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大只靠一篇作文? 看一看那时上个大学有多难

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历史上的乱世,前有军阀混战,后有十四年抗战和三年内战。如今却有不少人对那个所谓的“黄金年代”怀念不已,认为那个时代“大师”辈出,如果当个教授或者作家,一个月就有几百块大洋的薪水,生活得如何舒服云云。让我们看一看真实的民国时代的大学教育情况,上个大学有多难,毕业后是不是能够成为“人上人”。

民国时期北大只靠一篇作文? 看一看那时上个大学有多难

民国风毕业照

对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来讲,那是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所无法触及的地方,除了个别有钱有势的家庭,只有极少数幸运的人才有机会进入大学。而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好一点的还能上几年小学,认识几个字。如果能够上个高小(大致相当于初中),在乡村中已经算是文化人,能勉强把信写通顺,进行简单的计算,很多时候都可以干个账房先生什么的,脱离了体力劳动。

正因为社会整体教育水平低下,当时大学招生也比较简单,初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招生考试,科目少,题数也少。如北京大学1929年入学仅考:国文、外文、中国历史、外国历史、化学五门,其中国文考试就是一道作文题。只有在1938年开始到1941年间,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后来也因为抗战和内战的原因无法组织。

民国时期北大只靠一篇作文? 看一看那时上个大学有多难

燕京大学

考上大学以后,能不能交得起学费是个问题。当时的学费与社会平均收入相比,算得上昂贵无比。公立大学学费较低,一般每年在50-60块大洋,教会大学较高,一般在150-200块大洋,普通的劳动家庭,是无法负担的。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异很大,普通工人月薪15-30银圆,技师能达到40-50银圆,30年代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一般是50银圆,中学教员、工程师、记者等知识分子,月薪80-200银圆之间,大学教授平均月薪350银圆。

根据统计,在1931年,果粉认为的黄金十年中,全国专科以上学校数量约107所,在校学生人数为4.4万人,教师人数约7000人,校均学生420人左右,在校大学生占总人口比例只有万分之一。当下高校扩招之后,高校体量恶性膨胀,四五万人规模的高校不在少数,一所学校就能顶民国全部的100所学校了吧。从民国元年到1946年累计培养专科以上毕业生18.6万人,每年平均也就5000人左右,后期数量逐渐增多。也就是说,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只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在今天上不了985、211学校的,回到民国同样上不了大学。

民国时期北大只靠一篇作文? 看一看那时上个大学有多难

国立中山大学

在有限的招生规模下,文科生的比例占绝大多数,如193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为37566人,文科生占四分之三,理工科少的可怜。与当时社会的需求主要是理工人才相比,这个比例显然是极不对称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不足以支撑理工科的发展。对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再多的文科“大师”,也无法发展实业,无助于国计民生。

1920年代前期,全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仅有一两千人,这些人完全不担心找不到工作。到了1930年代,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逐年增长,限于社会发展水平无法吸纳这么多文科生,就业问题日渐凸显,“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一句口头禅。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招生无门槛,教学无保障,毕业也就无出路了。在民国当大学生,特别是后期,真不一定有多么光明的前途。

在高校拼命扩招的今天,高等教育普及率远远高于民国,还有很多人抱怨大学难考,如果这些人放在民国,可能连上小学的机会都不一定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