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中國在基建方面的能力已然是世界矚目。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以及港珠澳大橋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中國水利、交通等基建問題,全國各項基建項目也是是逐步進行。據瞭解隨著下沉庭院主體結構頂板順利封頂,以及“光谷魯磨路通道”通車,武

漢光谷廣場綜合體項目的土建施工任務正式宣告全部完成。這也意味著整個亞洲最大、最複雜也是最美的地下綜合體橫空出世了。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出品|國器

武漢光谷廣場綜合體項目規模有多大?

武漢光谷廣場綜合體項目在2014年就正式開始實施了。據瞭解這個亞洲規模最大的地下綜合體城市建設項目整體匯聚了3條地鐵線和2條市政隧道,而且其土方開挖量達180萬立方米,相當於20個標準地鐵站的土方量。武漢光谷廣場地下綜合體整體的大圓盤直徑是達到了200米,建築面積約為14.6萬平方米。同時該工程基坑平面面積將近10萬平方米,最大開挖深度達到了34米,這就相當於11層樓的高度了,而且這個工程完全將軌道交通、市政隧道、地下公共空間集於一體。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光谷地下綜合體建成後的交通優勢在哪裡?

此前有人說光谷轉盤是新手試膽最好的地方因為其縱橫交錯車流密集,也有說光谷廣場地鐵站C出口是全亞洲人流最聚集的地方。不過隨著武漢光谷廣場地下綜合體穿越通道的通車,估計三分之一的車流將會從地上轉盤分流到地下通道。據瞭解一號通車的“光谷魯磨路通道”是從魯磨路紫藤花園路口到民族大道前,全長為680米,而其設計車速每小時60公里。經過簡略實驗發現,經過該通道通過擁堵的光谷轉盤僅僅需要半分鐘。同時2號線南延線的開通將讓市民和大學生們不用再都擠在光谷廣場換乘公交。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總體結構被設計為地下三層可同時通過多條地鐵線

光谷廣場被虎泉街、珞喻路、民族大道、魯磨路以及步行街南路(光谷街)包圍而成,形成一個典型的大轉盤。而武漢光谷廣場其實總體是設計為地下三層結構。其中3條軌道地鐵線——武漢地鐵九號線、武漢地鐵二號線、武漢地鐵十一號線分別是位於地下一層夾層、地下二層、地下三層。而設計為六車道的2條市政道路則是從地下穿越,魯磨路公路隧道和武漢九號線是一樣位於地下一層夾層的,珞喻路公路隧道則是位於地下二層。如此地下綜合體可以很好地緩解地面大轉盤的擁擠。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工程建設中運用的多項新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其實光谷綜合體項目是服務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重點項目之一。而且據估計該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後,日均可通行將高達40萬人次,將極大緩解武漢交通堵塞壓力。同時在武漢光谷廣場綜合體的建設中工程隊用到的微差延期起爆技術、BIM技術助力精準施工等多項技術,同時填補了國內該工程領域的技術空白,讓中國基建實力在一次次實踐中再次提升。


2012年,“大江大湖大武漢”被確定為武漢的城市宣傳口號,之後,武漢旅遊局又請孫楠演唱了同名歌曲。幾年過去了,這首歌並沒有幾個人記得,但是“大江大湖大武漢”的宣傳口號卻深入人心。近些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大”已經滿足不了武漢的慾望,高度成了他的新追求。

狂飆的基建與暗藏的隱憂

根據相關數據,武漢市摩天大樓的數目排全球第五,中國大陸第二。而根據2019年下半年的統計,武漢在建的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依然有200多座。按照這個速度,武漢摩天大樓的數量很有可能超越深圳,一舉奪冠。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數據來源:今日頭條

1885年落成的芝加哥家庭保險大廈,高十層樓,42米,被建築學界公認為全球第一座摩天大樓。1890-1930年是第一個摩天樓集中建設時期,美國最大的城市如芝加哥、紐約和費城開始瘋狂建設這種高效率的新建築。而這一時期,正是美國逐漸取代大英帝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階段。

1985年中國第一棟辦公類摩天大樓——深圳國貿大廈建成,它出現的時期和地點對現代中國同樣具有標誌性意義,而且此後每年新建設的摩天樓數量不斷上升。在2018年,全球共新建143棟200米以上的高層建築,中國獨佔88座,這一數字是第二名美國(13座)的近七倍。

如今武漢摩天大樓的迅猛發展更是流露出了武漢內心深處的“大都市念想”。武漢人想從大“country”變成大“city”想了幾十年,而摩天大樓建設不過是武漢成為中國基建狂魔的一個縮影。

2008年,阮成發成為武漢市長,2011年1月,阮成發就任武漢市委書記,武漢歷史從此進入“阮成發時代”。 2008年,藉助國家的四萬億刺激計劃的東風,武漢的城市建設開始狂飆。

