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妥瑞氏症, 又稱抽動穢語綜合症,是一種神經運動疾病,患者身體會不自主地抽搐。據估計在學童中約有1%--3%的兒童患有此病。遺憾的是我的兒子也曾經是一個輕度的妥瑞氏症患者,最明顯的表現是不受控制地打嗝,發出輕微的“吭吭”聲,為此所經歷的奔走求醫一言難盡。在這樣的驅動下,我含著熱淚看完印度電影《嗝嗝老師》。


《嗝嗝老師》講述的是妥瑞氏症患者奈娜.馬圖爾帶領14個來自貧民窟的9F班學生,衝破世俗偏見,實現自我超越的感人故事。


本片在墨爾本印度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獎,女主演拉妮•瑪克赫吉憑著在片中生動逼真的表演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影片一開始,對於妥瑞氏症已經有相當瞭解的我驚訝奈娜在面試時能用如此坦然、冷靜甚至是幽默的口氣描述自己的症狀,就如同在介紹自己的身高體重一般。要知道,在給我兒子治療過程中,我與醫生、老師達成的共識就是迴避,不在孩子面前提起這個病,我們生怕他會因此產生自卑感。是什麼造就了奈娜如此強大健康的自尊體系呢?


隨著鏡頭的推進,我們發現在奈娜的成長道路上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可汗校長,是他給予奈娜“被看見”的機會,從而讓她能坦然面對病症,並獲得旁人的理解與尊重。本文就從可汗校長引導大家“看見”奈娜,奈娜引導學生“被看見”,奈娜的父親“看見”了奈娜及對我們的啟示來解讀該片。


01 可汗校長引導小奈娜走上舞臺坦誠自己的“妥瑞氏症”,讓大家“看見她”,並承諾會滿足她和其他人一樣被對待的需求,這是她建立起強大健康自尊體系的起點。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和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說過,他並不認為父母應該遵照特定的規則,而是建議母親們要花時間去了解孩子的需求,這個母親就會展現出她最好的狀態。瞭解孩子的需求就是“看見孩子”的過程。

可汗校長引導受盡老師同學歧視的小奈娜走到臺上,說出自己的病症,說出自己的需求,引導全校師生看見她,理解她,尊重她,也引導她能坦然與妥瑞氏症和諧共處,從而發展出她健康的自尊體系。


1、小奈娜一開始並不受老師同學的待見,倍受歧視,她的自卑也顯而易見。


奈娜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病症的,她的病情遠比我兒子的要嚴重,小奈娜不受控制發出的“哇哇”大叫聲已經嚴重干擾了課堂氣氛,老師責怪她,同學們嘲笑她,校長請她退學了。而生活中,連她的父親似乎也嫌棄她,父母為此發生激烈的爭吵。

看著她一邊拼命往嘴裡塞衛生紙,一邊仍控制不住地打嗝時我們會忍不住陪她一起落淚。那時除了愛她的母親沒有人想要引導大家去看見她,接納她。彼時的她是極度自卑的,她希望能被別人看見卻又不被看見。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2、 可汗校長請小奈娜走上舞臺,引導她說出自己的妥瑞氏症和需求,承諾她會得到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待遇,全場起立鼓掌,從此小奈娜走出了生命的灰暗,開始陽光地面對妥瑞氏症。


在新的學校,也許是小奈娜的母親與校長做了溝通,在一次學校公開演出後,小奈娜被可汗校長邀請上臺,兩人做了這番對話。


校長:“你為什麼會發出這些奇怪的聲音?”

小奈娜:“因為我是妥瑞氏症患者。這是神經系統的疾病,會讓我不受控制地像觸電一樣發生抽搐。”

校長:“同學們是怎麼對待你的?”

小奈娜:“同學們嘲笑我,學我的樣子。”

校長:“老師們怎麼對待你的?”

小奈娜:“老師會把我從課堂趕出來。”

校長:“你希望我怎麼幫助你?”

小奈娜:“我不需要任何幫助,我只要和其他同學一樣就行了。”

校長:“這裡是學校,每個孩子都是來學習的。今天你就教會了我們妥瑞氏症的。我代表學校向你保證,你會得到和其他同學一樣的待遇,同樣的教育。”

小奈娜下臺後,全校師生和家長起立為她鼓掌,而可汗校長在她身後比出了一個贊!

