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看的紀錄片值得推薦?

潺亭


看完《算命》,久久不能平靜決定寫這篇評論時,猶豫猶豫再猶豫,生怕再牽起剛平復下去的悲慟。但最後咬牙提起了筆,只因覺得這樣的好片應該讓更多人看到。

《算命》的導演是徐童。徐童從08年開始創作獨立紀錄片,《算命》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因為是獨立製作,《算命》沒有商業化和體制內的信息,鏡頭也更真實的展現了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在紀錄片中,《算命》很有影響力。

在形式上,《算命》採用了章回體,共九回一尾聲,每一回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但是又承上啟下。章回體起源於宋代的“講史話本”,也就是說書。說書人講故事分為幾個小部分,語言通俗,故事精彩,一小部分結尾必留懸念,以吸引聽眾。《算命》就很有世俗性和故事性。

看過徐童紀錄片的人都可以在紀錄片中感覺出很強的故事性,故事性實際上與紀錄片的記錄性相悖,但徐童認為遊民大部分生活就像故事一樣,故事也最有世俗感,很民間,很有野性,迴避故事性就是迴避現實。

《算命》是徐童的“遊民三部曲”之一,鏡頭對準的是社會體制外的邊緣人:殘疾的算民先生歷百程、聾啞傻的妻子石珍珠、被歷百程判“孤單命”的妓女唐小雁、好賭成性留不住錢的煤礦工人、因丈夫入獄而淪落風塵的按摩店服務員......徐童說:“我願把鏡頭對準正在發生的變化,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一個變化無常的江湖、一些善惡摻雜的人性。”

《算命》講了很多人的故事,都引人深思,我既寫不完,便挑兩個印象最深的人物吧。

歷百程是《算命》的主線人物,他是一名算命先生,也是遊民,因為算命是否是一個職業還有待商榷。紀錄片一開始,便是歷百程正在燒香拜佛,口中還念著佛號,說來可笑,任憑你拜佛千萬遍,都改變不了現實的生活,通常走投無路的人,才會希望通過虛無的神學來改變命運,因此歷百程的客人通常都是妓女,在一次掃黃打非之後,歷百程就斷了財路。

作為算命先生,歷百程能說會道,大話空話隨手拈來,言語中暗含著幽默和小小市民的奸詐市儈和庸俗。歷百程哥哥想吃掉流浪貓時,歷百程說:“這小貓是上帝派來的小天使,就考察這個院裡每個人的品行。”之後,又上升到了博愛、真善美的高度。在趙小姐之後,歷百程用親嘴為例向徐童說明自己50歲之前和現在的區別,那一段單口,再加上他自配的音效,感覺無法形容,自行領會。

唐小雁是一個妓女,也是《算命》中將悲情表現得最為明顯的人物。一方面,唐小雁是一個強勢的人,無賴來搗亂,掄起棍子就往無賴漢頭上招呼,最後,無賴漢頭上縫了幾針,第二天,唐小雁甩給無賴漢200塊錢了事。另一方面,唐小雁又是一個脆弱的人,18歲被強姦,然後成為妓女。在店裡,她是老闆娘,過年的時候女孩子跪著給她磕頭叫她乾媽,但是喝醉了之後,唐小雁抱著女孩子哭,哭的十分心酸,把憋在心裡好久的話講了出來。

紀錄片中最讓人淚目的是唐小雁在肚子上縫上紅線的場景。 歷百程算命時判定唐小雁是註定“孤單命”,唐小雁為了改命,決定在肚子上縫上紅線。在悲情的音樂背景下,在雜亂的環境裡,唐小雁用酒麻痺自己後,就生生的用針穿透了自己的肚皮,讓人感受到一個女人對於生活的無奈與絕望。

歷百程在紀錄片中說:“貧不擇妻,寒不擇衣,慌不擇路,飢不擇食。”這大概是對於《算命》中人物的真實描述。但是,儘管如此,《算命》仍舊體現出一種向上的能量,那就是“活著”。

無論生活多麼艱辛,都要努力地活下去,即使嚥著眼淚。記得尾聲時有一對句子:算不盡芸芸眾生微賤命,回頭看五味雜陳奈何天。有的人追逐星空,有的人耽於淤泥,生活就是這樣,最重要的是活下去。


影視口碑榜


在這裡推薦一部2017最值得看,也必須看的紀錄片——《輝煌中國》,這一部片子講述了我們國家在這5年來在各個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以及國家為人民付出的努力,更是一次中國實力的展示。畫面場景大多采用航拍,非常宏觀,現代感非常強。