據統計,2008年,武漢市城建投入資金309億元,當地媒體形容“創紀錄”。 2011年,武漢城建項目總投資高達725.82億元,武漢大道、二七長江大橋、二環線(漢口段、水東段等)、白沙洲大道、東沙湖連通等21大重點工程同時開工。2012年底,穿越長江,連接漢口、武昌的地鐵2號線開通,武漢進入“地鐵時代”。而在2013年,武漢市計劃,在基建中的投資達到1300億元,9條地鐵同時在建設,即便一線城市,也難望其項背。武漢全城開始了開膛破肚般的大拆大建。據媒體報道,最多時武漢全城共有超過一萬個工地同時開工。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武漢街頭隨處可見這樣的工地

2014年,武漢的揭曉了全新的城市宣傳口號:武漢,每天不一樣!曾有朋友向筆者調侃,自己前一天坐車的公交站第二天上班的去找的時候發現被挖沒了,可不是“每天不一樣”嗎!與此同時,阮成發“滿城挖”的名號不脛而走。對於這些調侃和抱怨,阮成發並不在乎,但是隨之而來的賬單,卻讓他焦頭爛額。

2012年6月,在阮成發成為武漢市委書記的第二年,武漢市債務餘額高達2037.05億元。而2011年末,武漢市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964.47億元,相比較武漢本級政府綜合財力1058.22億元,債務率高達185.64%——超過美國最高警戒線1.5倍。

與此相關,在2012年底至2013年初,審計署公佈的針對36個地方本級政府性債務的審計結果顯示,2012年,有9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最高的達188.95%,若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若以此估測,武漢已接近負債最高的城市。

債臺高築之下,當地政府揹負著巨大的償還壓力,而“負債最高城市”的名頭也讓當地主政者面臨前所未有的爭議。彼時不在乎名聲的阮成發很生氣,他曾說,“我不怕別人叫我‘滿城挖’,不建設對不起這座城市。”言語間充滿了焦慮和委屈,而他的這份焦慮和委屈,的確是有理由的。

武漢的歷史欠賬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武漢城市面貌以“髒、亂、差”的形象聞名全國,坊間更是戲言武漢為“中國最大的縣城”。城市建設的嚴重滯後,又反過來制約了武漢的經濟發展,尤其對招商引資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2000年代初期,時任武漢市長的李憲生面對武漢的沉淪,在全國“兩會”上大聲疾呼:“武漢在哪裡?”而作為重要交通樞紐和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的武漢發展如此滯後是有歷史原因的。

上世紀80年代,武漢市對中央財政的貢獻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為全國各計劃單列城市之首,但是地方財政積累卻是倒數第一。在地方財政留成比例上,各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城市一般為30%-50%甚至更多,而武漢僅為16%-17%。“上世紀90年代初期,武漢一度想把對中央財政上繳的比例由83%下降到82.5%,為此,當地多位領導幾經周折,但最後還是沒有獲批。有限的財政結餘,直接導致了武漢城建的落後。

怎麼樣搞到錢,成了武漢主政者工作的重中之重。1994年,中國開啟了分稅制改革,之後武漢地方政府的財力有所提高,但面對如此龐大的基建歷史欠賬,仍是杯水車薪,於是舉債和賣地就成了地方政府的重要選擇。時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為了不讓工廠停工,千方百計地找錢,借新債還舊債、下沉建設壓力到區縣……而“負債最高城市”的名頭是會影響投資者信心的,阮書記很生氣,因為後果真的很嚴重。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建設中的光谷廣場

正在實現的大都市野望

9月2號,有這樣一則新聞在武漢人的朋友圈裡不斷被轉發:武漢光谷廣場綜合體主體結構9月1日完工,匯聚3條地鐵線2條市政公路,被譽為亞洲最大、世界最美綜合體,也是亞洲最複雜的地下綜合體。修修補補十多年的武漢光谷廣場送走了附近華中科技大學一屆屆的學生,也聽了武漢出租車司機一年年“個斑馬”的罵聲,如今它終於要建好了。光谷廣場主體結構的完工正是武漢經歷過近十年基建的陣痛的回報的典型案例,慢慢補上歷史欠賬的武漢預期收益已經開始顯現。

基建狂魔武漢地下3層車道並通地鐵,中國造出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

數據來源:21財經

根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6月6號,武漢地鐵總里程264千米,僅次於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運營線路達8條,日均客運量364.3萬人次,全國第五。2016年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發函,同意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上半年,武漢GDP達7478.9億元,位居全國第九。而很長時間以來,武漢已經穩坐華中城市頭把交椅…

武漢的野心正如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而還在經歷陣痛的武漢也必然會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