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中宗第二次登基,从此重见天日,又开始了自己的帝王生涯,而这次与第一次不同的是,他不再是母亲的道具,却成了妻子和女儿的玩偶。起伏波折的帝王生涯,使他的精神遭受极大刺激,称帝以后,李显政治上无所作为,生活上窝窝囊囊,这倒成就了一个强悍的皇后韦氏。韦后擅权也许是唐朝特殊的开放风气的缘故,武则天死后不久,竟然有人想效法她,再创造出一个女皇来。然而,此人既无其才,又无其德,剩下的只是野心。她便是中宗的妻子韦后。韦氏出身名门,颇有灵气。中宗被废,韦氏自然也荣辱与共,随之一起被废。


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他们先是被幽禁于皇宫别院,继而被流放到房州,在房州亦被软禁。在武则天当皇帝的15年里,他们夫妻俩的确是胆战心惊地过日子,李显惟恐什么时候厄运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以每当京城有诏书传来,李显都惶恐地要自杀。这时候,妻子韦氏总是劝他说:“人世间祸福无常,最多也不过一死,你又何必如此害怕?又为什么要急着自杀呢?”就这样,夫妻俩相依为命,一起度过了十五年的惶恐岁月。中宗从内心感激这位患难与共的妻子,在房州时曾经心血来潮地对韦氏说:“假如有一天,你我夫妻重见天日,一定让你随心所欲,我绝不加阻拦。


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韦后本来就是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只是由于武则天的存在,抑制了她的野心。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她代替李显成为一家的精神支柱。高贵的出身和艰难的生活经历使韦氏养成了强悍的性格。中宗第二次登基复位以后,政治上毫无主见,对韦后言听计从,尤其是当年在房州曾有誓言,也不好拒绝韦氏的要求。中宗复位不久,边患不断,灾荒也接连发生。公元705年,陕西降特大冰雹,伤禾稼无数,个别地方颗粒无收;过了两年,山东、河南、陕西一代发生了大瘟疫,百姓染疫而死者不计其数,再加上朝廷内的武氏势力仍很强大,所以,唐朝的政局应当说很不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韦后竭力怂恿中宗享乐,不问国政。她对中宗说:“十多年的苦难我们已经受够了,现在就要过自由自在的天子生活了。”韦后有意效法武则天,想让中宗不问朝政,以便自己伺机掌权。在韦后的怂恿下,中宗不顾民间疾苦,即位当年十一月,他们就一起到洛阳城南门楼观看了泼水胡戏。当时天气严寒,北风凛冽,北方胡人裸身挥水,舞蹈自如。中宗和韦后身穿轻裘,从早到晚,不知疲倦。次年春天,中宗又和韦后一起登上玄武门,观看宫女大疯(即聚会饮酒)。韦后还觉得不过瘾,又请求中宗命宫女左右分队,互相殴打,以决胜负。他们还派遗宫女开办集市,令百官公卿扮作商人前往交易,因买卖不公,大臣和宫女们互相辱骂,言词卑猥,中宗和韦后看了以后却哈哈大笑。又过了一年,正值正月元宵期间,中宗和韦后脱去龙凤袍,换上百姓装,带领大臣们夹杂在长安市民中间,在化度寺门前的大街上观赏花灯。这一夜,中宗还依照韦后的意见,放出几千名宫女看灯,致使一半以上的宫女都跑掉了。


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中宗沉迷于享乐,韦后就像当年高宗时代的武则天,堂而皇之地垂帘听政、干预朝政了。当年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未能触及武三思等武氏势力。事后武则天迁居上阳宫,中宗对武三思并不在意,还时常去这位亲家家中。张柬之等多次劝他将武氏等人诛杀,中宗也没有听进去。武三思知道张柬之等人对他仇视的态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先将旧日相好上官婉儿推荐给了亲家翁中宗皇帝,并借机亲近韦后。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早年因罪配入掖庭,由于她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又明习吏事,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武则天当年就十分喜欢她。上官婉儿的美貌与才学名闻朝野,中宗一见她,十分喜欢,当即封为婕妤,不久又封为昭容,所以上官婉儿又称上官昭容。中宗对这位风流才女十分宠重,还让她专掌制命,委以重任,同韦后一起居中用事。而韦后自从上官婉儿人宫,不但不觉得反感,反倒觉得多了一个好帮手,上官婉儿也果然经常为她出谋划策。