《輝煌中國》8個攝製組歷時3個月,走遍全國31個省區市,拍攝了近3200個小時的高清紀實素材、300多個小時的航拍素材,採訪了108位人物,記錄下眾多珍貴的歷史瞬間。

我覺得看這個紀錄片,最重要的是讓我們瞭解自己的國家。還有就是生活在中國,享受著這個國家特有的便利,卻渾然不知。一些你覺得非常平常的事情,其實國家在這背後付出了連續幾十年的努力,突破了多少個科技難點。比如:全國化的移動支付模式;短短几個月實現共享單車的出行模式;智能快遞的分揀運輸;我們理應知道,這些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都有國家在背後大力推動。

其次,他更值得看的點是,能讓我們知道中國在哪個領域有著傲人的成績。相信大家都知道蛟龍、知道中國的航母 ,但你們也一定要知道”振華“、知道“藍鯨”等等。最震憾我的是中國的科技化和智能化成果,裡面的每個項目:他們先提出大膽的不可能的想法和假設,歷經幾十年,將很多不可能實現,一步一步的實現的這個過程。幾十年,他們在泥湯裡挖隧道,實現南北水調,架構西氣東輸...很多不可思議的工程。工程量之巨大,從下面這一張圖就能看出來。

總之,無論是從科技紀錄和社會寫實的角度去欣賞它,他都值得我們去觀賞。科技涉及領域:超級工程,重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無所不及。看完以後,相信大家都會覺得心中滿腔的熱血,每一個鏡頭都會讓我們心生自豪!

還有很多....我不例舉了,就兩個字:驚豔...


路人甲M


《百家講壇》

《第三極》

《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國1》

《舌尖上的中國2》《河西走廊》

《金陵佛緣》《塔里木河》

《美麗中國》《山脈》

《大國崛起》《玄奘之路》

《佛國記》《超級工程》

《草原我們的故事》

《一代賢后孝莊的傳奇人生》

《遷徙的鳥》《家園》《絲綢之路》

《偉人毛澤東》《中國通史》

《神秘的西夏》《地球脈動》

《復興之路》《中國的風水文化》

《江南》《貿易戰爭》《華爾街》

《公司的力量》《水問》《故宮》

《問道武當》《圓明園》《問禪大洪山》

《遠方的家》《西藏》《一起去西藏》

《最美中國》《行疆》《看鑑大揭秘》

《我要去旅行》《我是誰》《北洋大時代》

《大師》《雅安日誌》《六祖慧能》

《中國古建築》《這裡是北京》《大美青海》

《喀什四章》《法門寺》

《未觸碰的星球》《宇宙》


天涯倦客說書人


平時我很喜歡看紀錄片,最近媳婦懷孕,非拉我看東方衛視的紀錄片《生門》,這一看就被吸引了。現在鄭重推薦給大家!

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生門》

這部紀錄片取景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跟蹤記錄了婦產科主任李家福主任及其團隊面對各種妊娠、生產時的疑難病症,想盡辦法力保母嬰順利生產。生死交替,生命降臨,其中每一個鏡頭都讓人感慨萬千。


我們小時候常常思索追問自己是從哪來的,父母常常說我們是路邊撿的,樹上結的,河裡衝來的……然而現實卻是直白而殘酷的,每一個嬰兒在降生時母親都在承受著極大的痛苦,甚至許多還面臨生命危險。《生門》這部紀錄片就真實的展現了這些血淋淋的場景和危險。

在中南醫院婦產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病人,有人為了保住孩子會不惜一切,再大的風險也願意一試;有人害怕花了錢救不回孩子或負擔不起醫療費用而放棄治療……中國人對後代的渴望、醫療資源的緊張、甚至社會一直未曾改變的重男輕女現象都在《生門》有所體現。


各式各樣的病人都來到中南醫院,其中不少因為生產這個危險而又自豪的過程徘徊在生死邊緣。

真的強烈推薦你看看《生門》這部紀錄片。

每一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每一個母親都值得讚頌千篇。


釣友營地


49年跟拍14人,史上最恐怖的紀錄片戳穿真相:為什麼你只配做窮人


深夜,為大家推薦一部“打臉”紀錄片。

可曾想過,是否有一臺攝像機,記錄下出身不同的人從童年到晚年的人生軌跡呢?

