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告訴你“養生之道”即“養生全真”

《上古天真論》節選部分


原文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④,成而登天6。迺問於天師日: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⑩,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從前的軒轅黃帝,生下來就很聰明伶俐,從小就學會說話,在幼年時候,對事物的理解力很強,長大之後,敦厚踏實,對事物具有高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到成年時候,做了天子。他請問於岐伯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年齡大都能夠活到一百歲,而他們的行動,還沒有衰老現象;但現在的人,年齡才五十歲左右,動作便衰老了,這是時代環境的不同呢?還是人們違失了養生之道呢?岐伯回答說:上古時代的人,他們大都懂得養生的道理,效法於陰陽調和於術數,飲食有節制,作息有常規,不妄事操勞,所以能夠形體與精神都很健旺,活到他們應該享受的年歲,一百歲以後才去世;現在的人就不是這樣了,把酒當成水漿那樣貪飲,把不正常的事當做經常的生活,酒醉以後還肆行房事,縱情色慾,竭盡精氣,消耗散失了真元,不知道保持精氣的充滿,經常地過分使用精力,貪圖一時的快心,違反養生而取樂,作息沒有一定的規律,所以到五十歲左右便衰老了。

提示:

通過以上經文說明“養生之道”是多麼的重要,如果我們懂得養生,取法於陰陽變化的道理以調劑生活,和合於術數以煉身體,是可以享受人類的自然壽命,活到一百歲。但要是不注意養生的話,不能“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而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起居無節”,那麼五十歲左右便衰老了。所以這節經文強調“養生全真”,對我們現實生活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