和通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