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理想汽车算得上是汽车行业里的一朵奇葩。

注意一下,我说的奇葩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

理想今年以来因为各种原因负面新闻不断,至少20起+,平均每半个月一起负面事件。

而在每一次的负面事件里,能作出回应的,理想几乎都回应了,而且回应几乎都是一篇认认真真的800字高考小作文,而在其中,也一定会强势捍卫自己的立场。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这个画风有没有很眼熟,我小时候写800字检讨的时候也是这样写的: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总之就是:作为直男,我有什么原因反正全告诉你们。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而理想汽车每次的小作文,除了一些友商车主吐槽,甚至会被部分友商公关同行吐槽:这长篇大论的声明,公关不专业啊。。。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理想车主群体的每天笑脸灿烂、一片祥和。

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

而这两天,外界对理想的评价又回到了这个状态。

昨天(11月1日)理想召开沟通会,这次沟通会里,现场大约100人左右,其中车主朋友大约20人左右,而媒体里的车主也占了至少十来人,也就是说,车主群体大约占了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在我还没去到这场沟通会的时候就被告知:肯定不会白来,因为会有很多大动作。

整场长达1个半小时的沟通会听下来也确实如此,理想主要和媒体、车主做了3项沟通:

1、软件OTA

软件OTA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也没有进行大的变动,这也只是理想这次沟通会的一碟小前菜。

2、新增货车并线预警

在开启自适应巡航或者车道保持的时候,系统一旦检测到和并道的货车有碰撞风险的时候,仪表会有图像提醒、车内还会有“滴滴滴”的声音提醒。不过这个功能只能提醒,目前不具备主动刹车的能力。

这部分就很有意思了,因为我此前跟大家提到的今年至少20起+负面事件中,其中好几起都与货车事故有关,而且之所以发生事故的原因,都是因为此前理想one无法识别只并入车道1/5的货车。

而理想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也毫不避讳,讲了他们

L2级辅助驾驶的判断原理

上面这个视频是他们日常研发使用的系统(未录完整)。

灰色车代表的是自己的车,红色车是行驶在自己车道内的车辆,也就是主目标。每个方块上的数字代表系统感知到的信息,包括横向、纵向距离。

也就是说ADAS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三步:

  • 感知环境信息;
  • 确定主目标;
  • 控制车辆。

而当旁边车道的货车压着车道线行驶时,会威胁到本车道的安全。但这时候还没确定性行驶在自己车道的时候,也就是说它还没变成主目标,那就意味着理想one还不会对它进行制动、转向的操作。

在发生多起事故后,新增的货车并线预警功能主要在3个情况下会报警:

  • 货车压线行驶的时候;
  • 货车在危险区域内行驶的时候(比如无限靠近线行驶,有的货车轮子还没压到线,但有的货车比较宽,所以车身已经过线)
  • 货车并线的时候。(货车并线比轿车慢,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在理想one的逻辑里都不会变成主目标,这时候会危险)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emm……这个新推出的功能,目前

采用的标定方式非常保守,对于一些谨慎驾驶的车主来说,这种报警可能有点多余。而对于一些非谨慎驾驶的车主来说,这个功能目前只能提醒,不能做刹车的动作。。。。

总之就是。。。“尽管我现在还有很多问题,但一股脑都给你,而且还要解释给你听,我也不管你听不听得懂。”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3、硬件更新

主要是包括2项更新:

第一个是底盘后护板升级,把玻璃纤维护板升级为了金属护板,这个更新不做过多说明;

第二个硬件更新则是堪称吸引了全场甚至全网注意力的更新:前悬架下摆臂球销升级。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而之所以吸引了全网注意力,则又和我此前跟大家提到的20+起负面事件中,与

“断轴门”有关的几起有关。

让我没想到的是,理想现场又一次重现“老实巴交”的特点:直接开诚布公告知了所有人,从开始交付至10月31日,理想one一共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有10起断轴的事故。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还交代说:之前媒体只报道了6起,有4起并未被报道。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而必须升级更换硬件的原因也在现场进行了原理图解说明: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不论是双车碰撞事故,还是单车撞到了固定物体,在碰撞事故中确实出现了理想one的前悬架下摆臂球头脱出的情况,我们团队分析10起断轴事故原因都一致。

我原以为只是说到这儿,理想的工作人员补充道:“虽然是碰撞原因造成的,但我们在碰撞后的

脱出率仍然高于同级别车,97起事故中,脱出率达到了10%。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优化方案也在现场进行了说明:给2020年6月2日以前生产的理想one进行硬件更换,将原来球销的脱出力35kn,通过优化设计,升级到50kn,以降低碰撞事故中造成的前悬架球头脱出情况。

前后对比就是多了15kn的拔脱力/脱出力,甚至当有人在现场问到“这算不算变相承认当初存在设计缺陷”时,李想本人也承认了这个确实是设计缺陷。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事实上就意味着工程师团队没有预计到这应该是一个50kn的拔脱力,而给出了35kn的设计方案。这件事只能是理想自己认栽,下次设计新款车型的时候就有经验了。

——我问了一个传统车企的资深工程师,他告诉我:他认为这个本身就是造车新势力比较欠缺的地方,他们的团队之前没有很多工程经验,这就导致了会在一些特别小的设计方案上遇到坑,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难以在发动机、变速箱上追赶国外的一个细节体现。

还不止到这儿,理想的工作人员们甚至把决定进行升级的决策过程都进行了公布。。。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我先给大家列举一下重点:

  • 2020年1月,发生第一起断轴事故,研发团队开始开发;
  • 6月2日,进行了生产切换,在此之前一共2起事故;
  • 即日起,开始给6月2日以前生产的车进行硬件更换。

甚至连现场车主可能问的问题都已经想好了:“为什么没决定第一时间为老车主升级?”