所以今天推薦的這部紀錄片,就精準地解答了上面的問題,無論你是衣食無憂的款爺,還是每日奔波的蟻族,都能從紀錄片中看到自己的未來。

對,相信有人已經猜到了——

《人生七年》

56 UP


《人生七年》真的做到了跟拍一群孩子的成長,且豆瓣評分始終在9分以上,觀賞性相當高,因為你可以從裡面看到一個人是如何成長和突破的。


顧名思義,導演每隔7年回訪一次這些成長中的人,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目前最新的是56歲。下圖是這些人從小到大的成長瞬間——

既然是隨機選擇,那自然有貧富之分,先來說富人,高富帥三人組:安德魯、保羅、約翰。儘管只有7歲,我們已經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人生贏家的痕跡了,比如小小年紀讀《金融時報》《時代》等,這些高端媒體是他們認知世界的窗口

牛津、劍橋對於常人,可能需要窮盡青春才能抵達,但從他們嘴裡說出來,像是一種稀鬆平常的既定事實。

甲殼蟲樂隊在那個年代剛剛興起,搖滾代表了反抗。他們不喜歡甲殼蟲,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既得利益者。

三個人對“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的事實一致同意。

再來看那個年代的小屌絲,比如在福利院中長大的西蒙和保羅,他們從小成長在福利院,每天干著粗糙的活,在無聊中浪費著美好的童年

西蒙喜歡打架,他根本不懂何謂社會、金融...他只有用拳頭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

而保羅則作為被施暴方則很無奈,長期的孤獨與被凌辱讓似乎讓他排斥周圍所有的東西,“不喜歡”成為了他的口頭禪。

面對未來的家庭、婚姻,他們一概含混模糊,甚至想單身一輩子。

走不一算一步是他們的人生代名詞,他們甚至不知道大學是什麼意思。

當問起他們對富人的看法時,西蒙先是一陣尷尬,然後又用一個相當無厘頭的死循環答案來證明有錢人為什麼這麼牛,他不懂商業,更不懂社會

此外,片中也有幾位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的小朋友,他們被給予厚望考上大學,可從小的頑劣也在束縛著自我

49年以後,他們的變化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

高富帥三人組成功成為社會經營,用父母給他們事先準備好道路,再次躋身社會名流。他們生活舒適,家人也是有頭有臉的社會精英。

而之前提到的“窮矮搓”,比我們想象中還要悽慘,他們大多經歷輟學、失業、早婚早育、始終靠體力賺取微薄的收益支撐著生活。

比如上面提到的保羅,他真的不知道婚姻對人的重要性,也從未意識到家庭對一個人的改觀。

比如打架王西蒙,常立志卻不立長志,21歲的他無法擺脫在工廠幹體力活的命運



不知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會想到去年一篇《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帖子刷爆了朋友圈,也同時證明,這種現象並非英國獨有。要想逾越社會鴻溝基本沒有可能。

當然,劇情並非大家事先想的那樣,紀錄片的bug在於一個叫尼克的孩子,他從小喜歡物理,從興趣出發,拒絕接手家族農場,勵志做一名科學家。

欣喜的是,他成功了,知識真的改變了她的命運,從一名鄉村殺馬特成為學霸,爭取到獎學金,出國留學後回來深造,最終收穫自己嚮往的人生。

《人生七年》講述了成長,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電影中找到自己,那麼你是否還記得7年前自己的模樣和想法呢?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們都會感慨,歲月竟然如此無情地在我們臉上留下痕跡,我們卻一無所知。人生一旦開頭,就沒有暫停。所以,大家還是努力提升自己,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生活並非一道封閉的門。


銳影Vanguard


如果喜歡看美食的話,除了《舌尖上的中國》 ,還有《老廣的味道》。《老廣的味道》是廣東衛視製作播出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是講述老廣記憶深處的廣東粵菜。第一季攝製組行走廣東21城,上山下海,深入美食腹地拍攝了30個故事,揭秘鮮為人知的地方獨特飲食,展示眾多廣味特色菜和背後的人物故事。

《老廣的味道》以獨特視角深入廣東美食腹地追根溯源,挖掘原汁原味的美食美景,體現特色全粵菜譜。

上山下海,探索南粵大地深藏的最高食鮮;味蕾冒險,展現嶺南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

依天而食,迴歸老廣時令節氣的飲食法則;原聲原味,搜尋天間特色環境的自然之味。

大道至簡,還原廣東鄉野廚藝的樸素之心;以食養生,揭示南方天地元氣的滋養之謎。


梅姨家


一星:《故宮100》、《中國古建築》、《敦煌》、BBC漫遊世界系列、《手藝》系列、《茶,一片樹葉的故事》、《梁思成 林徽因》等。下面大體說一下這幾部片子,主要是覺得體現了一定典型性。

