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至30歲的青年人有必要補鈣嗎?

最近,跟一些年輕的朋友聊天,我發現很多20-30歲年輕人普遍關心的問題是:護膚和瘦身。往往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補鈣。

在我們很多人的意識中,好像只有孩子和老年人才需要補鈣。我曾問過好幾位二十多歲風華正茂的小姑娘,平時注意補鈣嗎?她們話裡話外的意思是:我還年輕,我又不缺,我補那玩意兒幹啥……

事實上,你真的不缺鈣嗎?

20至30歲的青年人有必要補鈣嗎?

我國最新的膳食指南,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要補充800毫克的鈣。50歲以上的老人要補充1000毫克的鈣。

那我們真實的補鈣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來看一下從1982開始的全國營養健康調查數據:

1982年,中國城鄉居民平均鈣質攝入量為694毫克/日;

1992年,中國城鄉居民平均鈣質攝入量為405毫克/日;

2002年,中國城鄉居民平均鈣質攝入量為390毫克/日;

2012年,中國城鄉居民平均鈣質攝入量為364毫克/日。

事實上,我們對鈣的攝入量一直都是缺的。

相對比男性,女性在50歲絕經後(更年期),女性的雌激素水平驟然下降,會再次發生骨量滑坡,年輕時候的骨質量不高,就會大大增加患骨質疏鬆的風險。

根據2018年《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老年人(65歲以上),骨質疏鬆率為32%,但女性卻高達51.6%。也就是說,在骨質疏鬆人群中,平均2箇中就有1個女性患骨質疏鬆症。

20至30歲的青年人有必要補鈣嗎?

所以,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要好好注意補鈣,提升骨質量,降低老年發生骨質疏鬆的風險。這裡說的“年輕”,特指35歲以前。等你到50-60歲,再想起來去補鈣,那可能就來不及了。

為啥補鈣的最佳時期是35歲以前呢?因為成年人骨骼中的鈣,主要受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影響,維持在一個動態平衡之中。簡單的說,成骨細胞會將血液中的鈣補充進骨骼,破骨細胞又會將鈣從骨骼中釋放出來。

由於各種激素的原因,在30歲以前,成骨細胞會相對活躍,骨骼中鈣的沉澱會逐漸增加,骨量也會慢慢增加,一般30至35歲到達峰值。35歲以後,破骨細胞會相對活躍,骨骼中的鈣又會緩慢的流失,骨量也會跟著慢慢減少。即使你在35歲以後補充了足夠的鈣,也只是減緩了鈣質流失的速度,並不能逆轉鈣質流失的局面。

這麼說太學術了,為了方便理解,我給大家做個比喻吧。

我們可以把鈣想象成“錢”,骨骼就是銀行。從我們出生開始,我們吃進去的鈣就像是往“骨骼銀行”裡面存錢。等我們到30至35歲,“骨骼銀行”能吸收的存款,達到頂峰。

與此同時,“骨骼銀行”的大門基本關閉。之後,“骨骼銀行”不但不怎麼收存款了,還會受經濟形勢和自身運轉的影響,每年往外面大量“放貸”,人體的骨量會以每年0.8%(佔總量)的速度丟失。

也就是說,人到了35歲以後,“骨骼銀行”收錢的速度永遠追不上“放貸”的速度。

所以,想要保持一生的骨骼健康,我們就要從小好好補鈣,打好基礎,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骨密度峰值,為35歲以後的“骨量消耗戰”備足糧草。

我常常跟別人說:如果35歲之前補鈣,是存錢。那麼35歲之後補鈣,就是“隨賺隨花”。

20至30歲的青年人有必要補鈣嗎?

說到這,重點來了,那我們該如何科學的補鈣呢?日常飲食中,多吃奶、豆、菜和果。

奶:各種牛奶、酸奶和奶製品。

豆:豆類、豆腐和豆製品等。

菜:菠菜、西蘭花、甘藍菜、大白菜等蔬菜。

果:各種堅果、芝麻和芝麻醬等。

大家記得,補鈣,牛奶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因為牛奶中的鈣屬於天然乳鈣,無論是鈣的質量還是吸收率,都是非常出色的。一般來說,我們每天喝300至500毫升牛奶,吃一斤蔬菜,多吃點豆腐和堅果,差不多就夠了。

20至30歲的青年人有必要補鈣嗎?

建議平時吃不夠量的小夥伴,還有老年人、青少年、孕期女性、哺乳期女性、素食者、運動員等群體,除了膳食補充,可以額外吃點鈣片。

具體什麼品牌,我就不推薦了。我可以給大家2點補鈣的建議:

1、如果吃鈣片補鈣,每次攝入鈣的量,控制在400毫克以內,一次性吃太多會降低吸收率。而且大量食用某些鈣(碳酸鈣)還容易造成腹脹、便秘和食慾不振等症狀。

2、補鈣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K2,這兩種維生素協同,可以有效提高鈣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平時注意吃一吃蛋黃、豬肉、海魚和蘑菇等等。

最後,再強調一下:補鈣一定要趁早,在30歲之前就要重視起來,否則年紀大了,骨質疏鬆了,那可就真不來及了。


杜軒建

2020.9.7

部分參考資料:《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2版)》《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生物化學——基礎理論與臨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