與此同時在我心中,也給這位酷斃了的校長比出了一個大大的贊。這位校長全程沒有帶任何評判,既沒有對小奈娜的病情表示憐憫,也沒有批判那些對她不公的老師、同學,只是平靜地引導孩子陳述了她病情的不可控性,周圍人的反應和她的希望。由此小奈娜被大家“看見了”,我們看見了她的病症,更看到了她病症後面的心痛。

一直以來,小奈娜在自己的“哇哇”聲中躲閃著他人的目光,她不希望“被看見”她抽搐時的尷尬樣子,更不希望由此被嘲笑和被趕走。

當可汗校長引導她大方地把病情坦陳在陽光下時,她反而能釋然了,因為她的病情、委屈和需求都被看見了,而全校師生的掌聲代表著愛。此時她的心中升起了溫暖和愛。從此雖然妥瑞氏症沒有消失,但是她不用在躲避人們的目光中生活了。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在看影片時我一直在想,幸好我兒子的症狀依靠中藥和運動已經一年沒有復發了,如果不幸和奈娜一樣嚴重,我會不會那麼幸運地遇到這樣智慧與大愛並存的校長呢?


02 奈娜感受到一個好老師的力量,所以當老師成為了她永不言棄的夢想,她要把這種“看見”的力量傳播給更多的人。她用她的愛帶領9F這個差生班創造了奇蹟。


取得教育和理科雙碩士學位的奈娜走出校園後卻因為妥瑞氏症無法實現當老師的夢想,憑著樂觀和堅毅,在畢業5年後,終於她的母校錄用了她,而她要面對的是一個來自貧民窟的14個孩子。


1、這14個孩子並不是天生的差生,他們是一群被歧視的群體,奈娜彷彿從他們身上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她決心用心地去“看見”他們。


這14個來自貧民窟的孩子是學校和政府談判下的產物,學校需要擴建操場,於是向政府申請了貧民窟的土地,作為交換收下了這14個孩子入學。如果沒有擴建操場這回事,也許這14個孩子進的是與他們同等階層的公立學校,接受平等的目光和待遇。

但不幸又幸運的是,他們進入了這所貴族學校,被單獨編入一個稱之9F班的班級,區別於其他家庭背景優渥、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在這裡,大多數老師和同學都不接納他們,對他們視而不見,他們的心聲、他們的努力都不被看見。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正面管教》提過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動機第一條就是被關注的動機,因為他們希望能有價值感,而不是被當作異類的冷漠對待。在這群孩子的認知裡,唯一能“被看見”的方法就是用他們頑劣。他們希望能引起注意,於是奈娜得到了這個做老師的機會,她已經是過去7個月裡的第8個老師了,前面7個教師都無限期的休假了,可見被孩子們整的有多慘。


在第一天上課被孩子們又是編唱Rap嘲笑,又是被整得跌坐在地上後,奈娜找到校工去了解孩子們。奈娜開始以她曾經被歧視的視角去“看見”他們。


在又一次惡作劇中,孩子們自制的炸藥把學校的窗戶震壞了,面臨停學的嚴懲,奈娜跳出來攬下罪名說是自己化學課操作不當所致。校方當然不相信,奈娜卻對校長說,從這個惡作劇中可以看見他們擁有計劃、遠見、智慧。由此奈娜與孩子們的關係開始融冰。不是因為奈娜幫他們掩飾錯誤,而是因為奈娜看見了他們的另一面。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2、通過家訪,奈娜走進孩子們的原生家庭與他們做深入鏈接,看見了孩子們的內心,也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奈娜的愛。


給9F班開家長會,不存在的,因為相對家長會,孩子們的父母更關心的是家裡能不能擺出一頓飯,能不能喝上一口水這樣的溫飽問題。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著名心理學家李松蔚說過:“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不是你把他們從那個世界拽出來,而是走到他們那個世界裡去。”

於是,奈娜走進孩子的原生家庭去深入地看見他們。她看見了貧民窟為了爭奪一桶水而大打出手,看見了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家長對孩子的殷切希望,看見了善於賭博的孩子後隱藏的數學天分,還看見了家長們對她的期望。