這三幅圖代表的節目分別為《故宮100》、《中國古建築》、《BBC漫遊世界建築群》,如果對中外建築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來看看,《故宮100》時常4到6分鐘不等,是原來拍攝《故宮》的團隊製作的故宮小片,或者講一座殿、或者講榫卯結構、或者講一個傳說、或者體現一種後現代的故宮藝術呈現,都比較有意思。如果看小片不過癮,大家也可以去看《故宮》,對它的歷史,講的是非常詳細了。
《BBC漫遊世界建築群》是對世界建築的一個綜探,不管是現代理念還是傳統建築,呈現了多彩的空間以及設計風格,主持人非常有經驗。我常常覺得BBC漫遊世界系列是窮人福音,不用出門,就能領略世界,當看到各種獨特建築時,那種感覺,非常震撼。同類的還有《BBC花花世界》,漫遊世界花園的,各種各樣的花園,都非常有意思。

《敦煌》旨在記錄敦煌地區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深入揭示了敦煌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內涵,這部紀錄片拍攝了許多遊客不能進入的洞穴,非常有助於大家體驗古中國的藝術之美。結尾許巍的歌一響起來,令我非常有想哭的衝動。

《手藝》系列紀錄片,科教頻道已經做完第四季了,不好意思,網上就找到這張圖,湊合看吧。《手藝》系列對我國傳統的手藝例如泥塑、木雕、人偶、酥油花、草龍、首飾龍燈、廊橋等等都有非常好的呈現,拍攝精良,製作精美,但由於體量太大,一百集,導演水平也不同,所以良莠不齊。同時35分鐘的節目長度導致“注水”較多,影響觀賞性。如果大家想看的話,推薦大家看紀錄頻道的改編版,紀錄頻道改編的是其第三季和第四季,25分鐘的長度保留了節目的精華部分,適合傳播,個人認為節目表現最好的還是臺灣的手藝人,不管是古瓷還是漆器、木雕還是陶器,臺灣的手藝人那種底蘊,和大陸民間的手藝人的風格是完全不同的,臺灣藝人偏於古風,自然內斂含情脈脈,大陸民間的手藝人大多是下里巴人式的質樸,在高階藝術上,大陸的可能偏商業也多一些。如果為節省時間,我推薦大家必看的兩集是《古瓷新生》和《徽韻巧雕》,一臺灣、一安徽,兩人都是業界翹楚,但是追求、品味,是完全的兩種風格。

《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鏡頭非常炫,嘗試了很多紀錄片方面的表現手段,總導演是我非常喜歡的王沖霄老師,他的另一部片子《扎溪卡的微笑》,我會在二星裡推薦一下。王老師是一位非常注重藝術感覺的人,為人說話也很溫柔,啊,這個不談了……總之,《茶》作為媒體紀錄片是不錯的。同類的紀錄片還有《與全世界做生意》,(我推薦紀錄片有時候根據內容,有時候根據表現方式,希望大家不要覺得好像不大搭,其實看了就知道它們的相似了),《與全世界做生意》是講中國商業的擴張,非常有意思,埃塞俄比亞的中國工廠、在印度做生意的中國人、中國義烏等等,都用了一種舉重若輕的方式來表現。

《梁思成 林徽因》這部紀錄片評分高達9.4,胡勁草的片子,非常文藝,推薦文藝的男男女女們去見識一下民國時代的人物品格和文采。胡勁草去年拍了《甲午》在一套播出的,我打算也放在二星裡。

二星:雅克貝漢系列、《扎溪卡的微笑》、《甲午》、《高三16班》、《人類星球》、《冰凍星球》、《舌尖》一、《槍》等。

雅克貝漢應該是紀錄片愛好者入門必看的一位導演了,他的《鳥的遷徙》、《海洋》、《微觀世界》都被許多人所稱道,如果我排名的話,應該是《鳥的遷徙》、《微觀世界》、《海洋》,海洋雖然進了院線,但是在探索和表現力上,都不如前兩者深刻動人。大家應該對他比較瞭解了,我就不細說了。

《扎溪卡的微笑》是我喜歡的王沖霄老師(捂臉……)的作品,雖然是紀錄頻道出品,但帶有濃郁的個人紀錄片風格,講的是微笑列車協會對藏族地區唇顎裂兒童的救治過程,至今還記得當時看到這部片子時的驚豔,完全具有國際競獎水準。我因為這部片子深深地喜歡上了王沖霄老師。王老師也是一位不斷探索的體制內紀錄片人,之前的作品包括《頤和園》、《千年菩提路》、《外灘》(《外灘》我覺得拍的挺差,雖然有金世傑和許瑋寧來演杜月笙和李香蘭……)、《故宮》,以及前面提到的《茶》等。

