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你來關注我,我來給你講故事,我是會講故事的奶爸空桑

馬,作為和人類最親近的動物之一,從被馴服的那一刻起,就和戰爭捆綁在了一起。

從跨著烏騅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到騎著赤兔走五關的關羽,馬不僅擁有力量與速度,成為古代武士的裝逼利器,更被賦予了忠臣、益友、知恩圖報等美好的人性品格,在古代的精神生活中還具有崇高的特殊地位。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所謂龍馬精神,在古代文化中,普遍認為馬帶有龍的基因,是龍在凡間的血脈後裔,甚至有一些名駒直接被認為是龍的化身,具有龍一樣神奇的法力。馬雖然是被人馴化的家畜,卻龍一樣被稱為天龍天馬,受到世人膜拜。

從南北朝時期開始,馬鐙開始成為騎兵的配置,騎大馬、刷花槍,大戰三百回合這種最熱血的高級戲碼終於可以上演。

經過南北朝的大分裂時期,中國進入隋唐時期,特別是唐朝,開疆擴土,開創大唐氣象,在亞洲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澤被天下的權威,很大程度上依賴他們所能得到的戰馬數量。

唐朝的戰馬,主要繼承於隋朝的皇家馬匹,但數量極少,只有3000匹,後來又得到了突厥部落的少許資助。在經歷了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到了唐高宗李治麟德年間(664年左右),李家人用了50年的努力,使馬匹數量暴增為70萬。此後經過武則天、中宗、睿宗到玄宗開元元年(713年)數量下滑到23萬,再到開元十三年(725年),再次上升到43萬。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戰馬成為冷兵器時代戰爭的最重要軍事物資。無論是人馬俱披重甲的衝擊騎兵,還是輕馬角弓的遊牧騎兵,戰馬都成了決定戰爭勝負的最重要砝碼,甚至上升到了國家存亡的高度,"馬者,國之武備,天去其備,國將危亡!"

作為一種緊俏的戰略物資,唐朝戰馬的主要來源包括但不限於飼養、互市、戰利品、進貢等方式。

首先當然是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唐王朝的中央政府先後設立了尚乘局、監牧使、閒廄使等崗位負責養馬事宜。在秦州、蘭州等西北地區設立皇家馬場,分為保樂、甘露等八坊,並招募農民墾種。又設立四十八監,並按照飼養規模進行等第區分,其中飼養規模在五5000匹以上的稱為上監,3000匹以上的稱為中監,1000匹以上的稱為下監。中央每年還會派出督導組,對馬匹的數量、質量等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決定官員的年度績效。如果馬匹數量少於要求達到的額定數量的話,負責官員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在某些法令嚴厲的時期,短缺一匹馬,要受到三十竹杖的懲戒。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唐朝也湧現除了張萬歲、王毛仲等著名的馬政主官。甚至開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在登位大寶之前,以平王的身份總領中央騎兵,並當起了馬倌,兼管"內外閒廄",親自抓養馬工作。

這些馬被稱之為"國馬",用途是為國家服務,或是作為戰馬,或是做為驛馬。馬的身上許多部位都被烙上了表明官馬身份的烙印,用來表明馬主人的身份以及馬的年歲、類型、品級以及狀態。甚至有些馬會被烙上"飛""龍""風"等字樣,這些帶有中二氣質的符號彰顯了該馬的速度和耐久力。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其次是就買買買

經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王朝積下了雄厚的家底,為了補充馬匹數量,大土豪唐朝在安西、馬邑、受降城等與北方少數民族接壤的邊境地區設立馬市,並且制度化,開始各種買買買。這些採購來的胡馬,帶來了優良的基因,極大改善了國營馬場馬匹的身體素質。

當然在有錢的時候自然是毫無壓力隨便花,買多買少也由買家說了算。但地主家也有落難的時候,安史之亂後,唐朝財政吃緊,回紇、突厥這些賣家就開啟了強賣模式。

馬的價格從最便宜的1縑哄抬到了40縑,暴漲了整整40倍,一年的成交數量在萬匹,還經常搗糨糊以次充好,向中國大量傾銷劣馬駑馬。

在價高、量大、質量差的情況下,面對觸目驚心的天價賬單,唐王朝本著能用錢擺平就不動手的原則,照單全收,和這些異族維持著塑料友誼情。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再看進貢

外族的貢獻有時也可以暫時緩解馬匹不足的問題。貞觀十七年,唐朝的西部鄰居薛延陀真珠可汗派侄子突利設來向李世民進貢,一次性獻馬5萬匹,牛、駱駝萬頭,羊10萬口,出手相當闊綽。吐蕃、契丹、回鶻以及西域各國也曾在不同時期向唐貢獻過戰馬。

說實話,這些唐朝的好鄰居們其實也不吃虧,這種進貢往往回去的時候迴帶有大量的金銀珠寶,畢竟大唐天子要的是面子,而豐厚的回報會使這些遊牧民族隔三差五地惦記著來中原旅遊。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進貢就是打著和親的旗號,一般一次在1000匹馬到2000匹,加上黃金白銀若干,就成為了某位公主的聘禮。

不過進貢畢竟是一種不可靠的來源,特別是當唐帝國的權威衰落以後,這種沒事就別指望了。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最後是戰利品

仍舊以唐太宗時期為例,貞觀十九年,李世民東征高麗取得巨大勝利,史載"獲馬五萬匹,牛五萬頭,鐵甲萬領,他器械稱是"。同時坑殺了3300名靺鞨兵,搞得高麗舉國震動,數百里無復人煙。不過史書是勝利者的史書,以少報多是歷來的傳統,誇大溢美也在情理之中,是否真的獲得了五萬匹馬可能李世民自己也搞不清楚。

還有一種非常規手段,騙

安史之亂時,史思明和李光弼在河陽隔河對壘。為了耀武揚威虛張聲勢,史思明每天把自己的軍中的馬拉到河邊洗洗涮涮,向李光弼方面造成好像兵強馬壯實力雄厚的假象。

李光弼也不甘示弱,在城內集合了500匹母馬,以及這些母馬生下小馬駒。次日,乘史思明再次放馬洗澡的時候,李光弼把母馬趕到城外,母馬因思念小馬駒而嘶叫不已。不得不承認異性相吸是有道理的,史思明的戰馬則成功地被這些母馬的叫聲所誘惑,紛紛渡河而來,中了美馬計的戰馬全部被李光弼收入囊中。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總之,從政權建立之日起,唐朝政府盡了一切努力,使官養馬匹的數量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這也間接的保證了"天可汗"的權威得到認可,唐朝軍隊的優勢地位得到確認。

參考:資治通鑑

喜歡別忘點贊,喜歡就來關注,我是會講故事的奶爸空桑

從3000匹到70萬匹,大唐王朝靠這4招維繫著鐵蹄軍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