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陝西計劃特崗教師招6000人、醫療招2500人,社區招1000

一、夯實穩就業基礎,把就業優先政策落到實處

(一)發揮產業投資帶動就業作用。從2020年起,實施重大產業就業影響評估。在編制和評估專項、區域等規劃,審批審核備案和評審重大項目時,將重大產業、重大工程帶動就業等情況作為重要內容,明確規劃和項目優先帶動就業目標。發揮政府投資作用,創新謀劃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擴大投資,擴大就業。實施環評審批正面清單,對部分帶動就業能力強、環境影響可控的項目,審慎採取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措施。(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催生更多市場主體。推進“證照分離”“照後減證”和簡化審批,簡化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提交場所合法使用證明即可登記。發揮創投引導基金的作用,對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創業投資企業予以支持。加快創業創新基地和特色載體建設。構建創業擔保貸款“省市統籌、縣為主體、分級負擔”的機制,優先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入鄉農民工等群體創業。發揮“百縣千鎮標準化創業中心”作用,政府投資開發、認定的創業孵化基地等創業載體,要安排一定比例場地,向創業者免費開放。城市創優評先項目要將帶動就業能力強的“小店經濟”、步行街發展狀況作為重要條件。(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商務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省市場監管局、陝西銀保監局、省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以5G網絡、數據中心等為重點,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一批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壯大“互聯網+”、平臺經濟、“雲經濟”,培育一批線上零售、在線醫療教育、網絡培訓、遠程辦公等功能性服務平臺,培育更多的經濟和就業新增長點。持續挖掘內需,鼓勵汽車、家電、電子產品等更新消費,支持康養、托育、家政等服務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通信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實行柔性城市執法管理。在不影響通行的前提下,允許在居民居住集中區開闢臨時攤點攤區,允許臨街店鋪在一定時間和區域出店經營。支持勞動者依託平臺就業。平臺就業人員購置生產經營必需工具的,可申請15萬元以內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鼓勵和引導平臺企業放寬入駐條件、降低管理服務費,與平臺就業人員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勞動保護等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自然資源廳、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省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政策支持,穩企穩崗穩就業

(五)提高復工復產效率。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強制造業、建築業、物流業、公共服務業和農業生產等上下游產銷對接和生產調度,強化用工、用地、資金等要素保障,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達產達效。各地各部門不得采取審批、備案等方式延緩企業復工。清除妨礙復工復產、限制勞動者返崗的不合理規定。採取電子招標、視頻會等方式,保障招投標、設計審查有序推進。落實好疫情防控期間對困難企業稅費減免、融資支持等政策,發揮好專項再貸款和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引導作用。(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陝西銀保監局,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大減負穩崗力度。開展“千企萬戶減負穩崗行動”,網上辦理減稅降費政策到企到戶、到邊到底,6月底前全部辦理到位。研究出臺延長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中小型企業,返還標準按企業及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100%執行,4月底前基本到位。優化資質和證照管理,持續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大件運輸跨省並聯許可等工作,降低企業運輸成本。(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支持企業擴大用工規模。2020年6月底前,暫緩繳存工程建設項目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支付記錄良好的企業免繳。切實落實企業吸納重點群體就業定額稅收減免、擔保貸款及貼息、就業補貼等政策。(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稅務局、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穩定勞動關係。發揮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作用,鼓勵企業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優化用工指導服務,積極主動協調勞動關係,依法規範裁員行為。加強勞動仲裁等勞動爭議處理工作,指導企業和職工通過調解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總工會、省工商聯、省企業家協會、省企業聯合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多措並舉,加快農民工轉移就業