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上官婉儿画像


这样一来,武三思和韦后的关系也更加密切了。不久,两人就发生了越轨之事。《旧唐书》就有这样的记载:“武三思蒸于后。”中宗耳边经常听到韦后、上官婉儿说武三思的好话,也就对他更加信任,对他同韦后的关系,中宗也不介意。一个春日困人的日子,午后无事,韦后心中记念武三思,便恹恹地打不起精神,中宗了解她的心思,便命太监宣召武三思进宫,韦后见了武三思,顿时笑逐颜开,命宫女摆上赌具,和武三思玩儿起赌双陆的游戏来,中宗则在一边手握筹码,替他俩计算输赢。韦后故意撒娇弄痴,逗着武三思玩笑,把中宗可怜巴巴地撇在一边。这时,内侍进来奏称,丞相李峤有要事进宫来面圣,中宗闻报连忙出去了。这里韦后见中宗身影刚闪过门口,就倒在武三思怀里,两人手拉着手进寝宫去了。中宗对韦后与武三思的关系十分清楚,却并不觉得武三思对自己不恭。他觉得韦氏年已半老,仍有人对她感兴趣,反倒替她高兴。尽管唐代贞操节守观念极为淡漠,但像中宗这样的皇帝实在也是“气量不凡”了。


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武三思之子既娶了中宗的爱女安乐公主,便有了靠山,而武三思又与韦后私通,更是有恃无恐了。武三思在韦后的支持下,设即将拥立中宗的张柬之等五位大臣贬出朝廷,不久又将他们杀死。这样,在中宗身边,结成了一个以韦后、上官婉儿和武三思为基点的弄权铁三角,中宗成了一个傀儡。韦后的女儿、武三思的儿媳安乐公主是中宗和韦后在前往房州的途中生下来的,她从小被中宗夫妇娇惯坏了,极其骄横不法。她曾经对别人说:“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阿武”指的是武则天。为了得到皇位,安乐公主与其公公武三思密谋串通,一心要废掉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这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如同儿戏的异想天开的想法,但在无奇不有的唐代,也难保没有实现的可能。皇太子李重俊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和恐惧,他要先下手为强,擒杀韦后和安乐公主。

景龙元年(707)七月,太子与左羽林军大将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伟等人,假借皇帝的命令,率领羽林军骑士三百人,冲入武三思的家里,杀死了武三思和武崇训及其亲属党羽十多人,然后又自肃章门斩关而人,企图一举杀掉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当时,中宗夜宴刚刚结束,忽闻太子作乱,就连忙与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一起来到玄武门,并急命右羽林军大将刘景仁率百余骑前往护卫,又急忙宣布赦免一切跟从起事的人员。众人一听太子原是矫诏,又闻皇上的赦免令,就纷纷弃戈投降,最后只剩下三两个人跟随太子逃走。后来逃到今陕西的户县,在林中休息时,太子被随从杀掉。


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左羽林画像


李重俊政变清除了实际掌握朝政的武三思,这对武氏集团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韦后集团的势力和气焰却丝毫未减,反而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们与宰相宗楚客密谋,诬告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参与了太子李重俊叛乱的策划,要求中宗将他们问斩。对这种过分的苛求,中宗甚感惊愕。他实在拿不定主意,便去找吏部尚书兼御史中丞萧至忠商量。萧至忠泪流满面地对中宗说:“难道陛下就容不下一弟一妹吗?”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才算免了杀头之祸。

韦后还乘机诬陷宰相魏元忠与太子有勾结,驱逐他出京,从此独揽了大权。东宫虚位,进一步刺激着韦后攫取最高权力的欲望。景龙二年(708)春,宫中有人阿顺韦后的意思,说她的衣箱中有五龙飞出,中宗便命画工绘制下来,出示朝廷,大赦天下。景龙三年(709)冬,中宗要于城南行郊天大礼。在国子祭酒祝钦明、尚书右仆射韦巨源等亲信的鼓噪下,韦后更以非同寻常的姿态参加助祭,并于皇帝之后为亚献。这表明,韦氏的权势也是极为显赫。中宗的懦弱和傀儡地位,为韦后的专权打开了方便之门。她千方百计地扩大韦氏家族的势力,企图造成韦氏家天下的形势。她首先追亡父韦玄贞为上洛王,又改为邦王,建庙称为“褒德陵”。对这种越行为,朝臣敢怒不敢言。随后,韦后借中宗之手,封堂兄韦温为鲁国公礼部尚书,韦温的弟弟韦前为曹国公左御林将军,又将成安公主嫁给韦奇之子韦捷。外戚韦氏一族的势力开始膨胀起来。


揭秘“和事天子”唐中宗的皇后韦皇后是如何一步步擅权的


由于韦后把持朝政,不少大臣都看她的脸色行事,根本不把中宗皇帝放在眼里。景龙四年(710)正月,吐蕃使者迎娶金城公主人藏,中宗派侍中纪处讷护送金城公主前往,但纪处讷以种种借口推辞不去。中宗又命中书侍郎赵彦昭出使,谁知他也同样不听调遺。纪、赵都是韦后的党羽,中宗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派了左骁卫大将军杨矩为使者送金城公主出发,自己还亲自送到始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