《甲午》是胡勁草的作品,這是一部對家國命運具有深刻反思的紀錄片,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場戰爭,我們國家的進程將會是怎樣。依舊的文藝腔,女導演可能都比較溫柔範兒。

《高三16班》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紀實性較強的紀錄作品,去年引起較大反響的紀錄頻道出品的《高考》,其中的前一二集《毛坦廠的日與夜》就是參考了《高三16班》,我個人喜歡《高三16班》所呈現出的樸實,能夠看出導演紮實的表現功底。《高考》的前兩集,還是能夠看出一些刻意與小小的惡意,可能也是為了傳播效果。這部片子同樣有紀錄頻道25分鐘的剪輯版本,非常有助於大家追憶當年。

舌尖上的中國我就不說了,很出名的美食紀錄片

喜歡槍的男士可以看看這部紀錄片,《槍》非常有意思,每一種槍,導演都給了專屬音樂,以及不同韻律,或爵士、或搖滾,節奏與解說語速都非常快,是一部不錯的國內媒體紀錄片樣板。

三星:《七年》、《尋找小糖人》、《浮生一日》、《輪迴》。

《七年》是那種我們夢寐以求的紀錄片,導演追蹤了十多個孩子從七歲至今的故事,如今已經拍到《56up》,七年一跟拍,人物時有缺席,但大多數人,我們都從小看到了老。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得到一些啟示,希望少走一些彎路,希望知道是否某個決定影響了我們之後的生活,就如同七年中的人,結婚、離婚、走出貧困、陷入流浪,誰也無法判斷一個人的人生走向,但是看到他們的56歲,各個都體現出一種平靜的狀態,還是會感覺到內心的欣慰。

而更神奇的是,《七年》的主人公,不論是貴族還是乞丐,都願意讓攝像機參與他們的生活,這是一件很殘酷的事,相信人人之間都會存在比較和後悔,今天你對身邊人說我愛你,七年後,他可能就離你而去了,如何面對,在大眾面前坦誠,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感謝他們,都沒有缺席。

建議大家從《7UP》開始,《14UP》、《21UP》、 《28UP》、 《35UP》、 《42UP》、《 49UP》、 《56UP》一部部看下來,對你的人生一定會有相當的啟發。

與此類似的紀錄片,還有一部《俄國人生七年》,中間有蘇俄解體的歷史背景,人物命運更加波折。

如果說《人生七年》是一部人生的縱深,那麼《浮生一日》則展現了豐富的人生橫切面,二者殊途同歸,在《浮生一日》裡,有人戀愛、有人出生、有人死亡,有人勇敢,但是這一日,或許也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發生。就如同《人生七年》,你希望它是一部《聖經啟示錄》般的人生存在,可是看下去,你或許也會覺得人生,就是那麼的平靜。

說到人生的平靜,相信沒有一個人會比羅德里格斯更加懂得人生的平靜,《尋找小糖人》是一部驚豔的作品,不論是其藝術表現還是片中人物的人生觀,一位在南非巨紅的神級偶像,在自己的家鄉底特律卻籍籍無名,靠在工地上搬磚為生,當他知道了自己在南非被當做神一樣供奉、甚至自己的音樂引導了南非的人民革命的時候,他卻非常平靜,沒有抱怨,沒有懊喪,依舊在舊的房子裡平淡的生活。這一種巨大的反差力量,帶給人深刻的人生觀震撼。

《輪迴》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紀錄片,沒有一句解說詞,全靠音樂和畫面支撐,被許多人評價為“死前必看”,我第一次看的時候心態不大好,覺得它太悶,沒有看完,第二次看完後卻深受震撼,有種突然理解宇宙浩淼的感覺。圖片中喇嘛們正在製作的,就是壇城沙畫,做好後就會焚燬,繁華世界,不過一掬細沙。看完《輪迴》,如果想了解壇城沙畫,可以看《手藝 壇城沙畫》這一期,對其製作過程、含義表述非常詳細。


發現一科技


紀錄片一定要看《航拍中國》

網絡上,無數網友留言,大讚這部紀錄片,美到讓人想唱國歌。😂


彷彿即使隔著屏幕,依舊能感受到微風、河流、陽光和杏花。在這部片子的每一幀裡,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美到炸裂。

一定要看超清!一定要看超清!



