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测绘情

三代人的测绘情

自从2020珠峰高程测量活动开始,海拔约5300米的珠峰二本营就变得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到处都可以看见队员们奔波忙碌的身影。

前段时间,在二本营附近执行测量登山任务的队员最多时有53人,他们的一日三餐,全靠刘泽旭带着两名藏族小伙一起张罗。

“让大家吃饱了干活”

每天清晨,刘泽旭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洗菜、切菜、配菜、炒菜,一日三餐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刘泽旭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以下称“国测一大队”),本职是车队司机,但由于做得一手好菜,因此负责二本营的后勤保障。

自从到了二本营,厨房就成为刘泽旭的“主战场”,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在不足20平米的帐篷里,大约占据房间三分之一的空间是厨房,紧挨着厨房固定着几张长方木桌,队员们的一日三餐都在这里。

三代人的测绘情

刘泽旭在二本营帐篷里

身为大厨,让刘泽旭操心的事情很多。队员们来自五湖四海,众口难调,再丰盛的饭菜,吃上一两个星期也会让人厌烦。因此,刘泽旭在菜品上绞尽脑汁想办法,努力做到每天菜谱不重样,尽可能让队员们有食欲。

二本营的低温容易使蔬菜冻坏腐烂,新鲜蔬菜几天就会冻成冰疙瘩。因此,刘泽旭在室外用几块石板搭建了一个“天然冰箱”,保存肉类、蔬菜。在他的精心保护下,今年的食品保存效果很好,确保队员们的蔬菜、肉类供应。

“我们配备的蔬菜大多为白菜、洋葱、土豆等耐久性强的蔬菜,这些物资都是兄弟们手提肩扛背上来的。”刘泽旭说,“现在,我就一门心思想着尽量让大家吃好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嘛!”

爱“小家”更爱“大家”

其实,和很多80后一样,刘泽旭一直在寻找青春绽放的地方。

刘泽旭是“测三代”,爷爷、父亲都是国测一大队的测绘队员,自己从小在国测一大队的大院里长大。原本,他应该在家庭的熏陶下“子承父业”。但是,刘泽旭不甘心,总想着去外边闯一闯。

前些年,他从一个城市漂到另一个城市,干过厨师、当过兵、学过财会,换了几份不同的工作,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最后,他选择了测绘,回到了国测一大队。在这里,他找到了青春的价值。他说,现在回想,这几年的经历也是一个寻找价值的心路历程。

2003年,他开始一路寻梦。刘泽旭的第一站是北京,工作是厨师,愿望是学点手艺。慢慢地,他有了收入,但总感觉生活不是脚踏实地的。

一年多后,他辞职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陆军战士。他直言自个儿生性“爱跑”,原本可以在老家附近的西安临潼入伍,但他还是想去远一点儿,最后选择到了西藏拉萨,干得还是老本行——炊事班。

退伍前夕,家人告诉他一个消息:“国测一大队在招人。”

作为一个从小听爷爷讲野外出测故事长大的孩子,他知道测绘是一个利国利民的职业。这一次,刘泽旭心动了。

他很忐忑地投了简历,没多久,面试的通知来了。刘泽旭说,面试后,他一下子就觉得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真正回到了“家”。“男人的责任不仅仅是对美满幸福的小家负责,也要对国家这个大家负责。”

三代人心中永远的“痛”

可是,工作的苦超出了他的想象。

2009年,经过培训和实习后,刘泽旭进入国测一大队干起了技术员,经常跑野外出测。几年后,转岗到车队当司机。

有一次,刘泽旭在重庆深山执行测绘任务,连续几天都要爬海拔2500米以上的大山。之后的工作更苦,山里下起了冻雨,他在作业点坚守了5天5夜,饿了只能买老乡家的白菜用清水煮开充饥。没有暖气,有时只能找了些废纸箱垫在地上睡,一晚上被冻醒几次是常事。这样的苦,他都一笑而过。

“我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可能是一种情怀吧。每天上班下班,一大队的一棵树、一棵草都会看在眼里,就觉得这里跟自己的家一样。”刘泽旭说。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入队快10年了。在外人看来,他的工作很“潇洒”,常年跑野外,可以看到许多人看不到的风景。但刘泽旭心里清楚,茫茫戈壁、雪域高原不只有壮美的景色,还有漫天的风沙和难以言表的苦楚。每年300多天野外出测,一个个精准的地理坐标都是用脚步“走”出来的。

三代人的测绘情

刘泽旭在二本营队旗旁

“奶奶去世时,父亲在西藏出测。他接到电报时,老人已经火化了15天。虽然我当时很小,但这个事情依然记忆犹新。”刘泽旭说,父亲出生时爷爷出测没在身边、自己出生时父亲出测没在身边、大儿子出生时自己也是出测没在身边。没能在孩子出生时、亲人去世时守候在家人身边,是他们三代测绘人心中永远的“痛”。

2009年9月,刘泽旭在四川执行灾后重建测绘保障任务,恰逢妻子临产。由于任务重、人手紧,他毅然选择留在测区继续工作。一个星期后,儿子出生了,母子平安。

“在这关键时刻,你不回去陪妻子,就不怕被埋怨吗?”同事问。

“作为测绘队员的妻子,她会理解我的。我也是测绘队员的儿子,我出生时父亲也远在测区,我从来没有怪过他,反而为他自豪。”刘泽旭说。

2016年,刘泽旭上半年在浙江宁波出测、下半年在广东深圳出差。那年8月是出测间隙,他难得在妻子身边迎来了二儿子出生,了却了心中多年的夙愿。

“如今,大儿子已经快10岁了,二儿子快3岁,明显感到大儿子跟我没有二儿子亲,如果不是妈妈让叫爸爸,他从来不主动叫。”谈及家庭,刘泽旭不禁有些凝噎。

有时候,他想起当年来回换工作的经历,会不好意思地笑笑。但不管怎么说,他感觉现在的自己是幸福的,因为找到了一个愿意奋斗终身的职业。

现在,二本营上,漫天风沙,一群身着国测一大队队服的年轻人,围着测量仪器奉献着青春。刘泽旭说:“进了一大队才知道,有价值的生活很充实,有理想的人生很幸福。”

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文 字:中国自然资源报特派记者 高悦

编 辑:陈 雨

初 审:段薇薇

审 定:汤小俊

  • 三维视界 | 珠穆朗玛

  • 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
  • 自然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的通知

  • 收藏!《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全文来了
  • 自然资源部通报53个三调不实典型案例
  • 中央一号文,涉及自然资源工作的有这些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
  • 请注意!全国三调办对疫情防控期间做好“三调”工作提出要求了

·END·

三代人的测绘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