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何会落得身死的下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壹咻123


韩信的死是必然的。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大局,一方面是人心。

大局,首先可以从建国以后刘邦的举动来推测韩信为什么会死。

刘邦要剿除异姓王,为子孙留下一片安定的江山。

汉建国定都关中,十月燕王臧荼反。

后项羽旧臣利几反。利几反的原因很有意思。

《史记》载:“高祖至洛阳,举通侯籍召之,而利几恐,故反。”

就因为高祖要召见他,他害怕就反了。

要知道,利几并不是项羽死后才跟着刘邦的。他是“项氏败,利几为陈公,不随项羽,亡降高祖。”他是在垓下之前逃奔到刘邦阵营的,这无异于狠狠插了项羽一刀。这对于刘邦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此之前,也只有燕王主动反了。在此时看来,刘邦似乎没有理由对付一个逃奔过来的利几。

但是利几却害怕了。这说明,一,他得到了刘邦要动他的消息。二,他确实打算造反。

《史记》对这场平叛没有只言片语的描述,说明它并不怎么像回事。

因而,第二点,利几打算造反并不成立。否则不会这么仓促,这么容易被击败。

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件事里推测,利几是被刘邦逼反。

为什么?

刘邦要扫平异姓王

在刘邦实施对付韩信计划之前,有一场造势运动。

汉高祖六年十二月,有人上疏,楚王韩信谋反。

于是刘邦伪游云梦,大会诸侯,然后直接就给韩信绑了。

轻轻松松地就把他绑了。

韩信是想谋反的,但顾念到自己的功劳,顾念到和大哥的感情,就放弃了。

绑了韩信这天,《史记》载:“是日,大赦天下。”

可见刘邦有多高兴了。

也可见,韩信对刘邦造成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软禁韩信后。

  • 七年,韩王信勾结匈奴反。
  • 八年,高祖击韩王信残寇于东垣。
  • 九年,赵相贯高夷三族,废赵王敖。
  • 十年,赵相国陈豨反。这场仗打得不太容易。
  • 十一年,韩信夷三族。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反。
  • 十二年,逼走燕王卢绾。高祖崩。

至此,势力大的异姓王全部玩完。

这是刘邦一开始就定下的国策,除异姓王,他要为子孙留下一片安定的江山。

但是韩信为什么非得死呢?为什么一开始废了楚王的时候不死呢?

韩信必定会死。

因为他在楚汉决战之前,是能够左右局势的唯一一个人。

那时候他已经扫平北地,坐拥齐城。

他助汉则汉胜;他助楚则楚王;两不相助,天下三分。

齐人蒯彻这样分析:你智勇双全,甲兵充足,占据强齐,挟从燕赵,趁空虚之地抄楚汉后路,成就帝业,易如反掌。

况且以他赫赫战功,军中必得人望。

这样一个异姓王,确实是刘邦的心腹之患。之所以第一次动他,只是废了王爵。

是因为他战功彪炳,如果杀了,必定会引起所有异姓王的警觉,联合起来就更难对付。

这是从刘邦剿除异姓王的国策上考虑韩信必死。

从人心上来看,韩信也是必须死。

刘邦是个做事不留余地的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从韩信做大,拥兵自重,向他要假齐王的时候。刘邦就决定不留他了。

那时,刘邦被困荥阳,局势危急。看见使者来书后勃然大怒。后因为张良踩了一脚,才笑骂说:“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

他虽然笑骂,但心里必定气得喷火。

灭项羽后,刘邦飞奔进入韩信军中,还没等他起床就夺走了兵权。

这是弄他的第一步。

刘邦是个高明的政治家,他不会跟威胁到他的人讲感情。稳准狠,步步为营,一旦决定,必定要做到底。

韩信或许是个高明的军事家,但他明显不懂得,政治中,是没有退路的。

一旦你亮出了獠牙,就必然要做好死斗的准备。

我不觉得韩信贪婪。

为什么?

因为刘邦也不过是个泥腿子,他打仗几乎从没有胜过。

既然刘邦能做皇帝,能领袖诸侯,为什么军事天才兵强马壮的韩信不可以?

那个混乱的时代,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信义可言。

韩信错过了两次机会,其实应该是他主动放弃了两次机会。

一次是楚汉决战前,拒绝了蒯彻。一次是刘邦伪游云梦前,拒绝了谋反。

拒绝的理由,就是,他对我好,我功劳大。

他认为刘邦讲义气,他认为他功劳够大,刘邦不舍得动他。

可以说,韩信将自己的底牌,错误地押到了敌人的心上。

等到被软禁久了,他才明白自己没有出路。

但是,为时已晚。

到死,他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而死,徒怨天意。

他死在将希望放在了别人的身上,死在不懂政治,死在看不清形势。

死在细节上,也死在大局上。

假齐王,是他第一次露出了獠牙。

他在错误的时机,向领袖显露了自己的实力。

明明是一头狼,却甘愿做一只圈养的羊。

你是牧羊人,会安心吗?


