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挽狂瀾於既倒,沒有他,東晉或提前80年亡國,房玄齡狂贊

獨特分析視角,不一樣的歷史解讀。

在中華民族光輝璀璨的歷史中,湧現出眾多的“民族脊樑”,有的彪炳史冊,千古流傳,有的則是低調內斂,不為大多數人所熟知。但,這些民族脊樑,無一例外的都為華夏民族的延續以及百姓的福祉付出良多。今天我們就來細說一位,曾經三次挽就東晉免於戰禍的名士——郗鑑。

郗鑑出自於高平郗氏(山東金鄉縣),是東漢以來的高門士族子弟。郗鑑是東漢御史大夫郗慮玄孫,也是東晉少有的深明大義的政治家。在東西兩晉這個時期,大多數的世家大族子弟都是以本家族的利益為重,即使風流如謝安一般的也不例外。而郗鑑卻能夠一直以國家、百姓為重,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本片文章作者將著重從三個事件講述郗鑑在東晉初年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郗鑑在這些事件中的斡旋與調和,東晉極有可能堅持不了百年之久,江南之地也將如北方一樣,陷入連年的戰火之中。

三次挽狂瀾於既倒,沒有他,東晉或提前80年亡國,房玄齡狂贊

《書聖王羲之》劇照

匡扶晉室,平定王敦、蘇峻之亂

  • 皇權凋敝,世家猖狂

東晉政權是皇權與高門世家之間共同發展維持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世家大族的權力往往超過了皇權。東晉時期的皇權,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低落的一段時期。除了廣泛流傳於世的“王與馬,共天下”之外,還有一句名言:

政由桓氏,祭則寡人

這是出自於東晉簡文帝之口。這時候的皇權只是象徵性的。國家大權,全部被桓溫一族所掌握。其他的世家大族也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作出選擇。

  • 王敦第一次叛亂

東晉初年,江南政權的建立與穩固實際上全賴於琅琊王氏一族。其中王導居都城建康,總攬大權。王敦掌握兵權,佔據荊州、江洲等上游地區。兩人相互配合共同維持偏安一隅的東晉政權。

但是好景不長,晉元帝司馬睿不甘心被琅琊王氏所擺佈,所以開始重用忠於皇室的臣子,首當其衝的就是刁協與劉隗。這兩個人站在皇室角度,攛掇晉元帝將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晉元帝也深以為然,開始培養自己勢力。

晉元帝這麼一搞,受到衝擊的必然是當朝權力最大的家族琅琊王氏。王導的反應還不是很強烈,王敦就不一樣了。王敦認為,晉元帝的皇帝寶座是琅琊王氏給的,現在當了皇帝就想過河拆橋,肯定不可以。另外一方面,王敦自始至終也看不上晉元帝司馬睿,王敦認為應該讓繼承東海王司馬越衣缽的司馬衝做皇帝。

所以王敦與晉元帝司馬睿開始產生隔閡。王敦手握東晉絕大部分的兵權,所以先下手為強。公元322年,他以“清君側”的名義殺進了都城建康,其中刁協被殺,劉隗跑到後趙。王敦徹底掌控了東晉政權。晉元帝鬱鬱寡歡,最終死於自閉。晉明帝司馬紹繼位。這是王敦第一次叛亂。

在王敦第一次叛亂時,郗鑑仍然滯留在北方。他正在率領著一批流民抵抗後趙的侵襲。這時候的他,還沒有參與到東晉政權的核心部分。但是晉元帝司馬睿已經開始留意這批流民與流民帥了。

  • 平定王敦第二次叛亂,維護東晉政權

等郗鑑從北方受命南來都城建康之時,王敦第一次叛亂已經結束。當時的王敦準備取東晉而代之,但是其他的世家大族都極力反對,比如太原王氏、陳郡謝氏等,甚至於他自己的堂弟也反對。王敦迫於無奈,重新回到上游的武昌鎮守,遠程遙控都城建康的政權。晉明帝司馬紹繼位之後,仍然想擺脫王敦的控制,郗鑑所代表的流民軍隊成了晉明帝所依靠的力量。

首先我們先看下東晉初年的兵力部署圖。東晉初年各地的流民湧入南方,實際充當士兵的人口不足,兵力緊張。其中雄踞長江上游的王敦是一支強大的力量,守衛的荊襄之地。另外還有南方陶侃的部隊,其次是駐守在壽春的祖約一軍,這支軍隊是由祖約的哥哥祖逖整合流民組建的。所以綜合來看,屬於皇室的的力量幾乎沒有,皇權不彰也理所當然。

三次挽狂瀾於既倒,沒有他,東晉或提前80年亡國,房玄齡狂贊

東晉主要兵力分佈(綠色字體);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而郗鑑則代表著另外一股軍事力量,就是北方流民組成的流民軍隊,郗鑑屬於流民帥。在東晉初,這類型的軍隊除了郗鑑之外,還有蘇峻、劉遐等。郗鑑因為出身高門,又有學問,所以是這批流民軍隊的代表人物。這部分軍事力量就是晉明帝司馬紹所依仗的。郗鑑也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開始得到東晉皇權的重用。在《晉書·列傳第三十七》中,記載了郗鑑與晉明帝謀劃誅殺王敦的故事。

“時明帝初即位,王敦專制,內外危逼,謀杖鑑為外援,由是拜安西將軍、兗州刺史、都督揚州江西諸軍、假節,鎮合肥”.......“鑑遂與帝謀滅敦”

在同書的《晉書·列傳第七十》中的《蘇峻傳》也記載了此事:

“王敦復肆逆,尚書令郗鑑議召峻及劉遐援京都”

