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知道的認識自我和個人成長(乾貨)

蘇格拉說:“人啊,認識你自己

。”


認識自己,幾乎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功課。然而,我們的教育卻極少教我們認識自己。我們對自己的瞭解,也許還沒有對手機上的遊戲軟件瞭解得多;也許還沒有對某部你追了很久的電視劇瞭解得多;也許還沒有對你整日研究的學術瞭解得多。


我們因為不瞭解自己,會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屢屢碰壁。那麼我們要怎麼認識自己呢?


你需要知道的認識自我和個人成長(乾貨)


我們要認識自己的人生目標。


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商人、律師、作家...


你為什麼要成為這樣的人?

人生的困境常常來自於執著“如何達成”的路徑,而忽視了“為什麼要達成”的意義。


比如:

你關注“我如何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路徑問題, 卻忽視了“我要找什麼樣的好工作”的方向問題。


你關注“我如何才能幸福”的路徑問題,卻忽視了“幸福對於我來說是什麼”的方向問題。


你專注“我如何才能找到愛我的人”的路徑問題,卻忽視了“我要找什麼樣的伴侶”的方向問題。


這種就像是你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掏出手機打開導航軟件,首先是要輸入目的地,然後根據時間和路況信息規劃路徑。你沒有辦法在知道目的地之前先知道具體該怎走。


這種在戰術上的勤奮,戰略上懶惰的思考方式,就如同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便開始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撞到自己傷痕累累的時候,才知道停下來認識自己。


你需要知道的認識自我和個人成長(乾貨)


我們要認識自己的優勢。


我們都知道與其彌補短板不足,不如發揮自己的長板優勢。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如何發揮長板優勢。


比如:

你的優勢是文字表達,你希望自己馬上就能寫出閱讀量10萬多的文章,一個月就能成為暢銷書作者....


你的優勢是演講,你希望明天你就能站在有五千人的講臺上演講,一個月就能成為演講大師.....


如果不能達成,你就會質疑這種優勢,然後投入到下一段“優勢尋找之旅”。


這種思維是將優勢作為自己可以不努力的藉口,畢竟“這不是我的優勢“比“我不願意努力”聽起來更容易原諒自己。


想要找到優勢,人生就能馬上開掛逆襲,註定是要失望的。

我們每個人的優勢只在進入某個領域內能起到快速領悟的作用,而要達到高手級別還需要類似一萬小時、刻意練習式的投入。


所以,在我們認識到自己優勢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有遠征者的勇氣和耐力。


你需要知道的認識自我和個人成長(乾貨)


我們要認識自己的隱秘卡點。


我們既然有容易上手的優勢地方,就一定會有被卡住的地方。我們不認識卡點,就容易反覆在同一個問題上不斷的經歷挫敗,但看不到事件背後的卡點,以為生活故意在跟自己過不去。


講個我自己的故事。(有點暴露隱私)

我的同學都知道我喜歡大叔,準確一點,戀父情結。所以,我在讀書的時候沒有談戀愛,因為身邊沒有談戀愛的對象。但我的友情卻一直不順利。


我自認為我對朋友很好,不曾虧待她們,但沒多久就漸行漸遠。那時候我認為我不適合有朋友。


在我最好的朋友(同班同學)和我鬧彆扭時,把我的QQ刪除了,這更加堅定了我要輟學的想法。那段時間,因為家庭原因,我想出去賺錢,我不想再從家裡要錢了,所以一直有著輟學打工的想法。


暑假放假,我搬走了行李,問我父親要了兩千元去昆明找工作了。


工作不久,我才開始反思為什麼會這樣?


跟她們在一起相處時,我很開心,我感覺到有人在意我。我不在那麼以自我為中心了,更懂得付出和隱忍。但是,我又感覺自己很依賴她們,害怕沒有她們。


如果沒有她們,我就會感覺沒有人關心我,沒有人在意我,沒有人在我無助的時候聽我傾訴,沒有人會陪伴我了。


而在假期間,我是怎麼度過的呢?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做事。


頓時發現,我把朋友當做家人一樣。因為,只有家人會無私奉獻,不求回報,不管如何衝突都不會離開的。而朋友之間是平等的,或者說如果衝突過大就會分離。


我和每個人相處都會把自己真心交付,同時也希望她們能夠像家人一樣一直陪伴著我。但,這種朋友是不存在的。朋友是獨立的個體,她們不是我的家人,沒有義務隨時隨地的陪伴我,她們也有她們的朋友,她們也有她們的生活。


那一刻,我明白了,只有我自己才會每時每刻陪伴我,所以我應該對我自己好。因為我才是永遠不會離開我的“朋友”。


之後,我也發現導致我友情失敗,喜歡大叔的卡點是我實際上在找內心深處父親的陪伴。


因為我父親在我小時就外出打工,那時候我很孤獨,我很希望父親能夠陪伴我。我是他上輩子的小情人呀。


當發現這些問題後,我開始對自己好,對別人不再會有那麼多的期待,慢慢地治癒自己童年缺失的陪伴,同時也治癒好了我的戀父情結。


所以,當你遇到讓自己不舒服的人,不舒服的事情,感覺自己被卡住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讓你不舒服的不是這個人,不是這件事,而是內在有未被化解的卡點。那些讓你傷心痛苦的人,其實都來度你衝破這個卡點的。


你需要知道的認識自我和個人成長(乾貨)


所有的道理你都必須都體驗,才是正真知道。


如果只是頭腦上知道認識自我的重要性,沒有把“知道”轉化為行動,這樣的“知道”毫無價值,無法讓自己得到成長,也無法改善自己的生活際遇。


就像你經常說的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廢話不多說,總之,你要去行動,你要去成長。


個人成長”這個詞已經爛大街了,但到底什麼是個人成長,個人成長的步驟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說得清。


不以市場價值為目標的成長,都是自嗨。

發現了嗎?那個經常在朋友圈打卡,沒堅持多久就停了的好友;那個逢人就說自己要做新項目,但沒過多久就沒有音訊了。其實他們只是在自嗨,自我感動罷了。


每一個想成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職場人,或者想發展個人事業的自由人,首先應該先成為產品經理。把自己當做產品,全方位運營自己的交付成果,創作出符合客戶需求的、客戶喜歡的、客戶願意買單的產品,而不是孤芳自賞的東西。


如果得不到市場的認可,沒有客戶願意用鈔票給你投票。那麼,你的成長則是無效的。


並且,你需要市場的認可,才能繼續成長。你的產品不能給客戶提供價值,就不能立足於市場。所以,多投資自己,優化自己,給客戶提供更好的價值吧。


現在來問個人成長是什麼,你知道了?

成長的三階段:深刻的自我認識、知行合一、有市場價值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