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把华为逼出了“鸿蒙”,把华为逼成了“苹果”?

4月21日,华为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实现销售收入1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这一成绩是在美国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科技霸权,假借安全之名,对华为围追堵截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迫于美国政府的淫威,不少国际科技企业已经对华为断供,其中华为手机最大的危机,不在于手机零部件,而在于受制安卓的应用生态。因为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市场上,谷歌应用商店几乎是安卓用户下载手机应用的唯一入口。由于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市场上,谷歌应用商店可以看作是安卓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应用生态的掣肘,其核心就在于操作系统本身了。

华为应该早就意识到了操作系统的价值,所以几乎在被美国商务部列入管制“实体名单”的同时,就宣布了“鸿蒙”系统的面世。余承东曾表示“之所以自主研发操作系统,主要是作为风险备用,如果美国科技巨头停止向华为授权现有系统的话,华为就可以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显然华为已未雨绸缪许久了。

提到鸿蒙,也不得不说一下EMUI。EMUI是华为在目前最新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慧屏)等终端设备上使用的一套用户界面,目前已经更新到了10.1版。这套用户界面本身并不是操作系统,而是基于操作系统实现的一系列基础应用和用户体验优化。

而在华为内部,EMUI 和鸿蒙也是两个不同的开发团队,但彼此间会共享部分技术特性与资源,EMUI 本身就是面向未来的全场景全连通的用户体验,这个跟鸿蒙最终实现大一统的操作系统的定位是一致的。

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我们其实很难感知华为EMUI的底层究竟是何操作系统。有消息说,华为的鸿蒙系统已经搭载在智能电视(智慧屏)上了,也就是说,同为使用EMUI的华为手机和智能电视,其底层的操作系统,可能一个仍是安卓,一个却已经变成了鸿蒙,但作为用户来说,由于一直用的都是EMUI这套用户界面,所以完全不会有感知。而随着鸿蒙系统的持续完善,或许有一天,鸿蒙系统完成在手机中的“暗度陈仓”,替换掉安卓系统,成为手机EMUI的底座,也将是大概率事件了。

随着华为主要芯片的国产化,操作系统可以看作是华为成为“苹果”一样的自建生态体系的科技巨头的最后一块拼图了。而华为自己有硬件产品,出货量庞大,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市场,软件开发商之间竞争激烈,都不会和用户过不去的,为华为的产品,移植一套应用(很可能只需要简单的重新编译),代价极低,因此华为软件生态的构建,几乎不会有什么阻碍。把一家本属于安卓阵营的,本想着共同帮着谷歌和美国做大市场的企业,逼成了不得不自食其力的“封闭”企业,只能像“苹果”一样活着,对于华为,以及对于美国来说,到底最后谁是赢家呢?

美国制裁,把华为逼出了“鸿蒙”,把华为逼成了“苹果”?

创作不易,欢迎朋友们关注、评论、转发。如企业转载或其它,请联系:keji5u(科技无忧订阅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