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017:头巾的颜色,还是地位的象征?

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鸮胖说千字文》,我是鸮胖。上一期鸮胖给您讲了古人的坐姿,讲了酒和弓箭为什么会蕴含着王道。如果没有印象的听众,可以返回上一期再温习一下。接下来鸮胖就借着给您往下讲,讲讲“爱育黎首,臣伏戎羌”。古代统治者,怎么称呼百姓的?为什么在古代,戎、羌会被拒之门外?

首先,咱们先聊聊黎首。现在有个词,叫黎民百姓,这个黎,就是众多的意思。《尚书》中说:“黎民于变时雍。”就是说天下民众逐渐变的友好和睦起来。在古代,对于人民的称呼,除了黎首之外,还有一个常见于史书中的,叫“黔首”。《史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二十六年……更民名曰黔首。”就是说秦始皇在位时期,将民众称为黔首。那这个黔首,是不是秦始皇发明的呢?显然不是。《礼记》当中,就已经有相关的记载了:“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孔颖达这样解释黔首:“黔首,谓万民也。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人民为什么叫黔首,解释的比较清楚了,就是他们带着黑色的头巾。古代也有用头巾或头发颜色来代指某一个群体的,比如,黄头,指的是水军、船夫、童仆等等;苍头,指奴仆、老人等等。虽然“黔首”一词,不是秦始皇发明的,但这个词确实是战国后期流行于秦地的称呼。在秦统一六国之前,黔首一词主要指的是失去人身自由的人,地位比普通民众还低。

《千字文》017:头巾的颜色,还是地位的象征?

千古一帝秦始皇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在统一之后用“黔首”一词指代民众呢?这可能和秦统一六国后的治理民众的政策有关,但秦始皇的治民政策,可以回溯到商鞅变法时期。商鞅治理民众有两个措施,其中一个,就是用严刑峻法削弱人民。商鞅认为,只有用死亡、痛苦这样让人民憎恶的东西威胁他们,他们才会怯懦而认同法律。所以用严刑峻法治理人民,才会有许多“黔首”出现。商鞅治民的办法,确实让秦国大治,一统天下,所以秦始皇沿用了商鞅的思想。而且,用“黔首”一词作为民众的统一称呼,也可能是在心理上起到震慑作用。

其实爱育黎首,就是咱们常说的爱民如子。《礼记》中这样写道:“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孔颖达对“子民如父母”的解释很直接:“子谓子爱,于民如父母爱子也。”虽然咱们现在看以民为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在古代,这却是从天意政治向民意政治的转变,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文明的重要表现。《尚书》当中,就这样写道: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就是说上天怜悯人民,只要是人民的想法,上天必然会遵从。正因为统治者的聚焦点从上天转移到人民,所以才会有许多爱民如子的典型。比如汉文帝废除肉刑等。虽然仍旧强调君主专制,但天意与民意的结合,也让封建统治者在治国的时候,不会那么无法无天。

《千字文》017:头巾的颜色,还是地位的象征?

汉文帝废除肉刑,还有个感人的故事

除了体恤百姓之外,让四方臣服也是古代统治者重视的事情。《管子》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外内均和,诸侯臣伏,国家安宁,不用兵革。”这里,鸮胖解释一下,《千字文》中的臣伏,用的是起伏的伏,不是衣服的服。其实大概意思都差不多,都是称臣的意思。只不过起伏的伏是使动用法,使某人称臣并服从。那么让四方,尤其是少数民族臣服,真的容易吗?其实这里面,蕴含着对少数民族看法的改变。

《千字文》中提到的戎和羌,都是少数民族,都在西北地区,只不过代指了四夷。这里的夷,是蛮夷的夷。其实夷在最开始,并不是贬义的,只是中性的代指民族的称谓。《小戴礼记》中这样写道:“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就是说东方地区称谓夷,居住者是茹毛饮血、吃生食的土著。

那么东方称夷,其它三个方向的人称为什么呢?西方称戎,南方称蛮,北方称狄。这三种称谓与东夷一起,并称为四夷。那么“四夷”,为什么逐渐有贬义的含义呢?这背后反映的是文明程度的不同。孔子有一句话最为经典: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矣。”意思很简单,没有管仲,我们就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披发左衽、吃生食等,都被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视为不文明的行为,所以也自然会鄙视那些地区的人民。《公羊传》中,就这样写道:“不与夷狄之执中国也。”这里的中国,之前咱们提过,主要是黄河中游地区。不与夷狄之执中国,其实就暗含有文明礼仪之国与不开化的野蛮民族相区别的意思。这种思想,概括成四个字,叫做“夷夏大防”。

《千字文》017:头巾的颜色,还是地位的象征?

管仲的尊王攘夷策略助齐桓公成就霸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除了根深蒂固地对文明与野蛮区分的标准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当时华夏民族形成的文化优越感。战国时的邹国,大致位于现代的山东邹城,他的文化水准当与鲁国不相上下,但据《左传》所载,鲁人始终称邹为“蛮夷”。即便是强大的楚国,但位于南方,仍会被孟子称为蛮夷之音。

但是随着疆域的逐渐扩大,昔日被视为蛮夷的少数民族,也慢慢融入到华夏民族的大家庭中。他们逐渐接受了中原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习惯了中原人民的思维方式,最终逐渐认同了中原地区的文化。统治者,也自然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态度有些缓和。《后汉书》中,就有“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的说法。青史留名的唐太宗,谈到少数民族的问题时,是这样说的:“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其实,中华文化的格局是多元的,即使在春秋时期,不同地区也是有不同的文化圈的。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渐与华夏族的文化融合,最后形成现在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这种融合也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好,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欢迎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