用上帝視角重新審視莽莽神州、祖國大地時,

才發現天地有大美,大美中國有風光無限。

人們把大地劃成一道道波紋

人們在波紋上種種花種草種小麥

自然用它的畫筆描繪出一幅最美的抽象畫。
一間房子

一畝青田

一方天地
雲海翻滾

相約傾瀉到人間


有人家的地方必有沽酒

雪地對酌

一夢浮生

鮮豔的口紅

撐起了大地的顏值


杏花多的像天上的星星

定是上帝想要獨享

偷偷藏在荒漠中的綠洲


帶一卷書

走十里地

和身青草綿綿處睡去
除了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國還有300萬平方公里藍海


它們親吻大地

也瞭望星空


曾何幾時

你也想像一匹自由的野馬

奔騰於遼原之上


一隻東北虎看向鏡頭

動物的眼睛中也裝滿了好奇


推薦這部記錄片,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愛,只想一直放照片!甚至還有地理老師說,這部作品中的每一幀畫面都是考點,其分佈之細密超過以往所有紀錄片,可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題目,覆蓋考點之全面簡直令人髮指。😂

所以,來吧!讓我們一起抱片溫習一下地理知識吧!


植TALK


今天DOCO君就先推薦5部紀錄片

供你們在和宇宙對話之前

做做必要的天文功課

1. 仰望星空

★ 豆瓣評分8.7

太空探索已經步入了黃金時代,從美國宇航局安裝在改裝飛機上的索菲亞紅外望遠鏡,再到在月亮之外環繞地球飛行的望遠鏡。

這些高精尖的儀器和技術,讓我們對宇宙的看法產生了深刻的改變。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望遠鏡工藝的進步,讓人類在嚴苛宇宙環境中大顯身手。現在當我們仰望星空,我們看到的不再只是燦爛的夢。

2. 宇宙奇觀

★ 豆瓣評分9.4

千百萬年,人類從未停下探尋宇宙終極奧秘的步伐,從中國古代“嫦娥奔月”的暢想到現代“人造衛星”的發射,都證明了宇宙對人們有著無窮盡的吸引力。

該紀錄片共有4集,分別為《命運》、《星塵》、《陷落》、《信使》

茫茫宇宙中,人類從何而來?又將歸於何處?

讓我們跟隨著紀錄片一起,欣賞宇宙的震撼美景,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

3. 太陽系的奇蹟

★ 豆瓣評分9.5

害怕大家對形而上的科普感到枯燥,所以BBC請來了一位英倫搖滾的鍵盤手負責該紀錄片的講解。

藝術家和天文學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看了這部紀錄片或許你會了解。

深入淺出的表達,資料詳實的論述,讓這部視角定位於宏大太陽系的紀錄片別具一格,它說的“人話”很多人都表示贊同。

相信你即使是枚天文學小白,也能夠輕鬆get到太陽系的知識哦!

4. 行星旅行指南

★ 豆瓣評分9.3

紀錄片共有6集,依次介紹了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等行星,從最炙熱到最寒冷,這些行星讓您感受什麼是冰火兩重天。

這些行星都有不同的特點,金星是一個擁有1600座以上火山的“暴躁狂”

土衛二(土星的第六大衛星)是一個真正的冰凍星球,在它的冰層底下藏著一個巨大溫暖的海洋; 水星並沒有聽起來那麼“清爽”,它的溫度達到了600攝氏度以上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秘密,竟在行星旅行指南。

5. 與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蟲洞

★ 豆瓣評分9.3

奧斯卡影帝摩根·弗里曼也來為你講課了,他用帶有磁性的聲音為你緩緩道來蟲洞的秘密。

蟲洞和黑洞是不同的,簡單來說,被蟲洞吸進去能出來,而被黑洞吸進去之後的下場暫時無人知曉。

另外,摩根·弗里曼還將和你一起探討“是否存在上帝粒子”、“人類性別是否會消失”、“人類思維會不會被入侵”之類的問題。


DOCO熱紀錄


BBC出品的《地球脈動》、《人類星球》、《冰凍星球》、《Hunt》以及非洲系列,個個都是精品。除了BBC,還有國家地理出品的紀錄片,NHK的紀錄片,都值得閒時一看。

而國內的《舌尖上的中國》太火不提,知名的有《我在故宮修文物》、《大國崛起》,而其他的都略顯小眾。

但除了這些,同樣是一部讓人長見識的紀錄片,要強烈安利一下:《億萬富翁們的饕餮盛宴》。

主角不是神奇的大自然,而是在倫敦生活的億萬富豪們。

這是一部非常拉仇恨的扎心紀錄片,對比自己的生活,只能一邊看一邊哭。

紀錄片一開頭,就表明了有錢人和普通人的區別:當我們在逛超市買食材時,億萬富翁們看的則是米其林指南。

300英鎊一杯的貓屎咖啡

5000英鎊一口的白蘭地

800鎊一盒的手工巧克力

還有2.4萬英鎊一罐的頂級魚子醬

在沒看這個紀錄片之前,這種價格的食物,想都不敢想。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5000英鎊一口酒,頂多少人一年工資了。

這種等級的食材,自然不會在超市出售。富豪們有專屬的奢侈食品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分散在倫敦城中,為富豪們搜索世界各地最頂級的食材:魚子醬,松露,葡萄酒,咖啡....

