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掷骰子吗——殊途同归的术数与科学

如果你抬头的话,就会发现自己有多渺小。

我有一个道士朋友,真正的那种入世的道家弟子,快奔四十的人了,扎着个辫子。以前他是我们公司的“顾问”,在楼下抽烟的时候就这么认识了,有时候我们会坐在楼下的咖啡厅里讲鬼故事,大多数时间都是他在讲,故事也都是神神鬼鬼。

他会看一些手相面相,起初还提到过《紫微斗数》,但说自己并不很懂,过了一阵子,把《紫微斗数》的入门资料发给了我。

谁信这个啊,这事我也就抛诸脑后了。

那是一个无聊的上班日,天气就像今天这么好,我就想研究一下《紫微斗数》,证个伪。结果一研究就研究了大半年,有趣啊,好他妈有趣啊。

比起算命,我更倾向于《紫微斗数》是一门统计学,这也是古人管它叫术数的原因吧,紫微斗数给每一颗星星赋予了特征,它将人的命运分为自我、父母、兄弟、朋友等十二个格子,这十二个格子互相牵制,互相影响,每一个格子里都有排列不同的星星,通过这些星星的相互联系,就能测算出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它跟我要讲的科学有什么关系呢?

不同手段,同等目的

古代的术数中有一门很出名的著作,叫作《奇门遁甲》,不少人应该都听过,但是它现在已经失传了,古人形容学会它就可以入天遁地,没那么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也算是实现了“入天遁地”,简单的讲一下就是,《奇门遁甲》能够通过“三门八奇”,天干地支什么乱七八糟咱们也不懂的东西,测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好比,你要去迪士尼玩,那么《奇门遁甲》可以测算出一个检票员、安保人员、其他游客都注意不到你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你可以不买票进入园区。

如果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我不知道现在科技啥水平),是不是同样可以计算出一个“最佳时间点”,让你在这个“最佳时间点”实现“隐身”?不用想,这肯定是可能实现的。

科学能够预测天气、地震、台风……毫无意外,术数也能做到这些,甚至更多。无论是研究人和星星的关系,还是研究人和宇宙的联系,科学和术数似乎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同一个目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紫微斗数的星星论

紫微斗数之所以吸引人的一点在于,它不强迫人去做些什么,也不敲定人的命运,它只起到一个趋利避害的作用,好比,根据一个人的性格测算出他适合去做外科手术,而这个人偏偏要去做演讲,它测算出你的综合特征显示出要对下级宽容,偏偏你总是那么刻薄,那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运势”。

非常奇妙的一点在于:西方的塔罗牌、我国的紫微斗数、人人津津乐道的星座……根源都是依据星星去演算人的运势。

6月的时候豆瓣有一个很火的帖子,发帖人为“KFK”,他被打假实际身份是一名作家,但不影响我认为他的言论中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几点,其中一个就是,未来的一场战争后,人们会发现一项新的官能,这种官能会彻底改变人类,它能够建立人类与宇宙之间的联系,人们会发现,自己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我认为人与宇宙之间的联系很可能是十分密切的,并不是笼统的“我们生活在宇宙中”、“我们是宇宙中的一份子”。

应当说,每一个个体都无法跳脱宇宙的制约,它规定了所有人类生活的细则,所以才能够掌握一个人的命运。

有造物主存在吗?观察与被观察

(提醒:以下部分可能出现事实错误)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中,电子被证明具有角动量,也就是会旋转,电子的旋转分为上自旋、下自旋、左自旋、右自旋、前自旋、后自旋(根据观测角度的不同)。

科学家发明出一种测量电子自旋态的装置,名字叫偏振器,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偏振器有固定的形状,如果偏振器的形状是面包,那么通过这个偏振器的电子也必须是面包状。

前面说了电子是旋转的,假设放一个向上的偏振器,然后让一个电子通过这个偏振器,如果它过去了,就说明这个电子是向上旋转的。

比如这样:


上帝掷骰子吗——殊途同归的术数与科学


如果在第一个偏振器的后面再放一个一模一样的偏振器,那么这个电子也肯定百分百通过第二个偏振器,因为它是上自旋的。


上帝掷骰子吗——殊途同归的术数与科学


诡异的事情来了,假如,放一个向上的偏振器,让一个上自旋的电子通过,再放一个向右的偏振器,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可以得出,如果一个电子是上自旋的,那它有一半的可能性是右自旋。

这个部分我理解了好久,我打个比方,比如说把一个杯子既上下甩,也左右甩,如果我们确定这个杯子只向上甩,那它会有一半的概率是向右甩或者向左甩的。

回到电子,当电子通过了第一个向上的偏振器,它再去通过第二个向右的偏振器时,就有50%的可能性,一旦它通过了向上,又向右的偏振器,那么按照我们人类的认知,它就是一个向上又向右自旋的电子,对吧?


上帝掷骰子吗——殊途同归的术数与科学



这样一来,我们如果在第二个偏振器的后面,再放一个和第一个偏振器一样向上的偏振器,这个既向上又向右的电子百分百能通过对吧?


上帝掷骰子吗——殊途同归的术数与科学


这就好像,你已经通过两个板上钉钉的实验确定了一只口红的长度、体积,你打算去买一个适合它的盒子,你确定买回来一定能用,结果发现这个盒子没法用,不适合你的口红。不是因为你买的盒子有问题,而是你的口红改变了体积。

诡异吗?

电子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诡异的状态,当我们以为它确定了形态,本以为它能够百分百通过第三个偏振器,但事实是,它只有一半的几率通过。

这说明,电子改变了自旋态。

爱因斯坦和玻尔因为电子自旋态的问题一直争论到死。爱因斯坦认为电子的自旋态是确定的,但是因为测量的这个行为干扰了它的自旋,如果不去测量,那么它就是确定的。爱因斯坦一直坚信,上帝不掷骰子,微观粒子不是随机的运动。

玻尔却认为,电子的自旋态不是一个客观实在,不像人的性别那样是确定的,在被测量之前,它的自旋态是不确定的,只有我们进行测量,电子才会变成客观实在。

科学的终极

正是因为量子力学中这些还不能被科学所揭示的“诡异”现象,才让很多科学家对现实产生了怀疑。

有些人会说,科学的终极是神学,我觉得这两者目的地一样,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论与手段。神学由于缺乏了逻辑与实验,所以像个没有装粮食的空皮袋,科学由于手段跟不上认识,认识也碍于身体结构比较短浅,所以出现了目前看起来“诡秘”的很多现象。

可它们永远都无法达成合作。也许时间是循环的,有那么一天,《紫微斗数》《奇门遁甲》突然就出现在了古代,少数人去研究出一套测算的理论,它与星星有关。毕竟这些书之所以称之为玄学,是因为它们的来源不可考证,缺乏事实根据。

人类在重新认识宇宙的过程中,建立了另外的“科学规则”,一切都要根据实验,所有都要眼见为实,或许这是人类迟钝的一面,也是可爱的一面,即使真的要去见上帝,也要踏着实验的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