原因不仅做了说明,还承认自己判断失误:

“6月2号前生产下线的10469台车中,由于当时只出现了2起的脱出事故,还在合理范围内。但在接下来的6-10月期间,(之前的车)又出现了8起事故,概率确实高于其他车。”

“所以我们承认在6月2号前,我们的判断是存在失误的。6月2号至今切换后生产下线的14000台采用新状态球销的车型,未发生碰撞后的脱出。也证实了我们的升级方案确实是切实有效的。我们的目标是把事故后的碰撞产生的球头脱出概率降低到3%以内,达到同级别车型相同的水准。”

然而理想的“老实巴交一口气交代”,除了得到现场车主的掌声之外,和以前的每一次一样,并没得到所有其他品牌车主或者路人的认可。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能听到的最多的声音是:理想真会给自己贴金,明明是召回,却要给自己说成高大上的“硬件升级”。

这个问题现场也有人犀利问出,而理想的相关负责人给的回答只有轻描淡写几句:我们和相关主管部门进行了报备和沟通。

这种直男思维。。。既然前面都解释这么多了,不如再多解释几句“召回和硬件升级到底有什么区别?”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就连李想本人当天的直男式穿着也被不少人拿出来调侃: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理想现在的处境,就像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一边是车主的力挺支持,一边是来自各方各界甚至同为新能源车车主的敌视。

理想车主为什么会力挺支持这家企业?

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和今天最相关的一点是:理想这家车企塑造出了一种“老实人”的直男公关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是:

不管发生了任何事,从事情的前因后果,到事情的原理都会给你讲得一清二楚,就像之前文章开头我贴的3个800字作文的例子里,不仅仅讲述了前因后果,而且还列举了自家车的前悬架下摆臂强度: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这种详细解释+图文并茂的操作,就像一个老实人一样,也像极了犯错的直男男朋友,不管不顾把所有相关的信息给你倒个底儿掉。虽然理想的服务目前还没做到行业做突出、技术路线也还没被行业内所有人认可,但这种前所未有的公开透明信息,等于就在告诉车主:所有的信息我都告诉你了,连媒体都没我公布的信息多,你信我理想官方还是信其他媒体呢?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这也是为什么理想的车主会坚定地支持这家车企。

当然,理想这套操作,大概率不会在其他车企上发生,就像其他车企学不好蔚来的服务一样,理想这家企业的基因,就和它的创始人李想一样。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作为中国最大汽车门户网站——汽车之家的创始人,李想对于传统车企的公关、市场、传播的操作思路,怕是熟得不能再熟了。

对于一般车企来说,遇到类似的新闻经常会使用打太极的话术,通常是发一个官方声明:“我们已经派出调查组开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这之后如果大家关注程度减弱,往往就会不了了之。

总之就是表达车企对事件关注,已经开始了调查,也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后处理,至此就没有了更多消息。

而关心这些事情的车主们,最终要么是慢慢淡忘了还有这件事,要么是在发生下一件类似的事情后,将旧事重提,愈来愈不信任这家企图依靠时间让公众淡忘问题的车企。

这些问题在理想汽车那里,却完全换了一种思路:能说的各种细节几乎全说出来,在一些解释案例里,他们甚至直接了当拿出了其他品牌的产品去举例、去对比。这种操作在传统的公关看来,大概是要被开除的。而结果也很明显:他们的车主们反而不管不顾外界的质疑,义无反顾抱团在一起,在他们看来理想这个品牌反而是坦诚和值得信赖的。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但理想的“不专业公关”,倒是和其他车企打出了差异化,虽然一些前后的矛盾看起来还不够好,但从获取到了车主们的信任的结果来看,理想赌对了公关的方向。

——毕竟其他品牌车主再骂,又和理想有何关系呢?

造车新势力的比赛已经到收尾阶段了,目前能看到的是,一家依靠“直男式”老实服务取得了车主的信赖,一家依靠“直男式”老实造车取得了车主的信赖,而今天我们看到了理想依靠“直男式”老实公关取得了自己车主的信赖。

这3家车企接下来的日子会如何,目前无法下定论,但造车这件事上,总得有一方面老实,才有可能活。

最后,你可能也会问:做如此直男式公关操作,应该要很庞大的团队吧?

emm……据我所知,理想的公关团队确实非常之庞大,2人。

emm……和“不需要公关”的特斯拉中国团队规模相当。


车界奇葩——理想汽车

撰文:胡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