富豪們的需求,催生了食品高定行業。

這個行業的從業者,都十分清楚,做富豪生意,價格從來不是問題。

重要的是,你的食材是否能講一個好故事,能否給富豪們帶來獨一無二的體驗。簡單點說,就是富豪吃了你的東西,能不能出去裝逼。

為了取悅難伺候富豪們,奢侈食品的供應商們絞盡了腦汁。

丹尼爾是一家專為私人飛機提供餐飲的公司老闆。對於已經擁有私人飛機的人們來說,錢早已不是錢,他們絕不會忍受難吃的飛機餐。

經濟艙的飛機餐,人均成本在1到2鎊,頭等艙稍貴些,成本在4到5鎊左右;你能猜到私人飛機定製餐的人均成本嗎?

這個價格,都相當於經濟艙的飛機票價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世界上,沒有花錢的不是。不受成本限制的私人飛機餐,完全是按照米其林星級的標準來準備。

從食材,口味到擺盤,每一步都要做到最好。

但一道完美卻常見的米其林餐還不夠,富豪們想要驚喜。

於是丹尼爾帶領他的廚師團隊,研發了一道全新的奢侈甜品。

裡面有世界上最貴的蘇門答臘咖啡,有馬來西亞椰奶,馬達加斯達香草,頂端覆蓋24克拉的金箔做裝飾。

這樣一道甜點,最終的售價超過400鎊,頗受富翁們喜歡。

製造驚喜,是高定食品行業競爭的不二法門。

這個行業所服務的富翁名流們,可不是我們身邊的有錢人級別。我們身邊的有錢人,北上廣三四套房,只能歸於中上階層,遠達不到億萬富翁的標準。

香奈兒包包,百達翡麗手錶,甚至勞特萊斯跑車,這些象徵身份的奢侈品,在億萬富豪眼裡,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用品。

更何況,這些奢侈品,並不是只有他們才消費得起的。普通人咬咬牙,也買得起香奈兒;中產階級的有錢人,狠狠心也買得起勞特萊斯。

如果這些品牌已經不是隻有富豪才能擁有的,那麼它們象徵身份的使命就無法達成。

人們購買奢侈品,並非為了物質本身,而是為了身份。

在高檔香菸行業,軟盒香菸比硬盒香菸的價格高出一截,即使裡面的香菸一摸一樣。

原因並不是軟盒包裝比硬盒包裝成本高,而是軟盒難以保持硬挺乾燥,擠地鐵的人,把煙盒放到褲兜裡的人,無法維護這樣的軟盒。

一樣東西難以獲得或者難以維護,都能讓其成為某種身份象徵。

穿高跟鞋,做美甲也是如此,高跟鞋和美甲,都不適合體力勞動的場景。所以上班白領們,名流小姐太太們,都喜歡蹬一雙不舒服的高跟鞋出門,某種程度上,它們代表了嬌貴。

而對於億萬富翁們來說,軟盒香菸,高跟鞋和美甲顯然都不足以象徵其身份。

在BBC出品的另外一檔紀錄片《富豪與我們》中,某位百萬富翁說:

真正的有錢人想要的是獨一無二的體驗,比如環遊太空,這些其它有錢人做不到的事情。買輛勞特萊斯有什麼了不起,一個足球運動員也能買得起。

翻譯一下:富豪們要炫耀出更高級的逼格。

瞭解了這點,也就理解了《億萬富翁們的饕餮盛宴》中,為何一位土豪會花5000鎊買一口酒喝。

據說那是一瓶極為稀有的白蘭地,高端俱樂部的酒保大叔說,這瓶酒不是你花錢就能喝得起的,只有特定的人才能配得上這瓶酒。

做高定行業的人,拍馬屁於無形的功夫的確一流。

很多人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都覺得裡面的富人是傻子,被奸商們忽悠了,花大錢買了無用的東西。

比如300鎊一杯的咖啡,純屬是騙傻子的;

還有需要花費1萬鎊的聖誕節小飾品,義烏小商品城歡迎你好嗎?

