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枝山身為“四大才子”之一,科舉仕途坎坷,七次會試都無緣進士

祝枝山本名叫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著名書法家。他因長像奇特,從而自嘲醜陋,又因他的右手上有枝生手指,故而自號枝山,世人稱為“祝京兆”。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祝枝山身為“四大才子”之一,科舉仕途坎坷,七次會試都無緣進士


祝枝山與唐伯虎是莫逆之交

唐伯虎與祝枝山是莫逆之交,兩人來往密切,不是兄弟勝似兄弟,他們上門的時候不需要通報,臨走時也同樣不需要相送。有一次祝枝山去唐伯虎的書齋玩,一進門就要品茶猜謎。

唐伯虎望著祝枝山笑著說:“我正好有4個字謎,你要是猜不出來恕不接待!”說完給祝枝山出了謎面:“言對青山青又青,兩人土上說原因;三人牽牛缺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祝枝山身為“四大才子”之一,科舉仕途坎坷,七次會試都無緣進士


沒過一會,祝枝山就對唐伯虎說你這個謎也太容易了,他說出了謎底後,就大大咧咧地坐下,對唐伯虎說:“給我倒茶來吧!”這裡賣個關子,有知道謎底的朋友請評論區留言。

祝枝山身為“吳中四才子”是個有學問之人,但他的仕途卻坎坷

祝枝山出生在山西太原,其祖父祝顥是時任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因為出生在官宦之家,從小祝枝山就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文化薰陶,在他4歲時就開始臨貼學習書法,不久就可以寫大字。

祝枝山身為“四大才子”之一,科舉仕途坎坷,七次會試都無緣進士


幾年後祝枝山又開始學習作詩寫文,後來的祝枝山擅詩文,尤工書法,名動海內。他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如此博學多才之人卻在科舉仕途上坎坷一生,難有大的作為,實在是令人惋惜。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19歲的祝允明就考中秀才,如此年輕就考中秀才本以為在仕途上會一帆風順。之後他開始力攻古文,同年7月他的長子祝續出生。此後他經過五次參加鄉試,才於明弘治五年(1492)中舉,成為一名舉人,此時他已經32歲了。

祝枝山身為“四大才子”之一,科舉仕途坎坷,七次會試都無緣進士


祝枝山成為舉人後。還參加過7次會試,但都是名落深山。每一次會試的出局都可以說是對他打擊一次,特別是連他的長子在中進士後,對他的打擊更大。正德九年(1514年),祝枝山第7會試不中就斷了科舉入仕的念頭。

祝枝山放棄科舉之後,就以舉人選官,在1514年,被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到了1522年,轉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所以被世人稱之為“祝京兆”,後因升遷無望,不久後就稱病還鄉。

祝枝山身為“四大才子”之一,科舉仕途坎坷,七次會試都無緣進士


結束語 :

祝枝山和唐伯虎並稱為“吳中四才子”,可見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他卻被古代的科舉所難,在仕途上毫無建樹,實在是讓人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