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桂城爱车小镇,看南海中心城区“旧改”新模式

佛山南海海八路沿线,桂城街道叠北社区内,一片625亩的土地正被快速改造。每次经过这里,看到儿时野炊的地方将建起全新的产业小镇,村民何小姐都很期待,“以前这里是农田,后来变成华南汽车城,现在又将迎来新的变化。”

何小姐口中的产业小镇,是桂城在3月11日动工建设的时代中国·爱车小镇(下称“爱车小镇”)。这一采用全国首创土地“混合开发”模式进行改造的项目,将建设成以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文化旅游、餐饮娱乐、酒店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汽车文化产业小镇,促进产业集聚与沿线城市景观提升。

探秘桂城爱车小镇,看南海中心城区“旧改”新模式

爱车小镇规划图。桂城宣办供图

土地“混合开发”新模式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行驶在海八路上,路两边的华南汽车城,一座座4S店毗邻而立。这里,是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汽车品牌最集中、功能较齐全的汽车销售市场之一。

从1999年开始打造的华南汽车城,目前已经集聚了大批围绕汽配衍生的上下游配套服务业,有汽车销售商户70余家,4S店40多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

但随着经济和城市的高速发展,华南汽车城开始暴露出一连串问题:功能单一、服务档次不高、空间布局杂乱、土地利用价值低……改造提升产业升级,成为必选路径。2017年,南海区谋划了新一轮城市更新十大示范片区,桂城爱车小镇被列入期中,成为南海区产业提升改造的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项目将分两期改造,首期总投资超100亿元,即“国有+集体、住宅+产业、出让+出租,以产业开发为主、住宅开发为辅”的土地复合利用方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跨界共建,调动各方参与改造的积极性,连片改造为融合住宅、商服、生产等功能齐备的综合性项目,推动城产人的高度融合。

这一全国“混合开发”模式将如何落地?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介绍,小镇所在地块出让时,就明确了国有土地将局部改为住宅,部分改为商业办公场所;集体土地则将打造以汽车产销、体验等于一体的配套综合性载体。“通过打造该项目,让人们可以在这里工作、生活、消费体验等。”岑灼雄说。

这也意味着,通过“混合开发”的手段,几块地“打包”发展,既要开发商住又要做好产业配套,既可以用“工改商”带来的回报去弥补“工改工”回报慢、周期长的问题,以此达到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意图,同时又能平衡经济账,保障权属人的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同时,爱车小镇也是桂城首个商业开发后不改变原有产业主题的“三旧”改造项目。

探秘桂城爱车小镇,看南海中心城区“旧改”新模式

爱车小镇开工仪式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租金容积率提升,拓展城市新空间

按照规划,完成改造后的小镇,将串联起佛山中轴线与千灯湖轴线重点区域,进一步拓展佛山中轴线北门户片区空间,同时,还有望推动叠北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发展汽配等产业集聚、沿线城市景观提升。

看着眼前的施工现场,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很是感慨,“经过几年的整理,目前爱车小镇所在地工业区均已搬迁,小镇项目终于落地,村民盼望的心也终于落下了。”

土地“混合开发”,这次的变革将如何实现共赢?“改造前,爱车小镇容积率仅0.8—1.0,拥有载体约20万平方米。一期完成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将达75万㎡,租金也将由现在的十几元上升至23元/平方米,让村集体、企业、社会共享城市更新的红利。”岑灼雄说。

租金的上升,在庞朝汉看来使村民不用依靠卖地就能获得不错收益,不仅留住了“母鸡“,还让它继续为村民“生蛋”。

另一方面,时代中国总投资将超百亿元,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税收等方面将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时代集团副总裁兼佛山公司总经理周四阳透露,时代将通过这一项目,实现区域现有汽车产业的集聚提升,满足未来消费升级的需求。

由此,一个“旧改”的推动,不仅将提升城市形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还能留出更多的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大力发展“两高四新”的产业,实现政府、社会、村民的三方共赢。

岑灼雄还表示,在爱车小镇首期启动改造的625亩范围内,将通过产业的升级迭代创造新空间,提高超两倍的物业价值。小镇未来税收、消费拉动、就业人口将呈现几何级增长,为土地、城市创造更优质的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蓝志凌 李欣

【作者】 蓝志凌;李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