以及專門給富豪們取餐的小哥,居然要收4000鎊的人工費,你知道餓了麼外賣只要五塊錢嗎?

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傳說中的人傻錢多沒錯了。

但是,億萬富豪們的生活,是我等吃瓜群眾難以想象的。他們的1000鎊,也就相當於我們的5鎊。

對於他們來說,食物不僅是食物,裝飾品也不僅是裝飾品,它們帶來的額外快感,也是其價值的一部分。

10塊錢一袋的雀巢速溶咖啡,能和328鎊的貓屎咖啡比嗎?

2塊錢的義烏小商品,能和用真金手工打造的小松果比嗎?

等半天才來的外賣,能和送到嘴邊的米其林餐相比嗎?

有錢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不用言不由衷,好東西就是好東西,越貴,它的品質和品牌溢價就越高。

即使最後這東西不對口,但起碼人家有能力嘗試一下,試過後,不喜歡不再消費就是了。

他們是花錢買個新鮮,而我們,還在實用主義階段。

就像片中這位伊朗女模特說的,重要的不是奢侈品,而是買它們時的感覺。太美妙了。

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尤其是當錢不是問題的時候,人就愈發地作妖。有些富豪們的行為,的確只能用獵奇來形容了。

最好笑的,是一位女士說,她吃的燻鮭魚非常特殊,是私人供應的。這些鮭魚在熏製的時候,會有人給它們彈爵士;富豪女士聲稱:聽了爵士的燻鮭魚的確更好吃。

我: 黑人問號臉。

但凡這些魚是個活物,你放音樂給它們聽就算了;它們都是一片片的鹹魚了,能聽見個鬼的音樂啊?!

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場,不管有錢人提出多麼無理的要求,總有人能夠滿足他們。

因為他們能付得起可觀的價格。

在高定行業,是不能對客戶說不的。

其實不光普通人難以理解富豪們的生活方式,高定行業的從業者們,即使他們一個個人精似的,像富豪肚子裡的蛔蟲,對於他們的生活方式,也無法完全認同。

私人飛機餐提供商的員工說:

我覺得這些食物的價格貴得離譜,富人們花錢,好像就是為了揮霍。

但整個高定行業的人也明白,富豪們是他們的衣食父母。正是他們有這樣的需求,才催生了這個行業。

給私人遊艇提供貨物的老闆特別實誠:他們養活了整個行業。

相比之下,私人遊艇上的私人廚師王師傅,就不怎麼地道了。

王大廚辭掉了餐廳的職位,到遊艇上給富豪們當私人大廚。雖然大廚從富豪那裡賺了錢,但心裡是很看不上這群貪婪的有錢人的。

王大廚心繫天下,幾次想去教訓他們,讓他們睜眼看看阿富汗的難民,看看在貧窮線掙扎的人,還好意思揮霍無度嗎?

看來仇富心理,哪個國家都有。

且不說自己賺的錢,愛怎麼花天經地義。

富人們不揮霍,怎麼買魚子醬,松露,買私人遊艇,私人飛機,怎麼僱私人廚師?多少人的經濟來源,都是因為富人們的揮霍。

聖母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太容易自己感動,以至於情緒失控,不考慮後果。

推薦大家去看看這部紀錄片,雖然它的拍攝手法,後期製作,在優秀的紀錄片中都排不上號;但是它有很強的生活指導意義。

一共五集,它反覆地重申了一個觀點:有錢真好。

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是句廢話,誰還不知道有錢好呢?

事實上,很多人在潛意識裡,扭曲和醜化有錢人的生活,認為他們傻,被商家忽悠著花錢;認為他們一味只追求貴的東西,根本不懂得什麼是好東西。魚子醬有什麼好吃的?還是豆漿油條吃著舒坦。

作為一個窮人,小編沒法告訴你2.4萬英鎊一罐的魚子醬好不好吃;但是我明白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有錢人的生活之所以過得爽,不是因為他們總是吃奢侈品,買奢侈品,而是因為他們負擔得起這樣的生活。

任何事情,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多選題;

在私人飛機上,他們可以點麥當勞歡樂餐,可以點很辣的咖喱,也可以點2000鎊一瓶的98年紅葡萄酒。

而我們只能選擇飛機餐;

金錢給人帶來的自由,就是多選擇性。當別人遇到難題無路可走的時候,你永遠有迴旋的餘地,這就是極其幸運的人生了。

這麼一部扎心的紀錄片,居然還讓我強行熬了這麼一鍋毒雞湯。實話告訴你們,我在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根本沒想這麼多,全程腦子裡就回蕩著五個大字:有錢真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