(九)精準組織對接實現應返盡返。適應企業逐步達產達效、消費逐漸恢復、學生開學回流、旅遊復甦回暖等形勢變化,以縣區為單位,依託鎮村,持續做好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一站式”服務保障,確保應返盡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依託產業企業支持就地就近就業。優先推動未脫貧勞動力、已脫貧建檔立卡戶、湖北返鄉滯留農民工等群體就業,精準實施“五個一批”就業幫扶計劃。鼓勵國有企業、重大項目、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新社區工廠)等優先吸納省內勞動力就業。加強城鎮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工代賑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開發一批臨時性公益崗位託底安置貧困勞動力,對疫情防控期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規模大的扶貧車間(新社區工廠)、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業龍頭企業等帶貧主體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和貼息支持。鼓勵和組織無意願返工農民工春耕備耕,從事特色養殖、特色種植和鄉村生態旅遊等實現增收,5月底前實現就業。(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拓寬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十一)擴大企業吸納規模。國有企業今明兩年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不得將本單位實習期限作為招聘入職的前提條件。對中小微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省國資委、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擴大就業見習規模。支持企業、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項目等新增就業見習崗位1.5萬個到企到人。對因疫情影響見習暫時中斷的,相應延長期限。對見習期未滿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予見習單位一次性見習留用補貼,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擴大基層就業規模。穩定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鼓勵和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一線就業,“教師特設崗位計劃”招聘6000人,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2500人,擴大“三支一扶”“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項目招募規模。以市為單位分期分批招聘10000名左右城鎮社區專職工作人員。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70%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允許相關專業大學生就業時免試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暢通民營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渠道。(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團省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適當延遲辦理錄用接收手續。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體檢和簽約錄取時間。對延遲離校的應屆畢業生,相應延期報到接收、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根據本人意願,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2年或轉入生源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以應屆高校畢業生身份參加用人單位考試、錄用,落實工作單位後參照應屆畢業生辦理相關手續。(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擴大招生入伍規模。擴大省屬高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規模。擴大大學生應徵入伍規模,健全參軍入伍激勵政策,大力提高應屆畢業生徵集比例。(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退役軍人廳、省軍區動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政策兜底,保障困難人員就業和基本生活

(十六)強化困難人員就業援助。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推進勞動年齡退役軍人就業失業實名登記全覆蓋。加大就業援助力度,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及時將受疫情影響人員納入就業援助範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利用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享受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從事公益性崗位政策期滿仍未實現穩定就業的,享受政策期限延長1年,實施期限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臨時性公益性崗位補貼期限最長可達6個月。(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退役軍人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全面推行網上失業保險金申領,取消失業保險金申領60日期限。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失業人員,按當地失業保險金80%發放6個月失業補助金。對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及家庭,按規定及時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範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完善服務,提高就業能力和服務水平

(十八)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組織開展“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專項行動,年內完成各類培訓50萬人次以上。針對不同群體多形式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實施未脫貧未就業貧困勞動力、導遊等群體專項培訓。對企業組織職工參加線上線下培訓,組織新招用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崗前培訓的,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促進勞動者高質量就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退役軍人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優化就業服務。全面開展線上就業、失業登記服務,建設智慧就業平臺。開展“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舉辦“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季”。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高校就業指導機構、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用,積極開展崗位信息、職業指導、求職招聘、網上面試等線上服務活動。對大齡和低技能勞動者,有序開展專門服務、專項供需對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退役軍人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壓實責任,確保目標任務完成

(二十)發揮工作專班作用。充分發揮各級穩就業工作專班作用,夯實責任,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工作目標任務,研究穩就業重大問題,落實穩就業政策舉措。重點工作每週向上一級專班報告。(省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一)加大督導落實力度。將穩就業作為各級政府督查的重要內容。對不履行穩就業促就業職責,產生嚴重後果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依法依紀嚴肅問責。(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政府督查室,省級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十二)強化保障激勵。研究建立省級調查失業率按月統計發佈制度,完善勞動力調查,啟動就業崗位調查。加強就業形勢和失業風險監測,制定化解失業風險政策儲備和應對預案,確保不發生規模性失業風險。優化資金配置方式,2020年度省級第二批就業補助資金按“點對點”服務支出等因素確定。統籌用好就業創業、技能提升專賬等資金。加大失業保險基金省級調劑力度。加大考核激勵力度,對在穩就業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揚激勵。(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省統計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各設區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