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人,80余天的堅守 ——白城市醫學會抗疫紀實

“疫”來風雪交加,“疫”去春暖花開。戰“疫”任務雖然艱鉅,但我市白衣戰士不畏艱辛、勇於擔當,展現了鶴鄉兒女的天使風采。白城市醫學會的工作人員就是其中的堅守者,在這場戰“疫”中,他們以天使情懷、無畏鬥志,為白城人民築起了一道抵禦疫情的安全防護牆。

當時正值新年,白城市醫學會接到白城市衛健委工作任務,在白城火車站成立防控點,為過往旅客測體溫。市醫學會立即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大家紛紛表示在疫情面前絕不後退。他們放棄新春團聚,成立了市醫學會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安排專人每天兩次對市醫學會各科室定期消毒,對本單位工作人員和外來人員檢測體溫,並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參與到捐款活動中。

市醫學會現有幹部職工7名,人員雖少,但疫情防控任務並未減少。他們採取24小時值班制,兩人一組,12小時一輪班。醫學會主要領導主動承擔最辛苦的夜班工作,一站一整夜,真正起到了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

從寒冬到初春,醫學會的同志們已經在這裡堅守了80多天。起初,在白城火車站出入口堅守期間,因為物資緊缺,最初值班時他們捨不得更換醫用口罩,卻用有限的醫用酒精為進站口通道及座椅消殺防疫。當時的白城最低氣溫將近零下30攝氏度,為了防止病毒聚集在室內和過往旅客進站口,火車站大門一直敞開著,而負責檢測的同志們位置正對著大門,雖寒風刺骨,但是沒有人叫苦叫難。由於身穿防護服行動不方便,為減少上衛生間次數,有的人甚至全天不吃不喝。 對每名進站旅客都告知佩戴口罩、監測體溫,有的同志嗓子都說啞了。還有的旅客剛從寒冷的室外進來,測溫槍測出體溫過低,為了防止因環境影響體溫,值班同志都會耐心告知旅客到旁邊休息等待,待其體溫準確之後再次測量。對於體溫高於37度的旅客也是反覆測溫,同時使用水銀溫度計檢測。

隨著春暖花開、疫情減輕,火車站的客流量也開始增大,但醫學會的同志們卻沒有增援力量,還是7位同志倒班,尤其是白班的同志,他們12個小時幾乎不能休息。醫學會的領導對檢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持高度警惕,保證無一遺漏。同志們也提出了:火車站可以是進出口,絕不是疫情的流動口,嚴防傳染,從每一個檢測開始。

戰“疫”無硝煙,春風已拂面。白城市醫學會全體工作人員義無反顧投身抗疫一線,至今依然堅守防控崗位,守住白城第一道安全關,時刻牢記初心與使命。(劉國亮 姜雨威 記者 吳冰/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