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1941年1月,日軍指揮官佐佐木二郎率領5000名日軍趁著夜色包圍了潘家峪,在天亮後,日軍挨家挨戶搜查百姓,不管是男女老幼,全部都被帶到村頭集合,如果有村民不去,日軍直接將其殺害。

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日軍將全村村民集中在村邊西大坑附近,隨後又將一部分村民帶到了潘家大院內,這時候有些村民發現院子裡堆滿了柴草,村民們發現了日軍的意圖,但還沒等到他們向外逃,日軍就開始進行瘋狂屠殺。

這場屠殺進行了一天一夜,很多村民在死前飽受凌辱,當時有1230人被日軍屠殺!之後日軍又縱火焚燒村莊,最後整個村子的倖存者只有43人。

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日軍為何要對一個小村莊進行屠殺?

潘家峪地形比較複雜,當地的百姓積極參加抗日組織,可以說潘家峪已經成為了最堅實的抗日堡壘!

日軍為了打擊抗日力量,他們採用了各種措施,而且經常派遣特務前往潘家峪進行偵察,潘家峪百姓對日軍深惡痛絕,他們發現特務後,直接帶著民兵追打特務,當場打死了一個特務。對於這樣的情況,日軍自然無法容忍,他們決定在春節之前在潘家峪實施屠殺,以此打擊抗日武裝力量。

冀東軍分區十二團團長曾克林聽到日軍在潘家峪的暴行後,他立刻派人前往潘家峪開展救助工作,當戰士們來到潘家峪後,他們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那些遇難者的死狀極為慘烈,屍體還被烈火焚燒,有些甚至都無法分辨性別,最後只能根據年齡修建了四個集體墓穴。

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復仇小隊

在善後工作完成後,那些倖存者發誓一定要向日軍復仇,其中有一個叫潘賀皋的人,他聯合6位村民成立了7人復仇小隊,最開始他們7人只有一杆生鏽的莫辛納甘步槍、一把大刀和兩顆手榴彈。

雖然武器極為簡陋,但他們毫不畏懼,一直在尋找機會向日軍復仇,有一天他們發現有200多名偽軍離開了縣城,他們一路尾隨,並趁機用槍滅了一個日本軍官。

7人復仇小分隊取得了第一場勝利,這極大的鼓舞了他們的士氣,於是他們想要擴大戰果,但只有一杆槍遠遠不夠,因此他們每天晚上都會去其他村莊進行偵察,終於在蓮花西村發現了一個落單的偽軍,他們趁機殺了偽軍,搶到了一杆槍。

復仇小隊接連取得戰果,當地的百姓對他們也非常支持,有些村民還貢獻了自己珍藏的步槍,這也讓7人小分隊的實力迅速增長,之後他們又換了一個名字,也就是"潘家峪復仇武裝青年隊"。

此時他們不再東躲西藏,而是開始主動出擊,他們經常前往日軍據點進行摸查,如果對方的人數不多,他們就會下手,有一次還讓他們幹掉了3名日軍。

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參加八路軍

隨後"潘家峪復仇武裝青年隊"的名聲傳到了曾克林的耳中,他派人聯繫潘賀皋等人,並將這支隊伍收編至八路軍第十二團,並組建連級建制的"潘家峪復仇團"。

曾克林很照顧這些人,他希望能保護這些倖存者。而這些潘家峪的倖存者對能夠接受正規訓練感到很高興,他們在軍中苦練殺敵本領,希望有朝一日能報仇雪恨。

在潘家峪復仇團成員軍中進行訓練時,他們聽到團長曾克林打算帶著部隊伏擊一支外出的日軍,這支日軍也曾參與過潘家峪大屠殺,這樣的消息讓潘家峪復仇團成員十分高興,他們主動請命參加這次戰鬥,但團長曾克林卻沒有同意,畢竟在戰場上刀槍無眼,他並不希望這些倖存者出現意外,因此他沒有同意,而且還將這些人關進了軍營。

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這場伏擊戰十分順利,四十多個日軍全部被打死,雖然我軍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但復仇團成員們卻不高興,他們也想參加戰鬥,但團長卻不同意,因此他們向團長表示想要脫離隊伍。

曾克林找到了復仇團,並對他們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們的命不只是你們自己的,還是在潘家峪死去的1230人的,如果你們犧牲了,潘家峪就真的沒人了,這個仇也不只是你們的仇,我們八路軍也要向敵人報仇。

曾克林的話讓復仇團很感動,此後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在經過一年的艱苦訓練後,他們也參加了幾場戰鬥,此時他們所在的復仇團已經擁有了120多人。

在1942年,復仇團得知潘家峪慘案的製造者佐佐木二郎打算進山鎮壓抗日隊伍,他們主動向曾克林請命,希望能參加這次戰鬥,團長曾克林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在伏擊圈選好後,佐佐木二郎帶著一百多名日軍很快到達了指定地點,這場戰鬥十分順利,我軍將日軍團團包圍,復仇團成員作戰異常勇猛,他們親手擊斃了潘家峪血案罪魁禍首佐佐木二郎,全殲了180多名日寇,為潘家峪鄉親們報了血海深仇。

潘家峪慘案:1230人被日軍屠殺,倖存者參軍親手擊斃罪魁禍首!

此後,潘家峪復仇團在戰火中不斷蛻變,併成為了一支優秀的抗日武裝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