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自卑感人人都有,超越自卑,需要勇氣

英國心理諮詢師雅基•馬森在《可愛的詛咒》裡講了一個故事:在參加侄女的婚宴上,她不小心摔了一跤,但為了不讓眾人擔心,強忍著照常開車划船,直到送走客人之後,被醫生診斷為骨折損傷。

那一刻,她發現自己一直以友善待人當做準則,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盡力避免產生任何衝突,即使自己滿心委屈,內心卻不敢讓別人失望。她把這種人格稱為“聖母型人格”,也就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是一種什麼心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討好型人格往往是自我價值感不足,更深層次是源於內心的自卑情結。

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本人就是戰勝自卑,逆襲人生的成功典範。他從小體弱多病,行動不便,患有駝背,個子也低,在5歲那年患上肺炎幾乎致命,從此立志長大學醫。直到後來,他終於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成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並與弗洛伊德、榮格合稱為20世紀心理學三大巨頭。

《自卑與超越》:自卑感人人都有,超越自卑,需要勇氣

直到後來,阿德勒把自身多年的經驗整理成書《自卑與超越》,此書融合了他心理學研究的核心思想,自1932年出版以來,暢銷全球80餘年,成為研究大眾個體心理學的必讀經典。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要超越自卑,關鍵在於正確理解生活。

一、自卑是一種什麼體驗?

在一期《十三邀》節目裡,演員姜文說到自己母親時,坦言自己是一個很不自信的人。從小一直努力討好母親,可不知道怎樣才能讓母親高興。拿著中戲錄取通知書進門,母親卻面無表情,反倒催促他洗衣服。等他有了足夠能力,為母親買了一套新房子,她也沒有領情……

《自卑與超越》:自卑感人人都有,超越自卑,需要勇氣

從心理學上來說,姜文的內心深處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骨子裡帶著自卑的情結。這種自卑情結源於早年和母親相處的模式,沒有從家庭中獲得愛,加上長期的情感體驗被忽視,以致總覺得只有自己做些什麼特別的事情,母親才會疼愛他。

阿德勒說,當人面對一個無法應付的問題時,如果自身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就會感覺到自身無能為力,此時出現的情緒就是自卑情緒。

《自卑與超越》:自卑感人人都有,超越自卑,需要勇氣

從我們出生的時候開始,每個人的認知系統都是從自我開始的,用自我的方式去理解所處的世界。如果這種理解方式一旦出現偏頗,那麼就會導致錯誤的行為模式,並且自身往往意識不到。由此可見,童年生活經歷對人生影響很大,那麼哪些人最容易產生自卑情緒呢?

第一種是生理缺陷,因為先天因素導致身體缺陷的孩子,往往心裡負擔很重,他們大多隻會關心自己的感覺,在和身邊的人比較時會感到沮喪,甚至受到同伴的嘲笑,從而加深自卑感。

第二種是嬌縱寵壞,被父母寵壞的孩子,過多期待別人把他的願望當做命令,認為與眾不同是他與生俱來的權利。生活一直在獲取,卻從不給予,在面臨困難時,只能乞求別人幫助。

第三種是情感忽視,被父母長期忽略的孩子,他們從不知道愛與合作是什麼,不知道能用怎樣的方式來贏得別人的情感和親近,認為世界是冷漠的,不斷懷疑別人,同時也不能信任自己。

這三種情景經歷,很容易讓人對生活賦予錯誤的理解和意義,從而產生深深的自卑感。對於這些孩子,童年的生活經驗會影響他成年後解釋自身遭遇以及回應的方式。

二、戰勝和超越自卑,需要認識自己

近年來,娛樂圈很多明星人設坍塌事件頻出,從中可以窺視出明星隱蔽的自卑感。

如果一個人選擇成為明星,想要獲得市場和商業利益,那麼就需要滿足大眾的諸多需求,這就要求明星的行為要符合大眾的審美,需要通過包裝打造人設形象,並且他們不能表達負面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容易讓人迷失自我。

《自卑與超越》:自卑感人人都有,超越自卑,需要勇氣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在人群之中,我們總能發現自己所達到的位置不如人意。那麼,對於內心的自卑感,普通大眾是怎麼面對的呢?

在阿德勒看來,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自卑感,每個人都會採取某種方式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也即本能地超越自卑,實現個人價值。

在面對自卑感的問題上,人們往往有兩種方式,要麼直面問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麼選擇逃避,尋找優越感以作補償,通過採取其他方式來欺騙自己,營造自己強大的假象。

現實中,有很多為彌補自卑感而尋找優越感的具體案例:

比如,當嬰兒發現眼淚和哭泣可以駕馭大人的時候,他就變成了愛哭的娃娃。

比如,身高矮的一方總會選擇性踮起腳尖,來營造優越感,消除內心緊張狀態。

比如世上傲慢自大的人,骨子裡大多是自卑的,所以採取這種方式:別人都瞧不起我,我必須表現一下,讓他們知道我的厲害!

《自卑與超越》:自卑感人人都有,超越自卑,需要勇氣

就人性而言,追求優越感是所有人類的通性,可有很多人在追求優越感上卻採用了錯誤的方式,朝向生活中毫無用處的地方。

比如書中的一個案例:一個女孩子從7歲就開始偷竊,12歲開始和男人在外過夜,而實際上她一點也不喜歡拿人家東西,也不喜歡和男孩子到處遊蕩,她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和父母抗爭,讓父母覺得他們管不了她!

對於如何戰勝和超越自卑,阿德勒給出了兩個建議,一是改變自己的想法,要直面問題本身,不要選擇逃避。二是樹立有意義的目標,優越感要建立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是對別人有價值的利他行為,同時也是利己的表現。

三、世界很大,生活的意義在於自身

從童年開始,我們一直都在摸索生活的意義,根據自身的經驗對外界事物進行理解並賦予意義。

實際上,我們所感受的世界,並不是全部事實,只是真實世界裡的一部分,加上自身理解所篩選的結果。

在我們所處的生活中,有三個重要的事實,是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的:

一是人類居住在地球表面上,我們沒有辦法脫離地球的表面去生活;二是每個人不是孤島,只要我們活著,就必然要和別人發生聯繫;三是人類有兩種性別,生命的延續必須依賴於這一事實。

《自卑與超越》:自卑感人人都有,超越自卑,需要勇氣

由這三種事實進行延伸,可以發現人類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可分為三種,就是如何尋求一份職業進行謀生,如何在人際交往中互助合作,以及如何經營家庭生活,也就是職場問題、社交問題和兩性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的反應,能夠體現出每個人對於生活意義的理解和感受。

說到生活的意義,其實意義本身在於我們如何定義,現實生活是基於自身的認知進行理解的。比如,一說到豬肉,我們就想到豬肉是用來吃的,這個過程就是人類本身賦予豬肉的意義——可以用來吃的,也即豬肉的意義,對於我們是有價值的。

從個體心理學上來說,生命的意義是對他人有益的,個人的意義必須建立在對他人生命的貢獻之上,也就是利他的行為。這正是阿德勒所強調的,生命真正的意義在於奉獻、關注他人以及以合作為基礎的互益行為。

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生活的意義,可通過三點進行:一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瞭解自己的需求,二是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明白自身所必須接受的事實,三是積極與他人合作,建立互利關係。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在《自卑與超越》這本書裡,阿德勒認為人類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為基礎的,自卑感會引導人們嘗試改變自身的行為,幫助我們不斷成長。通過積極的引導,人可以超越自卑,從而實現個人價值並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