晉明帝司馬紹正是藉助著以郗鑑為代表的流民軍隊的勢力,才敢於與王敦正面對峙。當然,王敦的第二次叛亂因為支持他的人太少,同時王敦自身也是疾病纏身,所以第二次的叛亂並沒有達到第一次的規模。不過正是郗鑑提成的,讓晉明帝徵召流民軍作為皇權的依靠,這才讓東晉的皇室有了暫時可以依靠的力量。也維繫了東晉初年政權的平衡與穩定。郗鑑功不可沒。

大局為重,斡旋帷幄

  • 蘇峻、祖約叛亂後,政治勢力重新劃分

王敦之亂後,整個東晉的政治勢力進入短暫的平衡時期。公元325年晉明帝駕崩,僅在位四年。年僅四歲的晉成帝司馬衍繼位,郗鑑也成為七位輔政大臣之一。好景不長,身為外戚的庾亮沒事找事,經常刺激作為流民帥起家的蘇峻與祖約。於是東晉再次陷入蘇峻與祖約的叛亂之中。此次亂事起於327年,終於329年,在長達兩年的戰火之中,百姓再次經受了兵禍的摧殘。蘇峻、祖約叛亂之後,東晉的政治勢力經過洗牌,重新進行了劃分。下面我們就具體看下各方勢力如何。

三次挽狂瀾於既倒,沒有他,東晉或提前80年亡國,房玄齡狂贊

王敦、蘇峻之亂後的形勢圖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原來王敦佔領的荊襄之地,已經由寒門出身的陶侃佔據,同時陶侃又將荊州下游的江州佔為己有,這樣一來陶侃成為了各方勢力中,勢力最大的一支。其次是鎮守在蕪湖的庾亮。庾亮作為晉成帝的舅舅,是一股外戚力量,佔據建康上游的蕪湖,是屏蔽西方陶侃的首要屏障。都城建康則是由王導繼續居中輔政。建康的右邊京口則是由郗鑑率兵把守,拱衛都城東面與北面的防守。這四人中,雖然王導居中輔政,但是他的軍事力量最弱。即使王導後期開始招攬武將,但是一直沒有實質的改變。如果不是郗鑑的支持,王導也早就成了陶侃或者庾亮的刀下亡魂。下面我們就接著看下郗鑑在這段時期內,發揮的重要作用。

  • 郗鑑反對陶侃發兵討伐王導

陶侃、庾亮、王導三人互有嫌隙。陶侃與王導曾經在郭默事件上產生分歧,陶侃內心對王導充滿了鄙視。所以陶侃曾想率兵沿江而下,討伐王導。當然了,陶侃此舉是針對王導,還是覬覦東晉政權,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陶侃在準備討伐王導前,曾分別徵詢了郗鑑與庾亮的意見。郗鑑是堅決反對。庾亮雖然與王導也有矛盾,但是陶侃討伐王導的路途中,必然要經過他的根據地蕪湖,而且庾亮也不願看到陶侃勢力繼續坐大,所以也是居中斡旋。得不到郗鑑與庾亮的支持,陶侃的發兵必然失敗,所以最終陶侃也放棄了此事。

如果沒有郗鑑的強力反對,陶侃將順江而下,庾亮的勢力是不足與陶侃抗衡的。所以此次郗鑑從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避免了刀兵四起。

  • 郗鑑反對庾亮發兵討伐王導

庾亮、陶侃、王導、郗鑑四人掌控東晉政權的時間也沒持續多久,在公元334年,陶侃病逝。庾亮接任陶侃出鎮江州、荊州等上游重鎮,庾亮的駐守地點也從蕪湖改成了武昌。庾亮離開蕪湖後,建康的王導得到了部署自己力量的機會。此時東晉政治的內部最大的矛盾就是庾亮與王導之間的矛盾。

終於,歷史給了庾亮一個理由。到了公元335年,晉成帝已經長成了14歲的小夥子,在古代已經成年,按理說王導需要還政於晉成帝。不過,王導仍然沒有放權。在《晉書·列傳四十三庾亮傳》中記載了庾亮寫給郗鑑的書信:

“昔於蕪湖反覆謂彼罪雖重,而時弊國危,且令方岳道勝,亦足有所鎮壓,故共隱忍,解釋陶公。.......春秋既盛,宜復子明辟。不稽首歸政,甫居師傅之尊......公與下官並蒙先朝厚顧,荷託付之重,大奸不掃,何以見先帝於地下!”
 

在本封書信中,庾亮提到了陶侃曾經意欲討伐王導的事情。同時也表明,王導不及時歸政應該收到嚴懲。最後邀請郗鑑一起起兵除去王導這個“大奸”之人。同書中,寫了郗鑑的意見:

“鑑又不許,故其事得息。”

庾亮此次意圖,又因郗鑑的反對而被擱置。再次免去了一次江東百姓的刀兵之禍。

三次挽狂瀾於既倒,沒有他,東晉或提前80年亡國,房玄齡狂贊

《書聖王羲之》劇照--郗鑑的女兒郗璿

結語

伏契克說: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郗鑑可以被稱得上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他在幾個關鍵節點的決定,對東晉政局的穩定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不論是在王敦之亂,還是在陶侃、庾亮準備討伐王導的事件中,他都沒有謀取私利。基本都是以國家大局為重,以維護東晉的政權為主。在東晉這種世家大族輪流執政的環境中,郗鑑能夠出淤泥而不染,更是難能可貴。郗鑑留在京口的流民軍也是北府兵的前身,他為東晉留下了一批忠於晉室的強大軍隊。

以上就是本期的圓桌曆史,歡迎關注、評論、轉發,謝謝。

三次挽狂瀾於既倒,沒有他,東晉或提前80年亡國,房玄齡狂贊

《書聖王羲之》劇照--王羲之與郗鑑的女兒郗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