菌廷


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被诛杀,这个结果与韩信本身有很大关系,因为韩信不但反复无常不忠心,并有过反叛行为,而且贬低刘邦,临危要封得罪刘邦

1.韩信反复无常,曾经追随过项羽,后转投刘邦,无忠心可言,从未被刘邦真正信任过。

最初韩信投靠项梁,在项梁战死后,就跟随项羽,但是项羽一直没有重用韩信,只给了一个小官,韩信曾多次献计,项羽也没有采纳。随后,韩信开始转投刘邦,不过起初也是未被重用。直到韩信又准备跑路另觅明主时,被萧何相中,于是萧何月下追回韩信。然后,由萧何举荐,刘邦才委以领军重任,并获得辉煌军事成绩。不过,韩信如此反复的经历,毫无忠心,让刘邦对韩信无法真正信任。

2.韩信临危要封,亳无政治头脑,得罪刘邦

据说刘邦在荥阳一带牵制项羽时,陷入了项羽包围,处于苦苦相持。此时,韩信已攻下了齐国,却没有率军解救刘邦的意思,而是派人要封,并以齐国伪诈多变为由,要求刘邦封其为齐国假王。韩信临危要封,毫无政治头脑,刘邦大怒,后来在张良劝说下刘邦才答应封韩信为齐王。可以说,韩信的齐王封号是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给韩信,并让刘邦开始讨厌韩信。

3.韩信杀钟离眜,第一次被告发谋反

韩信曾救过项羽大将钟离眛,因此两人关系不错。在项羽兵败后,钟离眛逃亡并投靠韩信,当时韩信是楚王,因此被人告发谋反,于是刘邦决定夺取韩信兵权。但韩信误以为刘邦只是要清除项羽的旧部,于是,准备牺牲钟离眛来向刘邦邀功。最终,韩信提着钟离眛的脑袋去见刘邦时,刘邦趁机夺走兵权,并把他带回雒阳贬为淮阴侯。

4.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贬低刘邦抬高自己

有一天,刘邦与韩信闲聊领军能力,刘邦问韩信:“像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陛下不过能带兵十万。”刘邦又问韩信:“那你呢?”韩信说:“我越多越好,多多益善!”韩信如此回答,不但言语上贬低了刘邦,让刘邦心里不悦,而且让刘邦心里更加害怕并开始提防韩信。

5.第二次叛乱被告发,韩信被杀

当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时,向韩信辞行,韩信对他说:“你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是陛下信任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你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唾手可得。”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

汉十年,如韩信所言陈豨开始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前往,韩信借病在家,同时暗中派人告诉陈豨“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你。”结果,陈豨兵败,韩信又被人告发谋反,吕后与萧何借机设计诱骗并杀死韩信。

可见韩信不忠反叛,贬低得罪刘邦是其被杀的主要原因。

韩信的死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能力越大,成就越大,或许我们应该更加谨慎,更加低调!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


凝沙学史


刘邦打下大汉的天下,作为“汉初三杰”的韩信,曾立下不世奇功。韩信用背水一战的策略,击败赵军20万;又用十面埋伏的计谋,逼迫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他是“国士无双”,可最终韩信最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里,真印证了那句谶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落得悲剧下场。

天平倾向哪端?他是重要级砝码

在楚汉争霸赛的后期,韩信的位置至关重要,他是刘邦和项羽争取的对象。双方此时就如平衡的天平,他这枚砝码投入哪一端,都是此方如虎添翼。


双方的说客武涉和蒯通的意见不谋而合,他们都说:“当今二王这事,权在足下。”韩信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刘邦对他有恩,于是对项羽的说客讲:“当年项王给我的官太小,而汉王让我做大将军,给我十万大军指挥,而且困难时,汉王把自己的衣服给我穿,自己的饭菜给我吃,我不忍心背叛他,那样对我不祥呀!”

功高震主,刘邦突袭

刘邦打败项羽之后,韩信自立齐王,刘邦大为不满。在刘邦的心里,韩信本已对他构成威胁,所以要设计图之。蒯通跟韩信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但韩信还是防范不够。

刘邦来了一次突然袭击,夺走了韩信的兵权,把他打发到下邳当楚王。

天子巡狩,意在何为?

韩信一直是刘邦的后患,就在韩信当楚王的第二年。刘邦假称出去打猎,从洛阳来到陈丘,在诸侯们夹道相迎之时,兵士当韩信秘密逮捕,理由是有人告他谋反。

当初韩信听到天子巡狩,要经过他这里时,心里就非常慌乱。就觉得此事不大对劲,如果举兵造反,又想天子未必是来讨伐自己的。

当刘邦令人把韩信捆绑后,韩信长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其实这一招暗度陈仓是陈平之计,他知道用刀枪相见的办法,未必胜得了韩信。这次刘邦并没有杀他,而是改封他为淮阴侯。

妇人之仁VS不仁之妇

在“天子巡狩”之时,韩信还做了一件卖友求荣的蠢事。钟离眛将军是韩信的好友,是昔日项羽的旧将,但是刘邦痛恨的人。韩信为了取悦刘邦,竟然杀死钟离将军,但刘邦眼中最大的敌人是韩信。


汉十年,刘邦亲自率军是平叛陈豨之乱。韩信托病没去,在家里准备造反之事。消息被家人告知了吕后,吕后和萧何谋划将韩信骗来,将其杀死。


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三族。刘邦平乱归来,听到这个消息后“且喜且怜之”。

启示

韩信是有勇有谋的军事天才。他把利益看得太重,在项羽和刘邦手下都服务过,眼中只以利益,谁给他的官大就跟谁。他为了保护自己,杀掉了自己的好友,这也是不义之举。凶相必露,他最后还是走上造反的不归之路。

历史上越王再复仇之后杀了文种,他没有引以为戒。蒯通对他的劝告他也没有听。


——————————————

补充:刘邦手下有两个韩信,一般指汉初三杰的淮阴侯韩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