在此刻奈娜與孩子們建立起了深入鏈接。她讓孩子看見了自己的特長,也看見了自己的未來。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3、奈娜“看見”孩子們的努力影響了和她對立的瓦迪亞先生,使他也能開始看見9F班的孩子們。


在影片很大一部分時候瓦迪亞先生是以奈娜的對立面出現的,他一直不看好9F班,認為他們不配在這個貴族學校上學,不是漠視他們就是無情打擊他的熱情和自尊。直到他的得意門生阿克沙伊帶著炫耀告訴他是自己用卑劣的手段誣陷9F班作弊。他終於開始停下來審視自己所謂的成功教育,他也開始看見9F班的孩子們。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在全校表彰大會上,他如同當日奈娜攬下爆炸的錯誤那樣攬下阿克沙伊的誣陷錯誤,取消了開除9F班的決定。最後他請奈娜給9F班的優秀生頒發獎項,奈娜和孩子們喜極而泣。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影片的高明之處不是讓奈娜本人申訴還孩子們清白,而是讓一直處於對立面的瓦迪亞自己站到奈娜一邊還孩子們清白。

這就是影片想表達的愛和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搞對立,而是站到一起給孩子一視同仁的愛。


03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場自我修行,奈娜的努力讓她的父親“看見”,父女心結打開,兩人關係修復。


如果說可汗校長是奈娜成長道路上的正面力量,奈娜的父親就是她的負面力量,這股力量使陽光的奈娜在很長一段時間與父親陷入對抗兩人,幾乎無法正常交流。


1、奈娜的父親覺得小奈娜丟臉的舉動刺痛了小奈娜,給她的童年造成了傷痛。


影片中不像小奈娜母親對她的無限包容,已經與母親離異的父親採取的是迴避的態度,曾經想送她去特殊學校,甚至覺得女兒給他丟了臉,為此這給小奈娜的童年留下了傷痕。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孩子在嬰幼兒期、童年期和母親等重要撫養者的關係,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直至奈娜成年,他們的關係還很僵硬。

我想奈娜的拼命努力也是在和父親較勁,想證明給父親看,讓他看見自己的價值。


2、奈娜終於讓父親看見了自己的努力,而她也感受到了父親的愛,兩人和解。


在奈娜帶領的9F班被誣陷作弊後,父親找她談心告訴她,他已經看見了她對孩們所做的一切,並以女兒為榮。父女由此和解。在此時奈娜感受到自己多年的努力被父親終於看見,自己的價值被肯定,童年丟父親顏面的認知傷害得到了修復。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場自我修行,奈娜去努力看見學生愛學生的同時,也讓父親重新看見了自己,肯定了自己,心靈就此得到圓滿。被愛,愛別人,愛自己,三者形成了一個良性的閉環。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04 對我們的啟示


作為愛和教育為主題的印度影片,看完後對我們的啟示是巨大的。


1、尊重不同,接納不同。


可汗校長以其胸懷和智慧接納了妥瑞氏症的小奈娜,從此改變了她的一生。瓦迪亞先生以犧牲自己的名譽為代價接納了來自貧民窟的孩子們,還他們清白,並保護了犯錯的優等生阿克沙伊給他改過的機會。--何其可貴。


2、夢想要堅持下去

片中奈娜為了實現當老師的夢想找了5年的工作,這期間經歷的非常人能想象的挫折。然而,最後她是以一名受人愛戴的校長身份退休的。


3、不要在意他人的目光


奈娜的妥瑞氏症會招來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奈娜在片尾的獨白中說,妥瑞氏症是什麼?是抽搐還是我們對待人生的看法。

武志紅的外部評價體系和內部評價體系給出了清晰的答案。

使用外部評價體系的人,對別人的評價特別在乎,甚至會內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使用內部評價體系的人,對別人的評價不大在乎,他們做事的動力,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是與事物本身發生鏈接。

而我們要做什麼樣的人,不言而喻。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總結一下


印度電影《嗝嗝老師》結合妥瑞氏症刻畫了一段學渣逆襲的感人故事。作為曾經的妥瑞氏症患者的母親,尤其動容。而影片所探討的愛和教育的課題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著積極的意義。


看完電影,我想在今後育兒道路上我會愈加用心地去“看見”孩子,因為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嗝嗝老師》:一個妥瑞氏症患者的獨白--愛就是“我看見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