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悠,真实评价一下铁壶!!!

关于如本铁壶!!!

加分项:

颜值

是的,就是这么肤浅。

不要忽悠,真实评价一下铁壶!!!

铁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颜值,颜值和高价舶来品的光环有机结合后,就构筑成称为毕格的高塔。

任你如何安利,如果把那些疯狂热捧铁壶的人席上的爱物换作一只貌不惊人但功效相等的国产铸铁壶,请问他们会继续用下去么。

所以说软化水质提高水温补充矿质,都是将毕格合理化的噱头。人们喜欢铁壶的根本原因,好看,高价且还在涨价,没了。

看重颜值一点也不肤浅,茶本就是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综合享受,追求好看,耐看的茶器,是最真,最本源,也是最诚实的需求。

老人教育我们「喜欢就去追,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不要忽悠,真实评价一下铁壶!!!

保温性

毋庸置疑,铁壶的保温性是非常好的。

在阴冷地区,很多茶友因电水壶煮沸后水温的过快散失而困扰。厚实的铁壶给人带来的安心感是切确的,更何况养水垢已然成为了圈内的常识,坚实的矿物质层更进一步加强了保温效果。


「增加饮水中的二价铁和矿质」

铁壶为了防锈和隔绝铁味,内部是需要养出一层水垢的。

对水中矿质的影响,取决于和水直接接触的水垢(而不是铁)是吸收还是释放矿质。缓慢沉积下来的矿质呈现多孔结构,对水中的杂质有吸附作用。同时在水质太软的情况下,矿物沉积层又会释放出一部分矿质,改善水质。这都是符合逻辑的。

不要忽悠,真实评价一下铁壶!!!

减分项:

保养

可以负责任地说,铁壶的保养比茶席上的任何物件都更麻烦。

抛开开壶时刷壶煮茶之后要烧干20大瓶依云矿泉水养出水垢(噗)这种被当作业界常识的土豪行为不说,日常防锈就足够费神。用过之后要用余热蒸发掉水分但不可以干烧以免伤及水垢,度的拿捏相当关键,刚开始把握不好的时候只得再注入少量水烧开一次。在明火上用的话壶底会慢慢氧化变红并逐渐向内侵蚀,当锈蚀深入中不幸遇到砂钉等铸造中的缺陷时,壶就漏了。同时,壶的外表面在潮湿地区也会缓慢锈蚀,需要定期清理和保养。

能效

上文中提到,为了避免壶底氧化,铁壶不能放在明火上烧,用炭又太过麻烦,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各种电炉。

试想用本就能效低的外接式电炉透过一只个大底厚冷冰冰里面还有一层水垢的铁家伙把里面的水烧开是什么概念。据说用日本的远红外炉要烧将近一个小时。

台湾炉火力壮厉害得多,但氧化的问题又回来了...

不要忽悠,真实评价一下铁壶!!!

以上内容可能已经引发很多看官的强烈不适,更有人可能看到一半便拂袖而去,但我想说

爱它,就去了解它,不要被眩目的光环迷了双眼。

铁壶在茶席上的种种不如意的表现,并不能否定其作为优秀的工艺品和古董的艺术,历史价值。老铁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釜的经典设计,充满古朴而又带些许神圣的美,这种审美趣味正是浮躁而又浮夸的当代茶席所缺少的。毫无疑问,日本铁壶已经在国内的茶空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它显赫的地位,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被撼动。

还有什么关于铁壶方面的问题可以再评论区留言,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