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陶渊明式隐居生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个“善“本是指别人的优点,但别人的什么是优点了,这在每个人心中又是自有评判标准的,所以最后就成为择自己想要的而从之的。我们就拿陶渊明式隐居生活在教育中的体现来看看。

我曾经在课堂上做过调查,列出两句陶诗 “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第一句诗还没写完,学生就在叫陶公了,而第二句写出来半天了几乎还没有人知道作者。在讲课之前,我问大家对陶公的态度,很多同学都表示田园生活很美好,甚至有人很向往,可是当我告诉学生,这后一句诗也是陶公的,这才是田园真实的物质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那些表示羡慕的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教育中的陶渊明式隐居生活

这个事件中,我发现三个问题。第一,不论是父母还是学校老师,在给孩子讲陶渊明时,都会侧重讲陶公在田园的那种大自然的纯美,进而讲陶公脱离尘世,不受羁绊的那种自由洒脱之精神,而这些都是浮于生活之上的,在教学中关于陶公一日三餐的生活很少涉及到,大概因为不够”美”,不够励志吧。其中,不信的话,可以随便搜陶公的图片,你会发现饮酒抒发情怀的很多,种田的极少。这样带有主观意愿的选择式教育不能让孩子对陶公、对真正的生活(人生)有全面的认识,其实既是对陶公的不尊重,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第二,在对待陶渊明式隐居生活的问题上,大人的态度其实很矛盾,心底里羡慕这种自由自在。无所拘束的生活,实际中又时刻警惕、摒弃这种生活,”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回家种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些言论都是对农家生活的看不起。第三,对田园的误解,真正能在田园里有所收益的其实都是能者,就像现在种了一辈子的老农民可能很多要向科学种田的年轻人取经,这才是真正的田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